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全国高血压日:正确“抗压” 远离“杀手”
2023-10-09 07:20:54   
2023-10-09 07:20:54    来源:新消息报

10月8日,银川市中医医院在金凤院区为前来就诊的病人开展高血压义诊活动。

10月8日,在银川市西夏区宁华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治区人民医院专家开展高血压义诊活动。

  若论慢性病对人类健康危害最严重的,那一定是高血压!其涉及面广、危害严重,是引发脑血管病、冠心病、心力衰竭、肾脏疾病及眼睛失明等疾病的主要诱因,而且,部分高血压患者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因此,高血压又被称为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

  10月8日是第26个全国高血压日,主题是“健康生活,理想血压”。我区几家三甲医院均于当天在医院或走进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义诊活动,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增强全民的自我保健意识。

  那么,到底该如何预防高血压?血压超过130/80mmHg要不要关注?怎么做好自我血压管理才能有效控制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不妨一起通过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栾红、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脏中心内科主任医师黄晖、银川市中医医院心病科主任医师李志明的讲解,正确认识高血压。

  门诊

  发病呈现 年轻化趋势

  “根据2017年发布的相关指南数据,正常血压为收缩压<120mmHg且舒张压<80 mmHg;收缩压120—129mmHg且舒张压<80mmHg为血压升高;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血压超过140/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此时应开始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10月8日9时许,在银川市西夏区宁华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栾红为几位市民义诊后发现,市民对高血压的概念比较模糊,甚至几乎不关注自己的血压变化,便主动担当起宣讲员。“高血压最主要的危害是导致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要积极治疗,控制血压。治疗策略包括健康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如果患有高血压,应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可有效降低血压或直接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生风险,如果进行干预,血压仍无法达标,应积极接受降压药物治疗。”

  “高血压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属病’。近年来,高血压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的特点,‘90’后群体、青少年也不乏高血压患者。另外,男性和女性的发病差别越来越小,很多女性在青年时期发病,这和现在的生活习惯、生活节奏、工作压力都有一定的关系。”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脏中心内科主任医师黄晖表示,门诊上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出现血压升高的情况,有些甚至在130/80—140/90的时候表现出高血压的一些临床表现,“这部分群体一般不用药物控制,多数给予生活干预,血压就能改变过来。”在黄晖看来,对于没有引起并发症、没有损害脏器的,在高血压临界值的,主张生活干预调节,包括健康饮食、科学运动、充足睡眠、戒烟酒等。

  专家

  血压超过130/80mmHg 要引起重视

  “对于130/80—140/90临界高血压且伴有其他疾病的,一定要积极干预,尤其要重视靶器官损害。”黄晖说。

  什么是靶器官损害?黄晖表示,高血压会攻击身体所有脏器,比如:脑梗塞、眼底视网膜病变、心绞痛、心肌梗死、蛋白尿、肾脏的损害、慢性肾病等,还有严重的动脉硬化,这些由高血压导致的就叫靶器官损害,跟合并症很相近。“如果出现一个靶器官损害就要积极干预,根据危险分层,并要求患者血压降到130/80以下,保护其他脏器不受损害。”

  高血压,既是基础疾病,也是危险因素,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血症、吸烟、家族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都是危险因素。“如果患者出现的危险因素越多,高血压对靶器官损害的程度就越重,出现靶器官损害的时间就越早,一定要正视这个问题。”

  另外,肥胖也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肥胖本身就是一种炎症状态,由此激发了身体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几乎身体所有的器官和组织都会受到肥胖的影响,尤其对心血管疾病来说是高危因素。“从医学角度来说,不主张、不鼓励在短时间内体重骤降,这样对身体损害比较严重,因为体重下降,营养也在下降,会影响能量代谢。但也存在个体差异,有些人确实肥胖、超重,引起了一系列身体问题,就需要借助医学力量干预。”

  误区

  有症状的时候 才吃药

  “如果没有出现靶器官损害等问题,一般建议进行3—6个月的生活干预,再监测血压。”黄晖说,诊断高血压比较标准的方式首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其次,自备血压仪,在家里安静状态下监测血压。

  那么,在没有靶器官损害前提下,如果用干预生活的方式让血压回到正常值之后,就不需要吃药了吗?黄晖表示,这要在正规的监测血压方式下判定,不能想停药就停药,那样血压有可能会再升高。如果在没有吃药的状态下,经过生活干预,血压恢复到正常水平后,可以不吃药,但不能停止血压监测。

  “对高血压的认识存在很多误区,有人认为只要吃上降压药就停不下来,由此产生恐惧心理。”黄晖说,高血压作为终身性疾病,随着年龄的增加血压会越来越高,对身体的损害也是终身和持续的。“为改变这种状态,理想合理的控制方式就是药物。”黄晖坦言,“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很讲究,不同层级的高血压用什么药,用多少量,都需要认真分析。”

  还有人认为有症状的时候吃药,没症状的时候就不吃,这是一种极其错误的观点。黄晖讲,“症状只是一种表象,很多疾病并没有症状,但对身体的损害已经开始,当出现症状的时候,就说明损害很严重了。”

  患者

  减肥锻炼 可回归正常血压

  “体重增加,带来高血脂、高血压,这方面我深受其害。”今年46岁的银川市民雍华前几年不注意控制体重,一度达到178斤,“那会儿胖到走路膝盖都疼,频繁出现头疼、头晕,晚上睡不好,总是凌晨三四点醒来,后来到医院一检查是高血压,便开始吃降压药,如果工作忙忘了吃药,头疼又开始,还出现过视力模糊的情况。”

  是药三分毒。服药两年半,雍华下决心减肥,不料减肥第二个月,身体健康指标便出现可喜变化。“血压恢复正常,头疼、头晕、视力模糊、容易疲惫等症状都没有了,真是神清气爽。”通过减肥,雍华血压回归正常,停止服用降压药,减肥的意志和决心更加坚定。

  “减肥第四个月,体重掉了38斤,达到标准体重140斤,膝盖的压力减轻了很多,不能说健步如飞,但感觉走起路来十分轻松。”

  为保持减肥成功后的良性循环,雍华从锻炼、饮食、作息等方面开始了健康的生活方式:

  每天晚上11点前睡觉,不熬夜;早晨6点多起床,不睡懒觉,喝一杯温开水,下楼空腹跳绳锻炼,晚上下班继续。“一日三餐有时间限制,早餐必须在8点之前吃完,晚餐最晚不能超过晚上7点,而且晚餐特别简单,通常吃水煮菜或者煮几个虾,吃几片牛肉,又或者吃少量水果。三餐之外什么都不吃。”

  自从成功减肥、体重稳定后,雍华已经3年没吃降压药了,当然他会时刻关注自己的血压变化,用他的话说,“只有经历过高血压,才知道身体健康多么重要。”

  预防

  限盐+控重+运动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和生活方式、遗传、年龄、体重、运动状况等有关系,通常是可以预防的。”银川市中医医院心病科主任医师李志明表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预防:

  1.限制钠盐摄入:钠盐摄入过多,高血压的风险增加,长期限盐可延缓血压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速度。我国居民平均食盐摄入量超过9g/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人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日,建议用低钠盐替代普通食盐。

  2.减轻体重:超重和肥胖可导致血压升高,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腹型肥胖可能与高血压有更强的相关性。建议超重和肥胖者减轻体重,腰围男性控制在90cm内,女性80cm内。

  3.适量运动:运动可降低交感神经活性、缓解紧张情绪、减轻体重,降低高血压发生风险。建议根据自身条件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或骑自行车),同时进行适当肌肉力量练习和柔韧性练习。

  4.戒烟:吸烟可增加心脑血管病风险,建议戒烟(包括传统烟和电子烟)。

  5.戒酒:大量饮酒使血压升高,不饮酒对健康最有益。高血压患者,建议戒酒。

  6.保持心理平衡:长期精神紧张或焦虑、抑郁可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负面情绪。必要时积极接受心理干预。(记者 安小霞 文/图)

【编辑】:张剑平
【责任编辑】:张剑平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