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立冬“冬补”开始了
2020-11-13 09:17:32   
2020-11-13 09:17:32    来源:新消息报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因此,完整地说,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规避寒冷的意思。我国古代将立冬节气分为3个5天,并由此定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明·王稚登《立冬》:“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陆游《立冬日作》:“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

  立冬“冬补”正当时

  宁夏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肝胆脾胃病科主任齐玉珍,就立冬如何养生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齐玉珍主任表示,立冬后,就意味着冬季正式来临,草木凋零,蛰虫休眠,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中国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在寒冷的天气中,应该多吃一些温热补益的食物,这样不仅能使身体更强壮,还可以起到很好的御寒作用。

  立冬,膳食养生

  饮食调养要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虚者补之,寒者温之”的古训,随四时气候的变化而调节饮食。元代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曰:“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也就是说,少食生冷,但也不宜燥热,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如:牛羊肉、乌鸡、鲜鱼、虾、蛋类,多饮豆浆、牛奶,多吃萝卜、青菜、白菜、菠菜、海带、紫菜等。

  我国幅员辽阔,虽同属冬令,但是西北地区与东南沿海的气候条件迥然不同。西北地区,冬季天气寒冷,进补宜大温大热之品,如牛肉、羊肉、鹿肉等,如宁夏;而长江以南地区虽已入冬,但气温较西北地区要温和的多,进补应以清补甘温之味,如鸡、鸭、鱼类等;地处高原山区,雨量较少且气候偏燥的地带,则应以甘润生津的果蔬、冰糖为宜。此外,还要因人而异,因为食有谷肉果菜之分,人有男女老幼之别,体(体质)有虚实寒热之辨,本着人体生长规律、中医养生原则,少年重养,中年重调,老年重保,耋耄重延。故“冬令进补”应根据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小补、大补、清补、温补,切不可盲目“进补”。

  立冬,起居养生

  《黄帝内经·素问·四季调神大论》曰“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冬时天地气闭,血气伏藏,人不可作劳汗出,发泄阳气。”指的是寒冷冬季,在自然的状态下,人体阳气内收,所以不要人为地扰动阳气而破坏天人合一、阴阳转换的生理机能。人与自然相应,立冬,宜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衣着厚薄、居室温度的高低宜适中。

  立冬,情志养生

  立冬之后,天气寒冷,万木凋零,阳气潜藏,阴气旺盛,人体的阴阳消长也处于相对缓慢的水平,所以冬季精神调养也要着眼于“藏”,即要保持精神安静。此外,就是要防止季节性情感失调症。要多晒太阳,适当进行锻炼,如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等,避免出现烦躁、易怒、紧张、抑郁状态。

  专家推荐两道“立冬”食谱

  姜母鸭

  姜母鸭具有春夏祛暑湿、秋冬祛肺燥,养胃健脾、舒筋活血、祛寒化痰等功效。

  材料:鸭半只,老姜1个,芝麻油1大勺,广东米酒1/3瓶,老抽1大勺,白糖1小勺,枸杞少许,盐适量。

  做法:

  1.将鸭肉洗净后切块,老姜切成片。锅中放入芝麻油,中火烧至六成热时放入姜片,慢慢地煸香。待姜片煸至微微发黄时将鸭肉倒入。炒至鸭肉变色时倒入适量的老抽炒至上色。

  2.炒均匀后倒入广东米酒。继续维持中火翻炒约15分钟。待鸭肉水分炒干,颜色变深的时候,加入糖、八角、桂皮、香叶,加适量的盐调味。加入没过鸭肉的开水。

  3.开大火烧至沸腾,转小火慢炖90分钟。出锅前10分钟将洗净的枸杞加入,开大火拌匀烧至汤汁浓香即可。

  板栗炖乌骨鸡

  立冬后天气渐冷,根据中医养生学的观点,此时节应补肾,而香甜味美的栗子不但是上佳美食,还是益肾宜气的“补药”。传统中医认为栗子味甜,性温,入脾、胃、肾,主要功效为养胃健脾,补肾强筋。

  乌骨鸡,甘平,入肺肾,滋阴益气,能双补肺肾。板栗,补肾强筋。两种食物同用,亦为冬季补肾做好准备。

  材料:鲜板栗10枚,乌骨母鸡一只。做法:

  1.鲜板栗去壳取栗仁备用,乌骨鸡褪毛,去除内脏,洗净晾干。

  2.将乌骨鸡、板栗仁同入砂罐中,加清水没过鸡与栗,放一块生姜入水中,加盖文火焖120分钟。起锅加少量食盐,最好不要放味精,即可食用。

  立冬注意事项

  注意防病

  冬季气候寒冷,容易诱使慢性病复发或加重,应留意防寒保暖,尤其是预防大风降温天气对机体的不良刺激,备好急救药品。同时还应重视耐寒锻炼,提高御寒及抗病能力,预防呼吸道疾病发生。注意精神调理

  冬天寒冷,易使人情绪低落。最好方法是根据自身健康状况选择一些诸如慢跑、滑冰、跳舞和打球等强度不等的体育活动,这些都是消除烦闷、调养精神的良药。

  冬要温补

  少食生冷,但也不宜躁热,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如牛羊肉、乌鸡、鲫鱼,多饮豆浆、牛奶,多吃萝卜、青菜、豆腐、木耳等。注意暖脚

  俗话说:“寒从脚下生。”脚部一旦受寒,可引起体内毛细血管收缩,使人体抵抗力下降,引发疾病。所以,健身先健脚,每晚睡前用热水(40℃左右)泡脚30分钟,有助于睡眠,消除疲劳,舒筋活络,促进血液循环,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但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不宜用热水泡脚,以免诱发原有疾病。(李荣华 罗政锋)

【编辑】:任爱中
【责任编辑】:任爱中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