>>您当前位置:首页 -> 党政 -> 图片头条
烟火气升腾 绽放蓬勃生机与活力
2023-02-08 18:12:51   
2023-02-08 18:12:51    来源:宁夏日报

  编者按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兔年新春伊始,随处都能感受到浓浓的烟火气:各大商圈张灯结彩、交通干道车水马龙,餐厅排档排队等位,大小影院几乎满座,景区景点游人如织……在这片繁荣与忙碌中,全区消费市场正在加速复苏。持续升腾的烟火气汇成一幅幅充满消费活力的新春图景,让我们感受到宁夏经济的强劲韧性与旺盛活力。

  健身“热”起来:体育场馆人气回暖

  记者 张 涛 文/图

宁夏亲水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学员认真听教练授课。

  “新年新气象,从撸铁开始。加油!”2月1日,银川市民付斌在朋友圈里发了一段在健身房健身的视频,开启了2023年的健身模式。

  付斌是一位健身爱好者,只要有时间就到健身房里进行锻炼。“因为疫情原因,去年10月起,我就没有再进过健身房。”2月1日,他经常去健身的银川市职工文化活动中心健身房向会员发出通知开始营业,付斌赶紧和朋友分享了这个好消息,相约去健身。“过年期间饮食比较油腻,吃得也比较多,体重又增加了,健身房开了以后,我要把过年长的肉减下去。”付斌说,经历了“阳”的过程,现在更加觉得健康很重要。

  与付斌一样,在宁夏亲水体育中心工作的白峰也是一位健身达人,他进行专业健身训练已经有6年了。2月4日下午,记者来到亲水体育中心,健身房里有20多位市民正在进行健身。白峰在臂力器上一边锻炼一边告诉记者:“我已经有半年没有进健身房了。去年疫情期间,健身房没有开,我就在家中进行锻炼,但场地有限,总觉得伸展不开,还是在健身房健身爽快。”白峰告诉记者,亲水体育中心健身房2月1日开馆后,很多会员过来锻炼,尤其是晚上人气很旺,这几天,来咨询办卡的人也多起来了。

  随着防疫政策的优化调整,亲水体育中心运动场馆逐渐恢复了人气。记者在羽毛球馆看到,身着运动服的市民手挥球拍,在场地上来回移动,或是纵身一跃、或是奋力扣杀。羽毛球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期到亲水体育中心打羽毛球的市民增多,羽毛球馆15个场地提前2天就被预订一空。为了满足市民的健身需求,亲水体育中心在比赛馆、水珠大厅又开辟了15个羽毛球场地,也是场场爆满。

  “我们的青少年体育线下培训停课有半年时间了,2月1日,所有线下培训恢复后,很快就迎来了一大批学员。”2月4日,宁夏亲水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负责人郑文伟向记者介绍,春节过后的第一周,前来健身的市民逐渐增多,近期,每天到游泳馆游泳的市民有七八十人,篮球馆里也是场场满员。“疫情三年,让更多人对健康有了全新的认知,健身热情很高。”郑文伟说。

  运动健身是重要的体育消费。我区各体育场馆里“春意盎然”的体育消费,尽显消费市场张力十足、潜力无限。“看着运动场上奔跑跳跃的身影,健身房里汗流浃背的人们,真正感受到寒冬终将过去,春天已经到来!”郑文伟感慨。

  网约车“跑”起来:好日子又回来了

  记者 周 昕 文/图

跑车前,的姐王建宁要检查一下出租车后排座,看有无乘客遗落物品。

  “最近打车咋这么难。”2月3日一大早,银川市民刘女士要去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看病,7时50分出门准备在小区门口打个车,15分钟都没有等来一辆空车。她又打开“滴滴出行”软件试图打网约车,但系统显示,前面有15人等候。在寒风中等待了近半小时后,刘女士到公交车站坐了辆公交车出行。

  春节假期过后,我区出租车行业、网约车服务回暖,大街小巷流动的车辆把城市的烟火气息重新带回市民身边。

  “你好,请问你要去哪里?”“请把我送到银川市三医院。”2月6日9时许,的姐王建宁驾驶着宁AT4052出租车,像往常一样穿梭在银川市的大街小巷。王建宁开出租车20年了,是银川市大众出租车公司的一名驾驶员。“好日子又回来了。最近打车的人特别多,我每天开车营运7个小时左右,最好的时候一天能赚300多元。”王建宁对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的那段冷清日子记忆犹新,当时很多人都“阳”了,大街上行人寥寥无几,开车绕城转一圈,半天拉不上一个人。“那段时间,我每天开车在街上跑三四个小时,拉不上几个人,一天挣不了100元。”

  2月4日,记者在银川市兴庆区新华东路、丽景南街和解放东路等交通主干道发现,来往的车辆穿梭不息,很多道路车流量大,上下班高峰期出现堵车现象。马路边站着很多打车的人,除了出租车,“滴滴出行”等网约车也多了起来。

  “我是一名网约车司机,干这个行业已经2年多了。”马春云说,这两年,网约车的生意一直都不太好,“我主要负责宁东至银川班线的网约车服务,疫情期间出行的乘客很少,为了保证网约车服务不受影响,我基本一整天都待在车上,一接到单,立刻到指定地点拉载乘客”。去年10月以后,因为疫情原因,马春云好几个月没有收入,是否继续从事网约车行业,让他一度很纠结。转机从今年春节前开始,“年前,拨打电话预约车辆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我觉得赚钱的机会终于来了”。2月6日10时许,马春云接到了宁东基地3名电力工人的预约电话,将他们送到银川火车站。马春云说,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他的网约车接单量多了起来,从之前的三五天一趟,变成现在每天三五个来回。“生意好起来了,我也终于盼到了好日子。”

  旅游“活”起来:走出家门欢畅游

  记者 刘惠媛

去云南旅游的马金玲重新感受到了“诗与远方”。(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今年春节,我去云南旅游,再次见到人山人海的景象,竟然没有感觉到拥挤和烦闷,反而被这种喧嚣所感动,每天都十分开心和兴奋,烟火气重回人间的感觉真好。”2月5日,刚从云南旅游回来的银川市民马金玲告诉记者。

  马金玲说,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旅游业开始复苏,这让她非常兴奋。“三年没出门旅行了,可把我憋坏了。现在,终于可以自由自在、毫无压力地到处走走了,春节假期我必须出趟远门好好玩一玩。”因为喜欢温暖的地方,她最终选择去云南旅游,辗转昆明、大理等地十几天,赏美景品美食,被每个城市的文化氛围浸染,心中的浮躁和焦虑都消失了。像她一样,今年春节,很多人都选择了出行“远方”。

  长线游迅速复苏,周边游持续活跃。区内旅游的火爆也让更多的宁夏人在家乡感受到了旅游业的“脉动”。贺兰山岩画景区市场部副部长李文婧介绍,三年疫情对旅游业的打击非常大,岩画景区也是苦苦支撑,最惨的时候,一周内进景区游玩的只有50人。作为研学教育基地,景区研学教育活动也进入“淡季”。这种状况直到2022年12月中旬才有好转。“今年1月中旬,景区游客数量呈井喷式增长,受季节影响,以往冬季来岩画景区旅游的人比较少,但今年冬天来景区旅游的人数可与旺季相当。”李文婧说。

  李文婧介绍,预料到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景区瞅准时机,推出了“探寻千古岩画·乐享冰峰盛宴”2023首届贺兰山岩画冰峰节活动、“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和“登峰造极 前‘兔’似锦”登高祈福活动等,吸引了不少区内外游客前来游玩。“活动丰富,价格优惠,近期,周一到周五每天来游玩的人数过千,周末达到2000至3000人之多,让我们始料不及。”她说。

  宁夏银川黄河外滩国家湿地公园市场开发部副部长段雨彤对近期旅游市场的火爆也感受深刻。她介绍,今年景区推出了一系列冰雪体验项目,游客可以赏冰凌、滑冰车、玩雪圈、看歌舞等,1月份接待游客总人数4263人次,旅游收入7.4万余元,游客量同比增长了80%。

  据统计,春节期间,全区接待游客152.6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3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51%和5.65%。

  餐饮消费“旺”起来:美味飘香食客云集

  记者 陈 思 文/图

每到饭点,固原市原州区西竹拌面荣华锦园店内坐满了顾客。

  “您的餐好了,请慢用。”“您几位?里面请……”2月5日晚,固原市原州区荣华锦汇旅游休闲街区热闹非凡,服务人员的吆喝声此起彼伏。西竹拌面荣华锦园店、红子鸽砂锅面、鸿亮食府等餐馆顾客络绎不绝,生意十分火爆。近期,我区餐饮行业回暖复苏,餐厅满座、排队等位的热闹场景重现,飘香美食带动着久违的“烟火气”加速归来。

  固原市西竹拌面荣华锦园店的负责人侯杰告诉记者,兔年春节以来,餐馆接待客流量明显增多。“每到饭点,餐厅基本满座,日均营业额超过5000元,与2022年冬季的冷清形成了鲜明对比。”侯杰说,生意红火了,他也变得忙碌起来。作为一名“90后”创业人员,他的干劲非常足,每天都和店里的工作人员紧盯采购、备餐、卫生等各个环节,确保为顾客带来最好的就餐体验。

  2月4日,在固原市原州区安康路附近的一家涮羊肉火锅店里,客人坐得满满当当。“这家店生意太好了,为了年后的同学聚会,我早早预订了8人包间。”市民赵文强说,聚会时又多来了几位同学,想换个更大的包间,但店里满座没换成,大家只能加座挤在一起。

  据了解,今年春节、元宵节前后,不仅是街边小店烟火气升腾,大型餐饮也人气回暖。家庭聚会、朋友聚会、婚礼宴请等预订火爆,不少市民直呼“手慢无”。除夕前10天,市民张国文想为全家人预订一桌年夜饭,没想到固原福苑饭庄的年夜饭早在元旦前后就已经订满。据宁夏福苑实业集团统计,今年大年三十至正月初十期间,固原福苑饭庄接待散客、宴席等共计2511桌,接待数量同比增长32.5%。

  宁夏福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岳治鹏介绍,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市民外出就餐意愿明显增强,日前,固原福苑饭庄的客人接待量已经基本恢复到2019年的状态。“很多消费者已经预订了三四月份的宴席。按照目前的预订量,预计届时福苑饭庄的客人接待量将会比往年大幅增长。”福苑饭庄订餐部经理郭小红说。

  影院“火”起来:人潮汹涌又见喧闹

  记者 智 慧 文/图

在电影院前台购票、选座的观众络绎不绝。

  2月5日下午2时左右,大地影院银川CCPark店门口休息区已坐了不少人。“刚和家人在商场餐厅吃完饭,一会儿打算看场电影,重温一下在电影院里看大片的感觉。”市民陈丹说。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宁夏各行各业复产复工有序进行,购物、娱乐、休闲、旅游等消费形式日渐“复苏”。宁夏电影市场迎来“开门红”,实现了票房收入、观影人次及上座率的全面提升。1月21日至今,全区67家电影院实现票房收入4812.04万元,放映场次3万场,观影人数114.32万人次,电影消费复苏回暖。自治区惠民观影消费券核销率不断攀升,使用核销张数1.803万张,优惠金额41.824万元,带动消费116.42万元。

  2月4日,在万达影城银川金凤万达广场店,市民李丽和朋友一起去看《满江红》,“春节期间电影院人太多,我们错峰补看这部大片。”李丽说。虽然没有参与到春节档的热闹中,但李丽听闻了前段时间影院观影的“盛况”,她决定不去凑热闹,等春节假期结束后再看。“现在看电影的人比春节期间少了些,但我们观影时还是满场,热门电影还需要提前预订,现来现买票基本买不上或没有好座位。”李丽说。

  同一天,在华联影院悦海新天地店,市民张磊带着孩子去看《流浪地球2》,这是张磊春节以来第三次走进影院,春节期间,他已经带着孩子看过《熊出没·伴我“熊芯”》和《满江红》。有了春节期间人山人海排队看电影的经历,他提前一天就从网上预订好了电影票。“好久没见过电影院有这么多人,跟赶集似的。最近上映的几部片子都很好看,新的一年,从好的观影体验开始。”张磊说,现在我们已经恢复了正常的生活状态,我今年新办了影院优惠卡,有空就会带着孩子来影院看电影休闲一下。

  市民王治是一名电影爱好者,看电影是他生活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2月5日,他已是今年第四次走进影院,准备看电影《深海》。“比较火爆的那几部电影,我在春节期间都看了,这个周末过来再看一场过过瘾。”王治说,正月初一看电影基本上成了他过春节的一种方式。新冠疫情暴发后,观影被迫中断。“今年又重启了,看着影院人气爆棚,心里很高兴,感觉生活又恢复了烟火气。”

  “我们提前做足了准备,迎接逐步回归的影迷,保证观影安全和观影体验。影院相继推出了观影套餐,完成了设备的更新与维护,还将增加场次周转。”银川一家影院的工作人员说,《流浪地球2》《满江红》等影片上映后,掀起了一波又一波观影热潮。“观众回来了,电影回归了,影院的春天来了!”这位工作人员信心满满。

【编辑】:王雪玲
【责任编辑】:王雪玲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