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不少人在体检或其他检查中发现肺结节。肺部结节到底怎么回事?它和肺癌有关系吗?发现之后应该如何应对?在自治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耑冰看来,肺结节的防治,不少人还存在误区。“根据统计,大约有46%的人存在肺结节,及时防治肺结节就显得尤为重要。”耑冰说。
误区一:肺结节必须切除
“结节也分类别,不是所有的结节都必须切除。”耑冰介绍,肺结节是指边界清楚的、影像不透明的、直径小于或等于30毫米、周围为含气肺组织所包绕的病变。医生会根据患者的高危因素、肿瘤家族史,结节的大小、密度、形态以及结节与周围血管的关系,进行良恶性结节的初步判断。若考虑为良性结节,患者不必恐慌,一般只需定期复查即可。
“对于高度疑似恶性结节的病灶,我们一般会建议患者直接进行手术,避免恶性结节进一步发展。对于部分疑似恶性结节的患者,则建议患者定期复查,一般可先观察3至5年,如果观察期间结节翻倍生长,则应该立即进行手术,若没有明显的变化,可以继续观察。”耑冰说,一般来说,良性结节不会产生癌变。而恶性结节多为癌前病变或早早期肺癌,需要我们高度关注混合磨玻璃结节和磨玻璃结节两类结节。
误区二:肺结节=肺癌
“不是所有的肺结节都是肺癌的早期改变。”耑冰说,绝大部分肺结节是良性的,即使结节是恶性肺结节,若在早期,可以手术切除从而达到治愈。
发现肺结节后,有的患者焦虑不安、茶饭不思,甚至动辄就来复查。耑冰表示,医生对患者制定的随访周期是根据结节特点、自身情况、肿瘤生长等科学制定的,不是频繁检查就能发现问题,而且胸部影像学检查做多了,“吃”射线也是不好的。
误区三:手术创伤大
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治疗肺结节的手术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全肺切除术、肺叶切除术,到保留肺叶的肺段切除术、楔形切除术。
“目前我们采用单孔胸腔镜下肺结节切除手术,术前可以用结节定位针进行精准定位,方便手术时精准切除结节。同时,该手术创伤小,最大程度地减小了患者痛苦,降低了手术风险,缩短了患者术后恢复时间。”自治区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马生茂说。
“以往,患者要诊断清楚肺结节,并得到合理的治疗方案,需要在2个以上科室就诊。”耑冰介绍,为方便患者就诊,今年,自治区人民医院在全区率先启动肺结节多学科联合门诊,该门诊由呼吸内科、胸外科、影像科、病理科专业专职医师联合出诊,为肺结节患者提供 “一站式”就医服务,以减少患者就诊时间。(记者 姜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