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暑热难耐。人们变着法子避暑降温,空调、冷饮、冰啤酒轮番上阵,感觉很爽,脾胃却被“折腾”得吃不消了。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主要靠后天养护。保护脾胃是我们夏季治病、防病的重中之重。
夏天你的这些做法最伤脾胃
脾胃病为什么在夏季多发?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王晓丽解释,这是因为脾有一个特性,就是喜燥恶湿,因此容易为暑湿所伤。另外,夏天人们的一些生活方式,也易伤脾胃。
●狂吃冷饮
一到夏天,冷饮成了大人、小孩的最爱。有些人吃起来毫无节制,寒气也随之进入体内。寒伤脾,常见的表现是舌苔白腻,轻则腹痛、腹泻,重则恶心呕吐。
●大量喝酒
夏季,很多人喜欢畅饮冰啤酒,但酒精会刺激胃黏膜,对脾胃极为不利。
●饥一顿饱一顿
一到夏天,很多人感觉胃口不好,不爱吃饭,常常饥一顿饱一顿。脾胃喜欢规律的生活,如果经常饥一顿饱一顿,时间长了必然导致脾胃虚弱,容易患上胃炎、胃溃疡等疾病。
●熬夜
夏天天长,再加上炎热,很多人习惯晚睡。熬夜伤阴,容易引起阴虚、气虚,不仅伤害脾胃,五脏都很受伤。要想养生,必须睡好“子午觉”,即晚上睡觉不能晚于11点。
●猛吹空调
夏天,很多人长时间吹空调、电风扇,易出现肚子凉痛,甚至腹泻,都和外寒侵袭脾胃有关。
脾胃不好的几大表现
脾胃出了问题,很可能连累五脏。那么,如果一个人的脾胃出了毛病,身体会出现哪些症状?王晓丽介绍,如发现自己有这几种情况,就该检查一下脾胃是不是出了问题。
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脾与胃互为表里,息息相关。胃功能不好,必然会影响脾的运化,所以脾胃不好的人常表现为吃饭不香,饭后腹胀,有腹泻或便溏症状。
便秘:正常情况下,人喝进去的水通过脾胃运化,才能成为各个脏器的津液,如果脾胃运化能力减弱,就会导致大肠津液不足,继而造成功能性便秘。
睡眠不好:古语讲“胃不和,卧不安”。脾胃不好的人,睡眠质量也会降低,出现入睡困难、惊醒、多梦等问题。
精神状态差:脾胃运化失常,容易导致健忘、心慌、乏力等。
这样做养出好脾胃
养脾胃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需要有健康的生活习惯。为此,王晓丽给医生出了以下建议。
规律饮食、定时定量、细嚼慢咽,这是保养脾胃的第一步,特别是脾胃虚的人,更要少吃辛辣、刺激以及生冷食物。
在长夏这个养脾的关键时期,应该结合健脾、祛暑、化湿等方法进行调补,可以吃些绿豆、莲子、丝瓜、陈皮、鸭肉、鲫鱼等。多吃薏仁、茯苓和粳米煮的粥,也能起到滋养脾胃的作用。容易便秘的人要减少久坐,多吃绿叶蔬菜,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
■TIPS
针对不同的人群,中医采取辨证论治的原则,在保养脾胃方面有着明显优势。
脾胃差的人,不妨试试“四君子汤”,即用党参或人参10克~15克、炒白术10克、茯苓30克、甘草3克~5克,熬在一起,补益脾胃的效果很好。
艾灸治疗:隔姜灸中脘、足三里、神阙、关元、脾俞等穴,适用于脾气虚、脾阳虚人群;艾灸天枢、足三里、胃俞等穴,适用于寒湿困脾证人群。
穴位按压:点按中脘、足三里,手掌轻揉神阙,适用于各证型人群。(记者 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