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人生旅程中的一个过渡时期。”宁夏英开悟心身健康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孟祥宁认为,做好心理调适,可以把更年期看作第二次“青春期”来临。
生命是一个过程
生命是灿烂的,是美丽的;生命也是脆弱的,是短暂的。人生中出现的每个让我们成长成熟的阶段,让我们更多懂得生命,珍爱自己的生命。
一般说来,女性到了49岁左右在生理机能和心理感觉上会发生一些改变,最明显的是月经不规律或出现闭经症状,这种现象可能会诱发部分女性的中年危机,以及对作为女性不再年轻的内在情绪反应,对于部分更年期的女性也可能会出现植物神经紊乱的身体表现。
当更年期来敲门时,孟祥宁认为,在认知上要明确生命是一个过程。人到中年,尽管容颜不再像青春期那样年轻漂亮,这时可能有人在工作时会有些停滞,感觉身心会有各种问题反映。首先是心态的调整,内心要明确和自信:自己已经积累了很多的人生经验,也到了一定的稳定期,接下来要考虑的是如何更好发挥,同时为今后的退休生活做些准备。这个阶段可以正向地自我激励,去尝试学习一些自己曾经渴望发展的爱好,保持一份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去做一些自己曾经非常渴望做的事情等。多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也是对抗内心对年龄衰老的恐惧以及中年危机带来的生命焦虑感的有效方法。
当女性进入50岁时,是需要进行适当进行自我的再成长或一定的心理疏导,让自己以更加良好的状态进入即将到来的老年阶段,避免被一些负面的情绪,如烦躁、抑郁、焦虑、睡眠障碍、躯体化障碍所困扰而影响家庭生活及自己的生命质量。
活出最精彩的自己
“青春期是一次生命的绽放,更年期时在内心可以认为是自己的第二个‘青春期’到来了。”孟祥宁认为,生命的每个阶段都是美好的,不必非要自我暗示更年期了自己已经很老了等,因为青春期和更年期都是生理上的一些激素改变及伴随着的生理机能的变化。
人的第二个青春期在40岁至60岁之间,也叫“贡献青春期”。人进入这个年龄段时,无论生理还是心理,都趋于健康、成熟、稳定,有负重能力,有为社会做贡献的强烈愿望。有人认为,更年期重要程度也许比青春期更甚。在这段时间,女性的心智、情商和阅历都是年轻人不能比的,对自己的现状、愿望和目标的了解更是透彻而理性。当然,最重要的是,人到中年还会享有年轻人不具备的自由——在经济能力支撑下对自己人生的全面主宰。在这个时候,很多女性可以开始为自己而活。
“你的黄金时代并非已经过去,而是正在到来。”美国心理学博士、著名心理治疗师、婚姻问题专家罗比·路德维格告诉处于更年期的女性,现在的女性享受着比母辈、祖母辈更优越的生活条件,并成为技术进步的受益者,青春保鲜期因此大大延长。到了这个年龄,大部分女性已经明确了自己在生活和精神上的真正需求,也拥有了年轻时无法相比的经济能力和心理自由度。自信会让女性从内而外散发美丽,是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他所著的《最好时光是现在(与美丽活力自由相伴的人生第二春)》成为一部让中年女性重新焕发青春活力的指南。孟祥宁特意为女性推荐了这本书。她说,路德维格彻底打破传统偏见,重新定义中年之美,从科学与文化角度探讨了中年的关键意义。书中作者援引了大量真实案例,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入手,介绍了把中年时代活成人生中第二个青春期的方法,告诉你中年有多美好,以及怎样挖掘、创造、延续这份美好,让你活得更精致、更自由、更健康。
营造和睦的家庭气氛
人到中年,女性可能会面对诸多的压力事件,孟祥宁认为,这时女性若有一定的心理能量,就会较好地度过所谓的更年期,家庭氛围也会由于女性对人生有了较为正向的体验,变得包容、温暖,家庭氛围会变得更好。但也有一些女性在更年期各方面问题反应较大,可能变得更加以自我为中心,情绪上阴晴不定、低落、过度的担忧、身体上的各种不适状态等,这会让家里氛围变得很紧张,也不利于家庭的和谐稳定。
当出现一些问题时,孟祥宁认为适当活动和锻炼有助于调节改善状况。她还提出,要坚持适度性生活。女性更年期坚持适度性生活有益无害,不仅有助于增强夫妻感情,消除心理上的孤独感,而且有利于身体健康,对更年期心理疏导十分重要。
对于一些更年期综合征表现过度强烈的女性来讲,孟祥宁建议去做心理咨询,不少中年危机发生的根源在于人生早年没有处理的创伤性事件压在潜意识中,自己觉察不到,却会影响个体的生活质量,这在心理学中的术语是人生脚本。因此,当更年期时发生很多混乱时,也是一个再次进行改写人生脚本的时期,也是让自己的命运变好的一个转机,当然前提是女性愿意在咨询师的带领下做一份自我成长的探索。
在这里,为更年期朋友送上一个“宝典”——要建立一个新观念:我的第二次“青春期”来临了,我要让自己在心理和身体各方面都多一些对自己的觉知,好好地在人生的后半场活出最精彩的自己。( 记者 何玉玲)
孟祥宁为中老年女性做心理调适。孟令悦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