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对每个人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它就像春风夏雨滋润无声。家住银川市的马彦明、姚玉成,在良好家风家训的熏陶下,一个成为小区有名的孝子,一个成为小区有名的好女婿。
马彦明:家里有了好当家的,日子才红火
马彦明以孝顺赢得邻居们的尊重,银川市金凤区银新苑北社区将他评为社区孝子,他的家庭也被评为幸福家庭。
“老爹去世5年了,但我感觉他还在我身边,有时回到家里,习惯性地问老妈:我老爹呢?当真切地看到老妈默默地低头,红着眼圈走到一边去,才猛然醒悟,老爹与我已阴阳两隔了。”马彦明开着出租车,在等客人的间隙对记者说,“老妈84岁了,还能做家务,我回去后还给我做饭,就是太节约,冬天屋里冷,她也不舍得开电暖气。”
马彦明姊妹6个,他最小,父母一直和他生活在一起。他48岁,父母几乎与他朝夕相处了48年,这些年里他与父母没红过脸。有时父母对媳妇有意见,儿媳装没听见。因此,这么多年下来,马彦明夫妇与父母相处和谐,马彦明也像个老小孩一样,承欢在父母膝下,习惯了这份平淡的幸福。
父亲的去世,给了马彦明沉重打击。在和记者聊天时,提到父亲,他深感心痛和怀念,“父亲是独子,在农村生活大半辈子,没少受别人欺负。等我们姊妹6个长大后,情况才好转。父亲老是教育我,不要欺负人,遇事要宽容和忍耐。我常年在外打工、搞运输、开出租车,父亲叮嘱我最多的是正直做人,不骗人、不坑人、不占便宜。现在,我们是失地农民,征地拆迁分了四套房子,我先给父母装修了一楼的房子,但吃饭还是在一起。现在社会好,我们的生活好了,但父母仍教导我,不要游手好闲,要勤劳致富。”
4日,银川下了一场大雪,这样的天气,马彦明还在街上开出租车。“天不好,司机出来的少了,打车的人多了,活好拉也能多赚点钱。”马彦明小心地开车,也小心地选择顾客:看到年老的、抱小孩的,优先停车。
说到家庭,马彦明说,“现在日子好啊,儿女大了,母亲生活又健康。家有一老,胜似一宝。老母亲在家,我在外干活有劲。”
由于父母的教诲和勤劳,马彦军夫妇把家里的财政大权交到老妈手中。结婚20多年来,马彦明和妻子像个小孩一样,挣钱上交老妈,花钱再伸手向老妈要。“吃不穷,喝不穷,算计不到要受穷。亏着老妈持家,我们的生活才打理得井井有条。直到近三年,老妈精力不济了,媳妇才接过财政大权。”马彦明说。
谈到家训,马彦明动情地说,“国家有了好当家的,百姓幸福;家里有了好当家的,日子红火。”
姚玉成:对生活要知足,对亲人要感恩
家住金凤区上海西路街道逸馨苑社区的姚玉成,40年前,同班同学成了老婆,邻居阿姨成了岳母,姚玉成和岳母就这样同住一个屋檐下了。40年过去了,98岁的老岳母成了“老可爱了”,常说自己有幸福感,听到这话,61岁的姚玉成也就有了满足感。
岳母特别爱干净,40年来一直如此。姚玉成最了解岳母的性情和生活习惯。每天饭前帮岳母洗手时,姚玉成冬天必须兑好温水,试一下,再端到床上一张小饭桌上,扶岳母坐好,给手中挤上洗手液,再及时递上毛巾。
早餐是雷打不动的一杯牛奶、一个鸡蛋,一个粘豆包或豆沙包,反正岳母就爱吃甜点心,家里点心、糖果常年必备。
岳母98岁了,基本躺卧在床上,大小便可以勉强起身到床边的座便器上解决。
一天中,岳母有几次会情不自禁地对姚玉成说,“玉成好啊,对我比对你妈都好。我死了,忘不了你。”姚玉成习惯性地笑着说,“您越来越可爱了,您不是说有幸福感吗,我们要好好地在一起。”
姚玉成对记者说,这些年岳母的性情温顺多了。前些年,岳母对生活中的小事极容易生气,特别是过年过节,想起岳父来,就要发火吵闹。多少个节日里,亲戚邻居都是欢天喜地,自家却是阴雨连绵愁眉不展。“现在好了,人老了性子也收了,我们也习惯了。现在非常可爱,动不动会对我说客气的话。”
61岁的姚玉成也有了孙子,在国外。去年,他和老伴到国外看孙子,暂时将岳母托付给亲戚。没想到,岳母在别人家生活不习惯,身体不得劲,饮食不合口味,身体也迅速消瘦下去。
在国外的姚玉成和老伴闻讯后,坐立不安,以最快的速度回家,急忙接回了岳母。岳母回到自己家里后,生活又正常了,身体也好了。
照顾老人免不了身累心躁,为了让老伴歇歇,2017年的古尔邦节,姚玉成让老伴出去旅游,自己则在家照顾岳母。
姚玉成在岳母眼里是个好女婿,在亲戚、朋友、社区邻里之间,同样是出了名的好人。姚玉成说,自己家庭和谐,老人长寿健康,主要得益于家庭的氛围:平淡自然,与世无争。“和所有人相处,以吃亏为福,让别人占点便宜,心里才高兴,不计较。”姚玉成说,用一句话来总结家训就是——对生活要知足,对朋友要吃亏,对亲人要感恩。 (记者 李荣华)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联系方式
宁夏新闻网(www.nxnews.net)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互联网新闻中心 Copyright 2000-2012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中山南街47号宁夏日报新闻大厦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国务院新闻办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06001号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02号 公安网监备案编号:宁网安备640100002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宁ICP备050066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鹿璐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