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紊乱、精神萎靡、气虚乏力、胃口差……这些“节后综合征”你中枪了吗?该如何调节?1月29日,银川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副主任医师徐娟表示,“不良的生活方式是早衰和生病的重要原因。节后上班,门诊上胃疼、便秘、痔疮等病症的患者较多,这也是每年春节后普遍出现的健康问题。调节的办法还得从有节律的饮食、作息入手。”
“现在很多人饮食不规律,早晨往往不吃,午饭点外卖凑合,晚上就有找补的心理,吃完饭后又喜欢躺在沙发上看电视、玩手机,身体消耗的少,无疑增加了胃肠道的负担,导致体内痰瘀湿浊增加。”徐娟建议,遵循规律就是要早餐吃好,午饭吃饱,晚上吃少,特别是晚餐,低盐低脂易消化饮食是最适宜人体的。
“很多老年人饮食结构过于单一,每天都是馒头饼子配点菜,很少吃肉或不吃肉,或者因为牙不好嚼不动,很少吃水果、坚果之类的,导致营养缺乏。如果平时筑基不利,突发疾病的话就很麻烦,近期收治的很多老年人大都出现了电解质紊乱,低钾低钠低氯,低蛋白等状况,增加了治疗难度。”徐娟说,对于中老年人,除饮食上合理分配外,一定要丰富多样化,营养均衡,“建议一周吃25种以上的食物品种。”
2月4日是立春。“春三月万物复苏,春天阳气要生发起来,建议晚睡早起,起床伸伸懒腰,做做拉伸,多爬山、多唱歌,多做愉悦自己的事情,有利于阳气的生发。”徐娟表示,从中医角度讲,如果春天阳气生发不起来,人就会出现打蔫、没精神的状态,夏季就容易发生寒性病变。(记者 安小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