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很多儿童,尤其是学龄前儿童喜欢在户外玩弄沙子、泥土等,殊不知,长期接触沙子可致手背等部位出现细小疙瘩,而且瘙痒。这是怎么回事?
孩子玩沙玩出“沙土手”
最近天气好些,家住金宇名庭小区的陶女士就带着3岁半的儿子明明,到家门口的沙滩玩耍。一会儿铲沙子,一会儿喷水枪,明明每次玩得满头大汗。过了一段时间后,陶女士发现儿子手上长了密密麻麻的小疙瘩,还一直喊痒,忍不住反复抓挠。“一开始以为是手没洗干净,拿肥皂反反复复给孩子洗手,但小疙瘩并没有少,甚至还有点加重。”陶女士这才有点慌,带着孩子到皮肤科就诊。这才了解,类似的孩子还不少,他们得了一种儿童多发的皮肤病——摩擦性苔藓样疹,也叫儿童丘疹性皮炎、儿童沙土性皮炎。
听了医生的话,陶女士很纳闷,每次孩子从外面玩回来,都会反复清洗手脸,为什么还会出现这些小疹子呢?
“近年来,儿童沙土性皮炎在皮肤科门诊中就诊率非常高,复诊率也较高。不仅是沙子和水,儿童经常接触彩泥、油画棒、塑胶玩具等都有可能引发皮炎。”银川市中医医院皮肤科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雷鸣分析。
过度清洁也是原因
有些家长很纳闷,我们小时候也是在泥堆里玩出来的,怎么没得过这种疾病呢?
记者了解,孩子患沙土皮炎与沙子有关,但不是全部原因。“家长大都很注意孩子的卫生,总是担心孩子手上有细菌,除了饭前便后,一天之内会给孩子洗很多次的手,洗涤用品也是精挑细选。这样,往往造成孩子‘过度干净’,使得皮肤表面的菌群、水油失衡。在接触到一些沙土或是玩具时,就有可能出现那些亮晶晶的小疹子。”雷鸣医生分析。
典型症状是长丘疹
沙土皮炎发病年龄多为2~9岁儿童。多发生于气温回暖、户外活动增多的季节;临床上主要是在手背、手腕部位出现一些接近于皮肤颜色、圆形的,芝麻大小的丘疹。随着皮疹的增多,可以成群或融合,就像苔藓一样,称之为苔藓样变,表面也会有细糠秕样的鳞屑。有时颜色会变红,这时多会出现瘙痒,也可以泛发于全身,瘙痒明显。
怎么治疗?
“在银川市中医医院皮肤科,针对无明显瘙痒的沙土皮炎患儿,可以选择院内制剂双黄膏,也可以选用水杨酸或是尿素类药物,可以酌情选用液氮冷刷等配合治疗。如果孩子皮肤出现瘙痒,可以口服抗组胺药物,配合双黄膏或皮炎湿敷方外用,也可以选择激素类药膏。”
雷鸣提醒:出现沙土皮炎症状,需避免接触沙土、塑料玩具、油画棒、橡皮泥等;肥皂、洗手液等反而会加重病情,可以清水清洗,次数不宜多、时间不宜久,以减少对于皮肤的刺激。雷鸣医生介绍。
同时提醒家长,如果发现孩子皮肤出现异常,一定不要在家乱用药,比如用热水烫、用盐水洗、用花露水搓等都不是正确的方法。应该及时到医院找皮肤科医生诊治。
需要注意的是,沙土皮炎的病程较长,如果不治疗,恢复较慢,如果瘙痒严重,孩子反复搔抓,会加大治疗的难度。
(记者 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