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快乐过端午,饮食健康要注意
2020-06-24 08:38:33   
2020-06-24 08:38:33    来源:新消息报

  “从往年的就诊情况看,夏至以后因天气闷热、昼长夜短、饮食贪凉等原因,胃肠疾病患者会增多,特别是即将到来的端午节,餐桌上的粽子对于老人和孩子等肠胃功能较弱的群体来说并不是很好的食物。”6月23日,银川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田强表示,粽子清香糯滑,黏度高,不易消化,脾胃不好的人尤其应注意控制食用量。另外,近期大量瓜果上市,有些人贪吃易诱发脾胃疾病,比如急性胃肠炎、胃肠功能紊乱等。因此,过好端午节,饮食健康应注意。

  “混搭”吃粽子身体更健康

  端午粽子怎么吃最健康?田强介绍,糯米的血糖生成指数(餐后血糖反应)高,糖尿病患者要尽量避免食用;血脂异常、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中风等)或胰腺炎患者,也应避免吃肥肉粽、咸蛋粽和高油腻粽子,否则会增加血液粘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血管的负担和缺血程度;胃肠消化功能不好的人吃粽子要注意趁热吃,且要细嚼慢咽,尽量选清爽的北方豆沙粽、小枣粽;胃酸过多的人应少吃糯米食品,因为糯米会刺激胃酸分泌。 

  “不管哪种人群,粽子都不宜作为一餐中的唯一食品。吃粽子时最好能同时喝茶水,可帮助吞咽和消化。同时,吃粽子时最好搭配一些蔬菜、水果,最好是凉拌菜,这样可增加纤维素的摄入,而维生素本身就是一种消化酶,可促进粽子的消化。”田强强调,幼儿还要注意看护,避免玩闹的时候吃粽子导致粘性食物堵塞气管。

  艾灸祛湿扶阳端午养生正当时

  中医素来有“端午灸”的传统,为的是将端午时节极盛的阳气利用艾草通达于体内,从而实现远胜平时的补养功效,甚至实现冬病夏治。田强说,端午艾灸保健常选的穴位有:足三里——具有健脾胃、助运化、调气血、扶正气、壮元阳、强身壮体益寿的作用;肾俞——具有补肾益精强健腰背、聪耳明目、壮骨健身、温阳散寒等强壮作用;三阴交——灸之能调整内分泌功能、女性生殖功能,调整心律,调整胰岛素分泌,预防生殖系统疾病。 

  端午除了吃粽子,还有挂香囊的习俗。银川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专门制作了端午香囊,香草成分里包括苍术、藿香、吴茱萸、艾叶、肉桂、砂仁、白芷等中药。“香囊里中药的香气被人体吸收,有散风驱寒、健脾和胃的功能,从而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田强表示,因香囊中的药物有通窍作用,孕妇要慎用。(记者 安小霞)

  延伸阅读

  宁夏人这样过端午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龙日、龙舟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指农历五月初五。作为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一个节日,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全民参与、活动多样、内涵丰富的重要传统节日之一。6月23日,记者采访了我区民俗专家——宁夏社会科学院宁夏历史研究院院长张万静,听他为我们讲讲端午节的源起和习俗。 

  提起宁夏人的端午习俗,张万静说,宁夏北部地区普遍有门头挂艾草、沙枣花,用江米做粳糕的习俗,而在宁夏固原地区,有在门头插柳树枝、吃粽子、烙花馍、饮雄黄酒的习俗,还有绑花花绳、戴艾叶、挂荷包、点高山(以干柴堆山形,端午节当天凌晨点燃,以祈驱虫狼保畜)的地域习俗。旧时中卫端阳节,妇女、姑娘皆刺绣形色不同的香包,内装艾叶、香料,佩饰在衣服上,释放香气,展示自己的刺绣巧艺,而未婚青年男子有“叼”(抢)香包的习俗,看到中意的女子就会“叼”走其香包,以做定情信物,“只要唱秦腔必演《白蛇传》”。中卫地区把端午节演化为“香节”,在门前插香气袭人的沙枣花、叶形似剑的香蒲和香味浓郁的艾束,用于祛瘟驱邪,因此艾为祛瘟良药,民间大量采集。 

  不仅如此,端午节还被习惯称为剃头日,在这一天要饮雄黄酒,并在鼻孔、耳孔、眼角、小孩额头涂抹雄黄,叫“点雄黄”,这是因为雄黄为强烈的杀虫杀菌药,用以祛病驱瘟。“5月天气渐热,瘟疫易起,植物葱绿,百虫四处活动,因此将5月作为‘恶月’,这体现了中国人对天时、气候、地理的认识。”张万静说,据说这一天蚊蝇蛇蝎匿影藏形,故有“癞蛤蟆躲端午”之说。(记者 李奕辰)

【编辑】:闫文丽
【责任编辑】:闫文丽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