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 -> 教育资讯
高中女生养蟑螂完成“自然笔记”
2019-07-01 18:01:06   
2019-07-01 18:01:06    来源:长江日报

  高中女生养蟑螂完成“自然笔记”

  为了一份作业与“小强”共处4天

  朱幸黎和她的自然笔记 通讯员柳娜 摄

  提到蟑螂,很多女生可能会头皮发麻。可为了完成一份自然笔记比赛的小作业,武汉市第十二中学的高一女生朱幸黎硬是把一只蟑螂养了4天。观察结束后,她不仅克服了恐惧,还对自然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朱幸黎其实特别怕蟑螂。前不久,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项小作业,要挑选一种生物进行观察研究,并绘制成“自然笔记”。她想,不如趁这个机会好好认识一下蟑螂,挑战一下自己,克服恐惧。

  爸爸帮忙抓到一只蟑螂,塞进一个透明塑料瓶里交给朱幸黎。深呼吸平静了几分钟,朱幸黎把瓶子放在卧室的书桌上开始观察。“关在瓶子里的蟑螂,也没那么可怕嘛。”朱幸黎边观察边记录,她搜索了很多蟑螂种类的资料,判断出这只蟑螂应该是美洲大蠊。

  怕蟑螂在瓶里闷死,朱幸黎在瓶身上扎了一个小洞。她塞了几粒剩饭进去,蟑螂立刻爬了过来。她记下:“蟑螂嘴下有一个小须子不停地摆,之后它把口器伸了出来,这东西像筷子一样不停把食物往嘴边赶,吃完又收了回去。”她把牙签从洞里伸进去,戳了下蟑螂的腿,感到一阵阻力。“原来蟑螂腿上的‘腿毛’是硬的,应该叫腿刺。”她推测,那些被蟑螂“咬”了的人,很可能是被蟑螂的腿刺刺到了。

  第二天,朱幸黎发现瓶子里多了一个蟑螂形状的东西,定睛一看,才发现那是蟑螂蜕的皮。刚蜕完皮的蟑螂是白色的,翅膀比之前小了一些,紧缩在身上。朱幸黎第一次知道原来蟑螂是会蜕皮的。

  4天里,朱幸黎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观察蟑螂。从刚开始“不敢对视”,到后来能盯着看好几分钟,朱幸黎的害怕慢慢变少。观察结束后,朱幸黎花了两天时间整理出一份图文并茂的自然笔记。虽然笔记没在比赛中获奖,朱幸黎觉得自己收获还是很大的,不仅克服了恐惧,还对虫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打算以后能攻读相关学科,从事自然科学方面的研究。(通讯员柳娜 宋骥)

【编辑】:姚振国
【责任编辑】:邵志权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