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岁的马女士咳嗽气喘已长达10年之久,进入冬季后,因家里需要烧煤炉取暖,她的症状更加明显:每天早晨起来咳嗽剧烈,稍微走几步感觉气都不够用,甚至脱衣服时都在喘……马女士于11月初住进了医院。宁夏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内科(肺病科)主任医师李海龙通过肺功能等一系列辅助检查后,确诊患者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医护人员采取穴位帖敷、口服中药、中药足浴等个性化药方并联合西医常规疗法,经过10天的治疗,马女士之前出现的症状明显缓解,可以正常活动了。
38岁的小王患有过敏性鼻炎五年,近段时间,受冷空气刺激、二手烟等多方面影响,出现打喷嚏、流鼻涕、嗓子发出吱吱的声音等症状,同时还伴有咳嗽。他以为自己的气管出现了问题,住进呼吸内科后,医护人员通过肺功能的舒张试验,诊断其为支气管哮喘(中重度)。对小王的这一病症,医护人员采取中药汤剂、耳穴压豆、拔罐等中医疗法,同时联合西药给予患者解痉平喘。一周后,小王康复出院。
立冬后,北方大部跨入冬季,进入“以风鸣冬”的寒冷时节。受寒冷、干燥、雾霾等诸多因素影响,一些人出现了咳嗽、多痰、胸闷、气短、喘憋等症状,慢阻肺疾病随之加重,哮喘也易急性发作。呼吸道疾病患者数量较往日增加了一倍。李海龙介绍:“进入冬季以来,住院人群很多为慢阻肺疾病患者和哮喘患者。这些患者的肺部养护需要因人而异,一人一方。制定个性化中药药方,如口服中药、中药膏方等,帮助呼吸道疾病患者养肺。”
慢阻肺:呼吸道疾病中的隐形杀手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慢阻肺是全球排名第五位的死亡原因。在我国,40岁以上的人群,慢阻肺的患病率为13.7 %,患病人数高达1亿人,已经成为仅次于高血压、糖尿病的第三大常见病。一旦患上慢阻肺,只能控制和延缓疾病进展,不能痊愈。所以说,慢阻肺是一种逐渐削弱患者呼吸功能的慢性肺部疾病,被称为呼吸道疾病中“不动声色”的隐形杀手。据李海龙分析,引发慢阻肺的重要因素,主要与吸烟、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大气污染、感染、老年人呼吸道防御能力下降、生活环境卫生条件差、营养缺乏、遗传因素等有关。进入冬季,加上冷空气的刺激和干燥天气,一些本身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群更容易出现症状加重的现象,甚至出现剧烈咳嗽、持续发烧、恶心呕吐的症状。间接会引发冠心病、心绞痛等。除此之外,还会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及情绪,出现烦燥、抑郁等。
慢阻肺无法逆转只能延缓,应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在疾病早期,慢阻肺的症状非常隐匿,通常表现为咳嗽、咳痰、胸闷、活动后气喘,容易被认为是感冒咳嗽,很多人无视这样的“小毛病”而错过最佳诊疗时机。等到耐受不住去医院时,往往已经进展到中晚期。
李海龙建议:对于40岁以上的人群,如果符合“长期吸烟(包括二手烟、三手烟)活动后气急、咳嗽、咳痰长达三个月或以上”中的任何一条,应到正规医院进行肺功能检测;对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建议每年行1至2次肺功能检测;根据体质辨识,采取穴位贴、拔罐、火龙罐等中医药辨证防治;平日应当关注并早期发现疑似症状。除此之外,患者要规范用药,定期康复训练,戒烟、避开二手烟。建议儿童、老人以及免疫力较差人群尽量避免到人流密集场所,如遇到污染天气,要减少空气污染暴露,尽量不外出或减少户外活动时间;外出时应及时佩戴能有效过滤PM2.5微粒的口罩;外出回来后,最好把鼻腔、脸部和露在外面的皮肤清洗干净;在室内可选择太极拳、五禽戏等中医传统保健操。科学饮食,多吃百合、梨等润肺食物,易清淡,多饮水、多喝汤,还可以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食物,多吃新鲜水果蔬菜,接种肺炎、流感疫苗等。
肺功能检查与测血压同等重要
许多人重视定期测血压,但却忽视肺功能检查。专家表示,肺功能检查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必要检查之一,通过肺功能检查,1.早期检出肺、呼吸道病变。2.鉴别呼吸困难的原因,判断气道阻塞的部位。3.评估肺部疾病的病情严重程度。4.评估外科手术耐受力及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5.健康体检、劳动强度和耐受力的评估。6.危重病人的监护等。
适合肺功能检查的人群:1.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者——观察肺功能是否有损伤。2.有吸烟史及长期咳嗽——看小气道功能是否改变。3.季节性咳喘发作——看是否患有哮喘。4.慢性支气管炎及慢阻肺疾病(COPD)定期复查——监控病程发展。5.胸片异常——判断肺功能损害程度。6.麻醉、外科手术的危险评估,以及术后恢复的预测。
除此之外,怀疑患有哮喘、慢阻肺疾病以及慢性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还可以在医院进行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这种测定方法是通过口呼气测定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以此反映呼吸道炎症的一种无创检查方法。通过测定来评估哮喘控制水平和预测哮喘急性发作,检测药物养肺效果,指导哮喘治疗方案调整等。
检测前温馨提示:
1.检测前1小时,不可吸烟、喝酒、剧烈运动。
2.检测前1小时,不要进行肺功能测定或者峰流速测定。
(记者 陈秀梅 文/图)
个性化中医药方帮助养肺。
医护人员为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