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孩子看东西总歪着头 可能是斜视“作怪”
2023-02-21 12:40:47   
2023-02-21 12:40:47    来源:银川晚报

  大概有大半年的时间,11岁的宁宁(化名)一直说“眼睛累”,宁宁的妈妈觉得是上网课看平板时间太长造成的。但这学期开学没几天,老师就打来电话反映,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眼睛总是“往外飘”,有时候还闭着眼睛听课,这让宁宁妈妈意识到问题有些严重,随即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结果让宁宁妈很意外,医生说孩子总觉得眼睛累主要是斜视导致的。

  孩子眼累头疼竟是“斜视”惹的祸

  “先检查了视力,发现孩子的近视度数并不高,100度左右的近视加100度左右的散光。”宁宁妈妈说,医生看了验光的结果后很明确地表示,就宁宁这个度数来说,并不会导致孩子所说的“眼睛累”“看黑板模糊”的情况。

  不过很快,医生就发现了问题——在面对面交流的过程中,宁宁看人的感觉,总让人感觉不像是在“正眼看”,医生随即提出可能是存在斜视的问题。“当时医生就给孩子做了眼位检查,最后确诊是‘间歇性外斜视’。”宁宁妈妈说,当时自己很意外,虽然之前也发现孩子眼睛有一点“飘”,但没当回事,想着就是用眼过度,根本没想到会出现斜视问题。“医生说孩子之所以会觉得眼睛累,是因为间歇性外斜视在看比较近的东西时,两只眼睛需要使劲靠拢才能看清楚,所以孩子在看平板电脑、看书时比别人要累,看远处的黑板,又会觉得模糊。”

  但实际上,孩子表现的症状不仅如此。随着检查的深入,医生发现宁宁眼睛严重畏光,遇到稍微强烈一些的光源,就会马上紧闭双眼;而且集中一段时间用眼后,孩子会说“头痛”,表现得很烦躁,坐立不安,注意力不集中。

  宁宁妈妈一直在为自己的大意而内疚,孩子出现这么多症状,自己却只是以为正常的用眼过度,差点延误了治疗。

  这些原因或可引起“间歇性外斜视”

  宁医大总院眼科主治医师马倩介绍说,外斜视在人群中的患病率约1%,其中50%~90%为间歇性外斜视。间歇性外斜视是介于外隐斜视和恒定性外斜视之间的一种过渡型斜视,病人仅能间歇性通过融合机制控制眼位正位,在精神不集中、疲劳或长时间近距离阅读后出现显性外斜视。

  “间歇性外斜视的发病与先天性因素有很大关联,同时也受到某些后天眼病的干扰。”马倩说,间歇性外斜视的发病多见于低龄或者青少年儿童,与多种先天性因素相关。例如患儿有间接性外斜视的家族病史、眼部发育不良的疾病、胚胎时期受到不良环境的干扰,母体在怀孕期间不良的用药、吸烟、饮酒行为,都可能导致患儿眼部肌肉协调功能出现障碍,造成发病。而日常生活中不良的用眼习惯、高度近视、屈光参差等,也可引发本病。尤其是在孩子五岁之前双眼单视功能未完善期间,尤其要注意,这是间歇性斜视的高发期。

  对于经常毫无节制地看电视、玩手机的青少年,马倩提醒说,这样容易导致视力变化较大,出现间歇性外斜视。此外,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甲亢等疾病的群体,眼部非常容易受影响,进而也易导致斜视等其他眼疾病。

  看东西时歪眼可能是斜视信号

  “其实孩子在早期有斜视问题时,细心一点的家长是能够发现的。所以,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在看东西时有歪眼、侧眼、眯眯眼以及频繁眨眼等情况,要及时就医。”马倩说,事实上,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斜视给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

  对此她强调说,斜视产生后,有很多孩子在学校遭受周围人的排斥和嘲笑,不仅会影响孩子心理健康,还会破坏孩子视觉功能,引发斜视性弱视,导致三维立体视觉缺乏,不能从事医学、驾驶等行业。部分类型的斜视还会因歪头视物导致脊柱侧弯、脸形不对称等,对孩子的影响极大。

  斜视治疗要趁早

  “在日常诊疗中,大部分斜视需手术治疗,进行矫正,且越早越好。因为人体的视觉发育存在关键期,对于发生斜视的患儿,如到了成年再手术,就只能是改善外观,对视觉功能并无改善。”马倩说,斜视治疗关键在“趁早”。

  儿童预防斜视,平时应注意科学用眼,尽量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如已经近视,要及时配镜,并且要整天佩戴;室内灯光不要太强或太弱,多选自然光。(记者 王敏)

【编辑】:石卿
【责任编辑】:马江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