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据媒体报道,天天熬夜、饮料当水喝,杭州一位31岁年轻人就医查出尿毒症。那么,熬夜、饮料当水喝真的会导致尿毒症吗?生活中,为何有些年轻人发现浮肿、乏力等不适时,往往已进入肾病的中晚期?
长期喝饮料真会喝出尿毒症?
熬夜、饮料当水喝,这是如今很多年轻人的生活常态。这样真的会导致尿毒症的发生吗?
对此,银川市中医医院内分泌肾病科主治医师张恒耀告诉记者,导致肾脏受损的原因有很多,我们最常见的包括高血压、糖尿病、痛风、肥胖、高尿酸等代谢性疾病继发的肾损害是目前慢性肾脏病最主要的原因。此外,服用一些具有肾毒性药物、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肾脏肿瘤等都可能直接造成肾损伤,或是诱发急性肾炎。虽然熬夜、喝饮料并不会直接造成肾脏损害,但是这些不良生活饮食习惯会引起人体代谢紊乱、免疫力下降,是各种肾脏病潜在的危险因素。
张恒耀医生分析,杭州这位年轻人患尿毒症是个案,具体病因尚不明确。但在实际临床中,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相关的慢性肾病患者年轻人并不少见,长期熬夜、缺乏运动、饮食不规律、饮用含糖碳酸饮料都是代谢病的危险因素。同时也会导致抵抗力差,免疫功能紊乱,甚至普通的感冒都会诱发急性肾小球肾炎。
年轻人这些行为很伤肾
32岁的张先生家住金凤区,和朋友合开了一家商贸公司,平时熬夜、陪客户吃饭喝酒是家常便饭。去年开始,张先生经常头痛,测血压发现高达180/120毫米汞柱,于是开始服用降压药。但降压结果并不理想,慢慢还出现了身体浮肿、乏力等情况。朋友建议他再去肾内科看一看。结果到肾内科一检查,才知道自己不单单是高血压的问题,源头是肾脏疾病,这时他的血肌酐等指标已经非常高了。
“肾病呈现年轻化趋势,甚至发展成尿毒症的年轻患者也不少见。”张恒耀认为,很多年轻人放任不良生活习惯,也是其中重要的诱因。
比如,有些年轻人基本不喝白开水,而是用饮料代替水,患肾结石的几率非常高;有些年轻人因工作比较繁忙,上班时间经常憋尿,这样非常损害肾脏健康;如今,三餐靠外卖的年轻人不在少数,且多是高油、高盐、高糖这样的“重口食物”,不仅对心脑血管有伤害,还会增加肾脏负担,甚至导致肾脏功能下降。
另外,年轻人经常暴饮暴食、吸烟酗酒、压力过大,都是肾脏疾病的危险因素。
慢性肾病早期可能没有症状
数据显示:我国成人慢性肾脏病患病率高达10.8%,也就意味着每10个成人中就有1人患不同程度的慢性肾脏病。肾脏疾病的可怕之处,在于它的发生和发展十分隐匿,这就导致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持续做着“伤肾”行为而不自知。
张恒耀解释说,肾脏是个“任劳任怨”的脏器,慢性肾病早期可能完全没有症状或症状不明显。“肾脏的代偿能力比较强,即使50%以上肾单位受损,肾功能检查结果仍可以维持在正常范围,多数患者也没有很突出的主观症状。这也是不少患者到医院首诊时,已经出现了肾衰竭,甚至出现尿毒症的原因。”
糖尿病肾病要早防
“我身边的同龄人,高血压、糖尿病、尿酸高的,比比皆是。不久前我也查出糖尿病,医生说控制不好的话,肾脏也会跟着遭殃。”33岁的刘星这才对自己的身体有了担忧,“工作压力大,生活习惯也不好,经常抽烟喝酒、熬夜。”
值得注意的是,在临床慢性肾病患者中,因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等代谢疾病引起的肾病最多见。
“目前终末期肾病患者中主要是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病程多在10年以上。有些人是年轻时已经确诊糖尿病,但是仗着年轻,并不重视,血糖控制不佳,随着病程的延长,又导致肾病。在糖尿病肾病早期阶段,身体一般没有异样感觉,很容易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当糖尿病患者出现大量蛋白尿或血肌酐异常,伴随出现水肿、疲倦、食欲下降、血压升高、尿频或尿少等时,病情往往已经到了比较严重的阶段。”张恒耀介绍。
筛查早期糖尿病肾病要查尿微量白蛋白
在尿常规检查中,尿蛋白一项是阴性,就代表没有肾病吗?
不一定!张恒耀医生提醒,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肾病高危人群来说,尿常规检查尿蛋白为阴性的时候,并不能高枕无忧。“因为针对糖尿病患者,仅通过尿常规和肾功检查来筛查早期肾病容易漏诊,为了早期发现肾损害的迹象,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至少每年检查一次尿微量白蛋白和尿肌酐测定。我们在临床上发现,有一些糖友查尿微量白蛋白后,发现明显升高了,说明已经出现了早期的肾脏损害。但是这时他们的尿常规检查蛋白是阴性的,如果尿常规检中出现了尿蛋白加号,说明尿蛋白的量已经比较大了。”(记者 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