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 -> 教育资讯
体育“身价”渐高学校如何让学生“动起来”?
2019-10-29 06:31:11   
2019-10-29 06:31:11    来源:新消息报

  近期,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提出要严把考试和毕业出口关,坚决取消毕业前补考等“清考”行为,不能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要求者不能毕业,将大学体育成绩与毕业证捆绑。 

  就在日前,自治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健康宁夏行动的实施意见》,提出实施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中小学按规定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做好心理疏导,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纳入对学校的绩效考核,将体育纳入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政策叠加,引起各学校及广大家长和学生的广泛关注。那么,宁夏各学段体育教育状况如何?

  大学

  1.宁夏大学每年有三四十人因体育不合格拿不到毕业证

  “我们学校其实早就有这方面的规定,学校每年因为体育课考试不合格拿不到毕业证的学生有三四十人。”10月22日,宁夏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赵奋军说。 

  据了解,早在2014年,教育部就印发了《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要求每年对所有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测试成绩列入学生档案,作为对学生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毕业时,学生测试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处理(因病或残疾学生,凭医院证明向学校提出申请并经审核通过后可准予毕业);毕业年级学生测试成绩及格率须达95%以上。其中还规定:必须为大一大二年级本科学生开设不少于144学时(专科生不少于108学时)的体育必修课,每周安排体育课不少于两学时,每学时不少于45分钟;为其他年级学生和研究生开设体育选修课,选修课成绩计入学生学分;组织学生每周至少参加三次课外体育锻炼,切实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等。同年修订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则规定了各年级学生体质必测项目,其中大学女生800米、男生1000米成为必测项目。 

  赵奋军表示,宁夏大学严格按照教育部规定执行,并且出台具体规定,比如从2016年开始,体育课加入跳绳成绩评测,学生跳绳成绩不合格无法进行正常体育课程的学习。学校还要求学生必须参加阳光长跑项目,在规定时间内完成35次跑步,其中早上跑20次、下午跑15次。对于最终的体育成绩考评,二者缺一不可。同时还有一年一次的红线测试,由学校规定跑步路线,学生如不能完成,体育课则不及格。而每年的体育测试,男生、女生各8项,最后综合4年的成绩,达不到50分的学生拿不到毕业证。 

  当然,并非所有学校都非常重视体育教学。有教育界人士坦言,虽然这几年我区有些高校开始组织学生进行体测,但一些高校体测“水分”很大,并未严格执行标准。

  2.体育“必答题”,几人欢喜几人愁

  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体重指数、50米跑、立定跳远、引体向上、仰卧起坐、800米和1000米跑……都是高校学生的体育“必答题”。对此,一些学生表示担忧,一些同学则觉得“没啥大不了”。 

  宁夏大学数学统计学院的苏同学告诉记者,心存担忧的大多是不爱体育锻炼的同学,他觉得学校的体测要求并不高,只要坚持锻炼一般都能合格。而该校外国语学院的王同学说,大一大二男生50米跑要取得60分用时在9.1秒,立定跳远要取得60分得跳2.03米远,引体向上最少10个,1000米跑要达到4分32秒,按这个要求,没多少男生可以全部合格。“每年学生体测的项目除了身高、体重、肺活量,还包括跑步、引体向上、立定跳远、跳绳等,几乎每个项目都有学生不合格。”宁夏大学农学院学生李玉(化名)说。 

  网络时代,不少大学生没课的时候就选择在宿舍“蜗居”,在学校操场和运动场馆运动的总是那些爱运动的学生。赵奋军介绍,一部分学生不爱锻炼,在宿舍打游戏、玩手机甚至熬夜,导致体质健康状况下降。很多学生怕体测,并不是成绩标准强人所难,而是长久疏于锻炼导致身体素质严重下降,依靠短时间的“突击”难以达标。

  3.毕业清考制度取消,体育锻炼更加重要

  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大三大四学生的体测标准高于大一大二学生,而实际情况是大一大二学生体育成绩好于大三大四学生。 

  究其原因,赵奋军说,在宁夏大学,大一大二年级体育课是必修课,而大三大四体育课不再是必修课,学生由于要实习、考研、找工作等原因,对体育锻炼不太重视,导致体侧合格率只有67%。赵奋军强调,体育课与体侧不一样,体育课只在大一大二年级开设,体测则是大学4年都要测。如今学校取消了毕业清考制度,体育课补考已不存在,只能重修,这说明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 

  “教育部把体测与毕业证挂钩,其实是为了激励学生积极锻炼身体。”赵奋军表示,体育锻炼有利于学生增强体质、锤炼意志。每年的体测是完成自我锻炼的最低要求,只要同学们平时稍微重视一下体育锻炼,体测合格并不是难事。目前,宁夏大学正在对体育课进行制度设计,采取更大力度,把体育课贯穿到大学4年中,让每名同学都能保持一个健康的体魄。 

  “体能素质还是挺重要的,体测成绩也是大学成绩的一部分。”宁夏大学政法学院学生马玉婷说,自己一定会加强锻炼,争取过关。

  高中

  高校自主招生对考生体育成绩越来越看重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9年高校自主招生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要求,高校要在校考中增设体育科目测试,测试结果作为录取的重要参考。体育测试依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高三标准,虽然要求并不是特别严格,但稍不留神还是会成为拖后腿的科目。 

  记者梳理2019年重点高校自主招生对高考生的体育成绩要求时发现,高校体测方案几乎没有完全一样的,可谓个性十足。大多数高校在身高体重指数、肺活量、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50米或100米跑、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800米(女)/1000米跑(男)中挑选一至三项进行测试,只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少数高校测试科目达到5项。由于体育未被纳入高考,也没有考试大纲,大部分高校的体育测试内容、评分标准参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该标准针对高中生的体测指标共有8项,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50米跑、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引体向上/仰卧起坐、耐力跑(800米/1000米)。 

  在记者查阅的80多所高校中,测试身高、体重、肺活量、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其中一项或几项的最多,测试项目包括50米或100米跑的只有约三分之一,测试引体向上、仰卧起坐的高校比例更低,测试耐力跑的最少,仅有武汉大学、山东大学等不到10所高校。

  初中

  中考激发初中生体育锻炼热情

  随着中考将体育测评纳入总成绩,进一步激发了我区初中生体育锻炼的热情。每逢周末,在银川市一些体育场馆都能看到初中生的身影,其中不乏银川外国语学校、景博学校等民办初中学生,他们在上体育私教课,就是为了中考体育取得好成绩。 

  据了解,初中男女生主要以长跑和跳绳为锻炼项目。记者10月19日在宁夏体育场遇到一位送孩子来锻炼的初三学生家长,这位家长告诉记者:“中考很可能因几分之差进不了重点高中或普通高中,在文化课成绩不确定的情况下,体育成绩可不能丢分,早锻炼早准备,中考体育的50分就有可能不失分或少丢分。” 

  2018年,自治区教育厅等八部门联合制定《宁夏回族自治区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其中提出确保我区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体育课,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体育课,高中阶段每周2课时体育课;中小学校每天安排30至4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确保寒暑假学生每天2小时户外体育活动……以上方案或意见的出台,让我区学校体育工作迈上更高的发展阶段。

  小学

  1.天天都有体育课,但有些技巧项目已淡出

  “现在的孩子体质情况比过去的孩子有所下降,尤其在长短跑和立定跳远等项目上,这主要跟家长不太重视体育运动有关。”10月28日,银川市二十一小从事了近40年体育教学的莫少华老师说。 

  莫少华分析认为,虽然现在物质条件很好,但孩子们的学习压力较大,家长在课外给孩子报了很多补习班或兴趣班,导致孩子们课外都不怎么运动,而是赶去上各种补习班,因此很少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不过,随着国家对体育教育工作的重视,学校对体育课也越来越重视。以银川市二十一小为例,学校大力倡导体育的重要性,从周一到周五每天都有体育课,并且效果明显,现在一二年级比三四年级的“小眼镜”“小胖墩”有所减少。 

  当然,现在的体育教学也存在一定风险。莫少华说,过去常见的跳山羊、跳木箱项目,虽然国家体育教学的技巧项目中有,但体育老师一般不敢开设这些项目,因为风险太大,即使学校和家长都给孩子买了保险,可在体育教学中很可能发生意外,如果出现孩子磕了碰了,社会舆论和孩子负伤会给体育老师带来巨大压力。因此,为了孩子们的安全,体育老师都会开一些安全性较高的体育课,以致过去开设的跳山羊、跳木箱、单杠、双杠等项目逐渐淡出学生视野。 

  莫少华说,只有家长对体育课重视了,才能实现全社会真正的重视,否则只有学校一方努力是不够的。

  2.体育课的地位在向“主课”靠拢

  2015年,银川市兴庆区教育局出台《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为辖区学校体育教学及学生锻炼划出“硬杠杠”。其中要求,各小学1-2年级每周要上4课时体育课,每5-6个班至少配1名体育教师;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要上3课时体育课,每6-7个班至少配1名体育教师;农村200名学生以上的中小学,至少配1名专职体育教师。学校不能以任何理由削减、挤占体育课时,挤占体育教师编制。体育教师教学工作量的计算应与其他任课教师同等对待,组织课间操等同样计入工作量,并按时发放体育教师服装。各学校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必须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1小时集体体育锻炼,每天上午统一安排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并将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和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列入学校课表;要建立中小学生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工作机制,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确保学生熟练掌握两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 

  如今,不只是银川市各学校体育课已经与“主课”一样,几乎每天都有体育活动,我区其他县(市、区)也出台了类似规定或意见。(记者 陈勇)

【编辑】:姚振国
【责任编辑】:李静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