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年轻人,也要重视体检
可有针对性做些体检项目
2019-12-31 17:34:11   
2019-12-31 17:34:11    来源:银川晚报

  常听一些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说,我们正是身体最棒的时候,用不着体检!其实并不是!宁医大总院心脑血管病医院体检科主任刘芳提醒,即便是年轻人也要注重体检,可根据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生活方式以及家族病史等,在基础检查项目之外,增选一些有针对性的体检项目。

  另外,很多年轻人拿到体检报告单后,看到上面那些忽高忽低的小箭头,就感到心慌。那么,体检报告上面的哪些提示不用太紧张,哪些结果异常要特别重视呢?

  20岁后开始筛查高血压和宫颈癌

  20多岁的年轻人工作或学习忙碌,压力大,社交频繁,活动多,这时候需要注意的是肝炎、胃肠炎症和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等。所以,肝功能、血尿常规、胸部X光检查等都比较重要。

  刘芳主任提醒说,“近几年,高血压年轻化的趋势明显,临床上,20多岁的高血压患者并不鲜见。因此,除了基础体检项目外,20岁以上的青年男性,还建议做高血压风险筛查,尤其是有早发高血压家族史,有头昏头疼、高盐饮食、长期精神紧张等高危因素的人群。”

  宫颈癌发病年龄也趋于年轻化,建议女性在21岁时开始初筛。

  30岁后重点查血糖、乳腺

  “吃得多,动得少”,如今,糖尿病在三十几岁的人身上出现的几率大大增加。

  “建议30岁后人群重视2型糖尿病的风险筛查,至少一年做一次血糖检查,而且不仅限于查一次空腹血糖,应该同时查一次餐后血糖,或做一次糖耐量试验。因为一半左右的糖尿病人空腹血糖不一定升高,但餐后血糖会明显升高。”刘主任解释。

  乳腺癌比较隐蔽,不痛不痒,特别是早期,所以定期乳腺检查就显得很重要。“建议女性30岁后,加强乳腺癌的筛查。”

  这些数值异常一定要重视

  在紧张的生活节奏下,压力、熬夜、外卖、低头族、久坐等成为很多年轻人生活方式的“关键词”。长时间持续这样的状态,可能引起血糖、血脂、血压等指标异常。

  因此,体检报告中有很多反映身体情况的信号,年轻人更要正视。看体检报告也是有学问的,要重点关注一些关键数据,并同往年结果进行对比,比如往年检出小包块、结节,就要注意对比看看有没有长大。

  另外,从BMI指数(身体质量指数)能看出一个人是否存在健康风险,如果超过24,就表示心脑血管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的患病率会增加;血液数据中,血糖、血脂、各项胆固醇指标要重视,这些与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等相关。

  “现在年轻人高脂血症的不少,除遗传因素外,与年轻人不健康的工作方式、工作压力过大、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不合理的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这类人群要特别注意合理饮食和加强运动。”刘主任指出。

  这些异常不用太紧张

  “单独某项指标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而且也与近期身体状况、饮食等有关,所以需要综合来看,由医生给出科学建议。”

  拿到体检报告,年轻人最常遇到的一个医学术语可能就是“窦性心律不齐”,不少人便认为这是不正常的现象。但医生往往又说:“不用治。”这是为何呢?

  记者了解到,窦性心律不齐的特点是心跳快慢不规则,可分为正常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前者常见于健康人在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大量吸烟和饮酒等,后者可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等,有潜在心脏意外风险。发现窦性心律不齐,一般无不适症状者无需特别治疗,但要观察随诊。

  另外,对于体检报告提示的增生,不用太紧张,大多增生不会癌变,可理解为过度生长。体检报告中最常见的还有肝囊肿,它也是比较常见的肝良性疾病,大多数人的肝囊肿较小,不用太担心,但需要定期随访。

  ■TIPS 体检报告中的术语解析

  进一步检查:表示可疑但又不能确定具体是什么,建议进一步检查;

  随访:每半年或一年进行复查;

  复查:表示指标是动态的,受很多因素干扰,此次检查不能作为一个决定,需要再进行复查;

  诊治:表示已经出现了问题,应直接到医院治疗。(记者 刘威)

【编辑】:杨兆莲
【责任编辑】:秦文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