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发口疮因何故?有多方面的原因,有虚有实。但爆发的口疮,通常都是以实火为主的。火来自哪呢?
“心火”及“肠火”
在中医经典古籍《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提到“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夏气通心,保养不当易导致心火过盛。中医认为“舌乃心之苗”,即是说舌是心脏功能的外在表现。舌体溃疡,尤其是舌尖的溃疡,多是与心火亢盛有关。这也是口腔溃疡夏季易发的原因。
中医认为心与小肠关系最为密切,即“心与小肠相表里”。心火亢盛也会影响小肠的功能。心火引发肠火,或是饮食不节导致小肠湿热、大便不畅,火热不去,向上蒸腾也会致口舌生疮。
“脾湿”兼“胃火”
《诸病源候论·唇口病诸候》:“手少阴,心之经也,心气通于舌;足太阴,脾之经也,脾气通于口。腑脏热盛,热乘心脾,气冲于口与舌,故令口舌生疮也。”
简单来说,进食通过口,食物消化通过脾,因此脾胃的功能最直观的反应就在人的口腔。长夏(夏季最末的一个月)气通脾,长夏正值三伏天期间,自然界的暑湿较重,湿邪最容易损伤脾的动力,导致人体消化功能障碍。此时饮食不节,过度进食生、冷、厚味、黏腻的食物,就会导致脾胃功能进一步受损,饮食难以消化,食积于内,导致胃火,进一步向上蒸腾至口腔,导致口舌生疮。
口颊黏膜、上腭、齿龈、口唇等处溃疡多与脾胃湿热有关。
久生口疮多因虚
有些人的口疮,口舌溃疡或糜烂,溃疡周边色淡,疼痛也并不剧烈,但反复发作或经久不愈。
此类口疮多是因为久病损伤津液,或是肾阴亏虚不能制约自身的阳气,显得阳气太过旺盛所导致。貌似上火,事实上是个虚火。根源在于阴虚。此类患者使用泻火药的效果并不好,甚至还会越吃越难受。
虚火口疮多发在小儿、老年人、常年熬夜的人以及大出血、房劳、多产、服用某些特殊药物的人身上。
这里还要特别提出:常年饮食不节,生冷、肥腻、厚味、烟酒毫不避讳,导致脾胃湿热蕴结,反复发作口腔溃疡。此类患者并不是完全的虚证,而是常年的脾虚与湿热相互蕴结。较之实火和阴虚的口疮更难治疗。
口舌生疮怎么防
口舌生疮,用药是下策。中医说:上工治未病。我们要找到问题的根源,未雨绸缪。
先来说说心火。季节固然是诱因,更多的是和我们日常不良生活习惯有关,比如吸烟、喝水太少、过食辛热、熬夜、过度劳累、精神紧张等。此外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情绪的变化超过了人自身的调节功能也是诱因之一。
脾胃湿热最直观的影响因素就是食物。平时喜欢肥腻辛热的食物,如经常吃火锅、麻辣烫、辣条、各种煎炸油腻的食物以及饮酒等,火热直接影响脾胃。还有平时喜欢吃冷饮、大量饮用酸奶、大量食用生水果、常年食用去火的食物等,会导致脾胃动力受损,饮食积滞难下,在胃肠内酝酿化火。
虚证则是来源于平素体弱或久病的人群,比如孩童脏腑较弱,老年人脏腑功能衰退,常年熬夜的人肾精受损,大失血的人精血损伤等。
把握问题的根源,不去触碰底线,“火”无来源,自然不会出现口舌生疮的问题。
当然,还会有其他问题,比如情绪上的问题可能不好调节,可以通过心理疏导或者药物辅助来帮忙。
口舌生疮怎么办
对于已经发生的口舌生疮问题,针对不同的证型,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来应对。
心火亢盛的人,可以选择莲子心、竹叶、灯芯草、白茅根等选1-2种代茶饮。
脾胃湿热的人,不要单纯选用去火药,而是需要用一些消食化积的药物,比如保和丸、六味安消散等,还可以选用一些清热解毒的药物冲水漱口。在祛除食积的同时,注意清淡饮食,让脾胃功能得以恢复。平素脾胃功能受损严重,消化功能弱、大便溏薄的朋友还应在运用消食药的同时,选用一些健脾的药物增强脾胃功能,如理中丸、人参健脾丸等。
阴虚生火引起的口疮,可以选择知柏地黄丸。还可以经常食用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百合、莲藕、雪梨、荸荠等,将津液补足,可以制约虚火,使口疮自消。
当然,最好还是先找专业的中医师帮您判断一下问题的根本所在,不要自己盲目用药,用错了药反损了健康。(新消息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