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根子硬一些 别被推销员左右
“我就是耳根子软,容易被那些导购小姑娘的甜言蜜语忽悠。”4月10日,提到去药店买药,家住银川市兴庆区湖滨街惠园小区的韩阿姨向记者大吐苦水。原来,前两天韩阿姨老伴的皮肤有些过敏,刚开始她只是想到离家不远的药店买支治湿疹的药膏,没想到最终买回来了一堆东西,不但有药膏和棉签,还有一瓶维生素C和钙片。韩阿姨告诉记者,她买药膏的时候,导购称她老伴皮肤过敏的原因主要是抵抗力差的问题,于是推荐了好几种保健食品,最后韩阿姨经不住软磨硬泡,买了两种。
韩阿姨其实就是经历了一次非常典型的药店销售案例。给顾客灌输“联合用药”、“关联销售”,是大部分药店都会对普通店员作出的业务要求。推销员往往会根据前来买药的消费者的年龄和需求等出发,为了增加经济效益,用一些推销手段引导消费者购买。因此,消费者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断力,不妨耳根子硬一些,别被推销员所左右。
做精明消费者 学会识破潜规则
“同一种药,不同厂家生产的品牌不同,价格悬殊不小,到底该怎么选择?”4月10日,银川市民张阿姨在新华街一家药店内一边选药,一边询问。张阿姨告诉记者,以她的经验,导购通常会给消费者推荐较贵的一种,“虽然我不会按照她的介绍去买,但我心里还是直打鼓,这效果有没有差异呢?”张阿姨说出了许多人的顾虑。
的确,不少导购人员为追求经济效益,可能推荐消费者选更贵的药、利润更高的药。但对于普通市民来说,日常有点头疼脑热,到药店买药一般都会按照用药习惯或者根据导购建议去买,这样一来真让人不知如何是好。对此,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同一种药品,贵的和便宜的差别并不大,因为只要是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具有相同成分的药物,其疗效应该是相同的。由于药品价格市场化,厂家的名气等都可能是影响药品价格的因素,也是影响药店对药品定价的因素,这个“潜规则”消费者应该了解,就不会被忽悠了。此外,一些药店为了促销,通常把价格高、利润高的药物摆放在柜台最显眼的位置,而把低利润的同类药品摆在犄角旮旯。此外,要学会看包装信息,认清“药”字号、“健”字号以及“食”字号,以免在推销员的攻势下错买回保健品,延误了病情。
执业药师缺席 可拨打12331投诉
记者了解到,为了确保药品安全,自治区药监局要求药店必须配备执业药师。消费者购买药品的时候,拿不准的问题完全可以咨询执业药师,如果发现药店没有配备执业药师或者存在“挂证”现象,可以拨打12331进行投诉。
自治区药监局从2019年4月起,利用6个月时间在全区范围内开展药品零售企业执业药师“挂证”专项整治,要求全区所有药品零售企业对照《药品流通管理办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规定,聚焦执业药师配备不到位和不凭处方销售处方药等突出问题认真开展自查,随后将组织各市县局对辖区内药品零售企业开展监督检查,对检查发现的“挂证”药品零售企业一律要求撤销《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对屡禁不止、拒不改正的,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吊销《药品经营许可证》。同时,要求对“挂证”的执业药师撤销《执业药师注册证》,统一对外公示,依法纳入“黑名单”管理,实施联合惩戒。
此举意在进一步规范药品经营秩序和执业药师执业行为,督促药品零售企业提高经营质量管理和药学服务水平,保障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白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