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正在给婴儿进行抚触。
1
中药水疗+抚触
助力宝宝生长发育
4月14日上午,记者走进宁夏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水疗室时,刚刚坐完月子的王女士正抱着刚出生一个月的儿子来做水疗。
高芬护士将婴儿小心地接过来,在经高温消毒且温度与水温相近的薄棉被上给婴儿脱下衣服,将戴上救生圈的婴儿轻轻放入有小气泡的水疗机中。刚开始,婴儿哇哇大哭,在水中抚触几分钟后,婴儿微眯着小眼睛安静下来,并慢慢地闭上眼睡着了。
“水温、缸中的环境都是依照母体子宫特点来设计的,婴儿会很快适应。”高芬看着水疗机中蜷着四肢甜睡的婴儿笑着说,“这个宝宝是在我们的产科出生的,一直做水疗和抚触,身体生长发育进步很大。”
王女士告诉记者,她也带着孩子到家附近的婴儿游泳馆玩过,但效果比这样的水疗有一定差距,“这里有两层防护门,外面的通道是大人的隔离间,又保温又隔菌。其次,这儿的水疗设备更先进,游泳结束后护士给婴儿洗澡、抚触更专业。”在王女士说话时,婴儿已由高芬抱出、擦干,放在同温度的消毒被上进行抚触。
“护士的这个手法,我也从网上学了很久,但做起来还是不到位,孩子不接受,会哭闹不配合。护士的手法、力度、穴位的把握,这些不好学。”王女士说,为了让孩子更好发育成长,她每隔2周就来一次,尽管医院离家很远,“但为了孩子接受正规的专业水疗和中医抚触,费点精力没关系,性价比也很不错。”
水疗室的护士长王娟介绍,水疗室在宁夏中医院中医研究院开设了不到半年,但受欢迎程度超乎预期,“这段时间,最热乎的病房就是我们医院的儿科,儿科科室里最火热的就是水疗室。”
2
儿童康复训练
专业中医水疗不可或缺
记者在水疗室看到,十几个专业的婴儿、儿童专业水疗机有序陈列,还有双面泡泡水疗池,并配备着蓝光箱。王娟说,其中相当一部分设备为有黄疸的婴儿做中药去黄疸治疗使用。
据王娟介绍,中药浴水疗是综合康复中的一种手段。利用水温、静水压及中草药,作用于患儿体表,改善患儿循环、增加关节活动度,增强肌力。“这些儿童康复水疗机具备涡流、气泡、光疗、冲浪等功能,有助于加强治疗中的机械刺激作用,锻炼患儿转换体位和维持平衡能力,同时水疗机底部宽大,有利于患儿进行步态训练,两侧的观察窗也方便治疗师观察患儿训练情况。泡泡浴水疗缸利用温润的气泡缓解患儿肌紧张,降低肌张力,痉挛部分缓解,自主控制能力提高,有利于建立正常运动模式。”王娟介绍。
据儿科主任王克夫介绍,在医学康复领域,水疗发展的新特点是其与运动疗法的紧密结合。实践证明,水疗对神经肌肉损伤后运动功能的康复效果非常显著。通过水的温度刺激、机械刺激、化学刺激来缓解肌肉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加关节活动度,增强肌力,消除紧张,改善协调性等,同时还可以提高免疫力,改善情绪,对语言和智力亦有好处,在儿童康复训练中不可或缺。
据统计,目前在宁夏中医院中医研究院做水疗的婴儿及儿童,有一大部分是儿童因功能障碍和不良生活方式导致不同程度的关节挛缩、活动受限、肌张力异常等问题,对患儿进行水疗后再进行功能训练、按摩效果会明显,水中训练配合功能训练,加上传统的穴位按摩、针灸,比单纯的功能训练效果更好。
3
拒绝滥用抗生素
中医“绿色疗法”受青睐
当天中午,在宁夏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儿科三病区针灸室内,满头白发的王大爷正陪着5岁的小孙子在做针灸。王大爷说,自己的孙子存在发育迟缓的情况,从生下来就到处治疗,去年开始在宁夏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康复科,“现在孩子已经有了很大进步。”
在该院的康复区,各个不同功能的区域内有许多儿童在接受治疗。有的躺在彩色软垫子上由治疗师在做肢体操,有的由治疗师辅助着在仪器上做康复运动,还有的在进行语言功能恢复训练……在每个不同康复区域内,都配备着相应的康复理疗仪器。
在儿童中医门诊,记者看到当天来就诊的儿童多是积食、肺热、腹泻等常见病,医生大部分予以中医理疗及贴剂。在推拿室,多名治疗师在给儿童做推拿、针刺、贴敷等等。贴剂室内,一位妈妈抱着被诊断为肺热的宝宝正在治疗,治疗师很快将贴剂贴在婴儿的肚脐上,孩子没有哭。婴儿的妈妈告诉记者:“我的孩子生病一直在这儿治疗,目前快两岁了,没用过抗生素,我认为儿科医院都应该像这样坚决拒绝滥用抗生素。”
据了解,宁夏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儿科大力开展中医疗法的同时,坚决拒绝滥用抗生素。目前有小儿推拿、体针、腕踝针,艾灸、药物穴位贴敷、耳穴压豆、康复水疗、中药浴等特色中医外治技术,这些具有中医特色的“绿色疗法”很受欢迎。
“看到孩子们一天天的进步,得到患儿家属认可,是我们最欣慰的事情。“儿科主任王克夫告诉记者,作为具有中医特色的儿童保健及康复诊疗中心,科室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全面运用于保健康复中,呼吁减少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以“突出中医特色,发展中医儿科,倡导中西医并重”的模式,呵护孩子的健康。(新消息报记者 李荣华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