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中国搜索 | 电子邮局>>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旅游 -> 资讯
古镇“向钱看” 丢了文化味儿
2017-11-17 10:10:00   来源:北京日报

  因为一只“宠物蚊子”,丽江又上了头条。近日,丽江两家客栈的电商业务被曝光存在“刷单炒信”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一家客栈在客人反馈房间内有蚊虫时,前台人员竟回复“蚊子是我们养的宠物,熏死了要赔的。”

  古镇成为国内旅游市场的宠儿,节假日总能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争相涌入,但“古镇游”总变成“添堵游”,不少游客坦言,古镇掉进“钱袋儿”里变了味儿,而且游览的所有古镇“都是一个模样”。古镇旅游业迅速崛起,却在商业化进程中乱象丛生。

  古镇风貌不断丧失

  记者采访了多位曾去云南旅游的游客,不少人都提到了酒托、出租车宰客、导游骂人等现象,甚至一提到丽江旅游,一些游客的第一印象就是“强制购物”和“殴打游客”。一系列负面事件,让本来亮丽的古镇旅游名片蒙上了灰尘。

  丽江古城的旅游开发已经进行了20年。1997年,丽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年来,当地经济收入有了显著提高,但伴随而来的是古城原住民的大量减少和传统文化的流失。

  “现在丽江最有名的两个古镇——大研和束河,已经几乎找不到纳西人了。”一名云南导游告诉记者,一些古城居民把自家院子租出去,拿租金到城市买房住。而坚守下来的居民发现,曾经的古城早已渐行渐远——具有民族特色的原始风貌基本丧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喧嚣的酒吧、千篇一律的旅游纪念品商店和大刀阔斧改造古建的民宿和客栈。

  过度开发成负面“范本”

  不只是丽江,宰客等损害游客利益的现象在其他古镇也时有发生,例如凤凰古城近年屡被曝光“酒托”事件。古镇变身酒吧和商业街区,还成了旅游投诉的重灾区。

  归根到底,过度商业开发以及背后经济利益的驱使,是丽江等不少古镇景区各种乱象存在的深层次原因。

  “很多景区都是重视建设疏于保持,认为一旦被评级后便可高枕无忧。”北京旅游学会副秘书长刘思敏坦言,质量管理是一个长期持续的事情,没有足够的重视和投入,再加上疏于管理,必然导致游客对古镇满意度降低。

  5A景区“摘牌”退出机制常态化,曾带来了一些改变。今年2月,5A级景区丽江古城被国家旅游局严重警告,云南和丽江旅游部门也都随即颁布了“最严整改令”,但丽江旅游市场的过度商业化,让它的“顽疾”一时难以根除,例如外界披露的“购物黑色利益链条”和“商家利益保护伞”等。商家一味只想挣游客的冤枉钱,短暂繁荣过后,游客对丽江的印象急转直下,出游时自然也将“用脚投票”。

  “乌镇模式”值得借鉴

  过度商业化带来的后果,就是“千镇一面”。近几年,中国古镇的开发建设力度近乎疯狂,中国古城与文化研究院院长林鹏曾表示,“中国有2000多座已开发或正在开发的古镇,但让人记住的不超过8座。”

  “文化‘空心化’,是中国古镇千城一面的最大成因。”一位古镇研究专家表示,空心化有两大特征:一个是造假,另一个是过度商业。凭空打造的“假古镇”在国内有很多,知名的古镇也不免落入商业化俗套:旅游开发经营者自觉或不自觉地迎合游客的喜爱和需求,古镇游变成了毫无特色的逛街购物、喝茶品酒、参观表演的统一模式。

  一位长期研究旅游地产的业内人士认为,古镇商业面临同质化问题,开发商应突出文化特色,走差异化路线,“商业综合体的模式不利于古镇可持续发展,乌镇模式值得借鉴。”

  “整个乌镇井然有序,除了游客还有不少本地居民,有几分烟火人家的味道,很惊喜。”今年“十一”刚去过乌镇的旅游达人刘瑶说。游客之所以对乌镇倍加推崇,除了古镇本身景致优美之外,乌镇还把特有的民居水阁、老宅深巷、船拳皮影和民间作坊当成最重要的财富精心呵护,而且在深层次挖掘民间传统文化上下足了功夫,把许多鲜为人知的民间节俗推向旅游前沿。

  游客期盼古镇原貌回归

  越来越多的游客观念正在升级,开始更加青睐“文化体验游”,相比之下,不少古镇却还沉溺在“丽江模式”中难以自拔。

  在知乎上,关于“如何看待古镇商业化”的讨论引来上万人的参与,不少人在肯定古镇商业化带来真金白银和客流人气的同时,也呼吁“古镇能洗尽铅华,找回真正的古镇风貌”。

  旅行网站蚂蜂窝曾发布《2017年最受欢迎十大古镇》报告,大数据显示,江西婺源、广西阳朔、湖南凤凰位列最受游客喜爱古镇榜单前三,丽江古镇并没有入围。

  “除了一众老牌古镇,更多商业化程度较浅的小镇已迎来发展机遇。”蚂蜂窝旅游研究中心负责人冯饶建议,旅游古镇应在保持原始风貌的同时,尽可能提高旅游设施与旅游服务的实力,迎接或将井喷的旅游需求;而对于已充分开发的古镇,如何保留住真正的古色古香,才是凸显差异化旅游魅力的重点。(潘福达

【编辑】:石卿
【责任编辑】:姜美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今日网闻
· 震撼:红寺堡晾晒长美萝卜场面宏大
· 宁夏将健全市县安全生产执法机构
· 粗心业主不知到货 细心安防帮其看管
· 宁夏全民健身节参与人数70万 80人获...
· 宁夏将定期向公众开放环保设施和城...
· 宁夏检察机关首家远程提讯室投入使用
· 宁夏首批6个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启动
· 宁夏再次开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督...
  图片
中国被盗(丢失)文物信息发...
机器人分拣快递件
万亩鱼塘迎候鸟
“双十一”快递包裹排队发送
  民生在线
· 银川343名精简和退职人员领取生活费...
· 叫号系统瘫痪启动应急预案
· 宁夏公示2017年流通领域成品油质量...
· 这15家热企值班电话真难打
· 燃气量不足致气压过低 银川燃气锅炉...
· 丰登镇一废品回收站污染环境遭举报
· 环保处理设施将对公众开放
· 银川3条公交线路延伸调整始发站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联系方式
宁夏新闻网(www.nxnews.net)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互联网新闻中心 Copyright 2000-2012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中山南街47号宁夏日报新闻大厦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国务院新闻办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06001号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02号 公安网监备案编号:宁网安备640100002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宁ICP备050066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鹿璐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工信部网络不良信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951-5029811
网上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