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人有百态。同样是感冒,有人一天就好了,有人却要拖上一周。同一种食物,有人吃了没事,有人却会过敏?中医说这是体质的问题。
目前中国人的体质主要有9种,要健康养生,首先就要知道自己是什么体质。银川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的一份检查报告,能让你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体质。
体质先天遗传,后天调养
每个人都秉承了父母不同的遗传特征,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生活经历,使我们每个人都成为特殊的个体,也可以说千差万别。
中医讲究辨证论证,每个人的体质不同,也需要用不同的方法来调养。中医师可以通过望、闻、问、切来收集患者身体情况,包括脸色、声音、胖瘦、壮弱、行动、舌苔、脉象等判断一个人的体质。出现健康状况时,只有认清自己的体质,才能对症下药。
随着新政策的实施,“二孩时代”全面来临,育龄女性的生育问题再次成为社会聚焦的热点。基于中医学“治未病”思想的体质干预成为育龄女性健康保健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根据不同的体质给出个性化综合干预方案,以提高生活质量及生育能力。
想调养,先关心你的体质
平时身体不太好,我们经常会说这人的体质不好。
这些年,体质与健康的关系开始引人关注,因为中医体质与健康、亚健康、疾病关系密切。
通俗讲,体质是指身体的基本素质,是指人的先天禀赋(含遗传)和后天生活相融合而形成的身心整体素质。体现于人的形态、结构、功能、心性、伦理和适应环境(自然和社会)的能力等方面。
先天禀赋,是一个人出生时父母给你的所有,我们无法选择,也是我们体质形成的重要基础。但后天可以通过悉心调养去改变,因为每个人的体质必然和社会与自然环境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银川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胡旭珍介绍,体质是疾病发生与否的基础和条件,改善体质,及时调理干预体质的偏颇,是治未病的重要方法。个人体质确与父母遗传、验娠孕保有关,但后天调养至关重要。养护不当,体质下降;调养适度,体质平和。体质好,身体就健康,就不容易生病。体质弱,就多病。体质平和乃健康之源,体质偏颇为百病之因。知道自己的体质类型,治未病健康调养,才能有的放矢,起到改善体质、养生保健之作用。
胡旭珍提醒,盲目调补,不如不补。即便在家煲汤进补,也应该根据自己的体质调养。
因为“虚”,你得为自己的体质建个档
我们每个人会检查自己的血型。随着年龄增长,开始关注检查自己的健康状况。反正只要身体出现一些问题,就会听到“虚”这个字,不是阴虚,就是阳虚,不是气虚,就是血虚。总之因为“虚”,我们的身体好像哪哪儿都不好了。
自然,我们也想了解一下自己的体质如何?究竟是什么体质?
中医体质分9种,即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平和质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体质状态,其他8种为偏颇体质,很多人有可能是复合体质。
“体质平和,健康之源,体质偏颇,百病之因。”中医体质辨识为中医体质与易发健康风险的宏观对应开辟了新的标准化途径,可以实现“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的治未病目标。
银川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医生马巧玲认为,“医院前几年也一直在做,不只是女性,老年人、男性也会关注自己的体质。”银川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医生李文珊介绍。
这种检查很简单,通过一台仪器设备对面部、舌部检查只需几分钟。然后是医生询问,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填写中医体质辨识量表,有几十道选择题,约需十几分钟。最后即可获知自身体质类型,根据体质辨识量表的结果,会有专业中医医生进行判断。在这份有8页纸的《检测及养生建议报告》中,会有《舌面脉信息采集体质辨识报告》《中医体质个性化调养建议》《中医药适宜技术干预方案》3份报告。
据了解,出现几种体质同时存在的情况,需要中医医生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四诊合参、综合判断。对医生而言,辨清体质能有针对性地作预防性治疗,及时纠正体质偏差,防止疾病发生,中医称为治未病。有了体质辨识,就可以给医生提供更多的信息,医生下药就会准确得多。对广大民众而言,尽管没有明显不适,做一次体质辨识,预知自己属于哪一类疾病的易感人群,可以采取综合措施加以防范。(记者 何玉玲)
中医体质辨识仪通过对面部、舌部检查,几分钟就会得出一份《舌面脉信息采集体质辨识报告》。何玉玲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