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这个毕业季,疫情让面临大考和选择的毕业生们多了一份特别的经历。目前,大学生依然在等待返校消息,他们或即将工作,或选择继续深造,或努力打拼开创自己的一番天地。面对挑战,他们都将努力拼搏,不负韶华。
专业 此生不悔入杏林
“我没有亲身参与抗击疫情的战斗,比较遗憾。但是这次疫情更坚定了我矢志于医学事业的决心。”27岁的宁夏医科大学肝胆外科硕士研究生张东说。
硕士期间,张东在读书的同时,也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培训。今年放寒假后,本想着正月初六返校继续实习做论文,但是疫情的发生阻隔了他的返校之路,而医学专业背景又让他对疫情多了一份特别的关注。
张东在急诊科培训心肺复苏。
2月4日,宁夏第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出发,其中来自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宁夏队的38名队员位列其中,他们也是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的医护人员。
电视新闻上,张东意外地在人群中看到了几张熟悉的面孔,张曹、冯珂、马刚、冯育,他们正是张东在医院实习时跟随的老师。“当时特别激动,那一刻恨不得跨越千山万水,也加入他们之中驰援武汉。”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张东依然热血。
从那时起,他便格外关注医疗队在武汉抗疫前线的生活和工作。他看到老师张曹细致地为每一位患者进行诊断,建立个性化治疗方案,有时候连续工作十多个小时才能休息。白衣战士在抗疫前线辛劳付出、救死扶伤,“我为自己是他们中的一员而感到骄傲”。张东说。
本科时,张东和同学们被一本本厚重的医科书籍“折磨”,他本科就读于河北医科大学,他回忆,当时经常和同学们清晨一起在宿舍楼的楼顶上背书,有时背得头疼,有的人甚至能晕倒。进入实习阶段后,张东跟手术,有时一站就是一整天,下午3时吃午饭是常事。有时候他觉得自己选错了专业,学医苦、学医累,何时能轻松一些呢?
疫情期间,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医学生的身份,“武汉清零,虽然不在疫情前线,但是我心里特别高兴。我现在特别喜欢自己的专业。”张东说。他计划毕业后回到家乡河北邯郸,当一名医生,为更多的病人解除病痛。
梦想 厚积薄发迈向广阔舞台
对于许多毕业生而言,4月包含着太多的情绪:毕业的不舍,校园的别离,答辩的紧张,就业的压力等等。
而在这个特殊的毕业季,对于北方民族大学2020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张中岳而言,毕业季里更多的感受是忙碌和充实。
毕业临近,张中岳主要的精力放在了考研和创业方面,由于前期论文设计推进顺利,目前各项工作进行的有条不紊。之所以能在毕业季显得从容不迫,张中岳总结说,主要原因在于平时的丰富积累。
张中岳处理公司工作。
大学期间,他在科技创新比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六项,省部级奖项10项;参与国家级创新项目1项,自治区级创新项目1项,校级创新项目1项;获得实用创新性专利3项,外观专利1项,发表论文1篇。
“大学经历告诉我,所有努力的经历都会成为人生的财富。”张中岳说,通过参加科研项目和各类比赛,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获得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知识。尤其在疫情发生后,毕业生无法及时返校,一些同学毕业设计面临许多实验和数据获取难题,而曾经在竞赛中建立的实验平台和大量数据积累发挥了重要作用,帮助张中岳顺利完成了设计。
如今,进入考研复试阶段的张中岳在备战复试的同时,还经营着宁夏思儿创教育科技公司。“一边学习一边创业,能够很好的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实践,公司主要从事青少年编程教育,目前发展正在逐步进入正轨,我们对未来很有信心。”张中岳说。
就业 机会留给有准备之人
还未毕业,但是宁夏理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2020届会计学专业学生李沁梅说收到了国家公务员考试的面试通知,同时也和中储粮四川某直属库签订了三方协议。
在今年应届生就业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李沁梅成为让同学们羡慕的对象。按说,此时李沁梅应该心放在肚子里,但前不久在成都实习的她,还向几家企业投送了简历。“疫情当下,就业形势愈加严峻,还未找到工作或是和我一样想多拿几个offer再进行选择和决策的同学更应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多多关注招聘信息,主动出击。”她说。
去年10月,李沁梅看到中储粮的招聘信息时,正在备战国家公务员考试,央企、国企的笔试题型与国考类似,抱着多一个选择多一条路的心态,她进行了网络申请,心想如果“国考”不成,至少也得有个保底的工作。
今年过年前,李沁梅如愿以偿,“国考”笔试顺利通过,同时也收到了入职邀请函。接踵而至的疫情让李沁梅愉快的心情被蒙上了一层阴影。春节后,她前往成都实习,虽然过着“史上最长假期”,但心里并不轻松,实习期间她也关注着疫情发展。目前,李沁梅在四川雅安的家中等待开学,同时也时刻关注各类招聘信息。
李沁梅在四川雅安的家中关注就业信息。
她对今年秋季即将升入大四的同学们支招,一定要尽早做职业规划,机会都是给有准备的人提供的,因此,对未来就业有大致的方向,十分必要。其次,趁着寒暑假去参加实习,以提高自己的实操技能。若以后想走财会方向的同学,寒暑假就可以去银行实习,很多银行每年都会提供假期实习名额。
多参加校内外与专业相关的竞赛,最好能取得名次,获得相关证书,这些会让求职简历看起来漂亮很多。珍惜在公众面前说话的机会,可以提升自信心。现在,她迫不及待地想回到学校,在毕业即将到来时和同学们多拍照片,再看看生活学习了4年的大学校园,留下对校园的美好回忆。
未来 做好规划不负青春时光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如今,每当结束工作后来到西湖边,面前的美景总是让王燕娜心旷神怡。“我现在的实习单位就在西湖边,曾经只能在电视里看到的画面,现在每天都在我的眼前呈现。”王燕娜的快乐溢于言表。
王燕娜是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2017级酒店管理专业的大三学生。2019年7月,她和本专业其他16名同学来到学校合作单位——杭州蝶来酒店,正式开始实习生活。
选择在陌生城市实习,王燕娜有自己的想法:去一线城市,接受更快节奏的历练。“作为一名生长在宁夏的学生,我想通过这次实习,体验大城市生活的同时,对所学知识进行实践。”王燕娜说。
王燕娜在杭州蝶来酒店忙碌着。
紧张的工作,让王燕娜的实习生活充实美好,直到疫情的到来,打破了这种平衡。
随着形势一天天严峻,周围的气氛也多了些许紧张感。王燕娜和同学按照要求,在宿舍进行隔离。“每天呆在宿舍,一日三餐由酒店进行配送,虽然少了些自由,但我们也感到了被关爱的幸福。” 王燕娜说,利用一个多月的“居家时光”,她和同学们都进入了紧张的复习状态,备考各类资格证书,为继续深造做准备。
3月中旬,随着复工复产号角的吹响,王燕娜返回岗位,重新进入了忙碌的工作状态。“现在,酒店的客流量在逐渐恢复,看着日渐热闹繁华的大堂,内心也感到充满希望。”她说。
毕业进入倒计时,王燕娜在忙碌之余也对自己的未来做了规划。“毕业后,我想继续考研学习,充实专业能力。” 王燕娜说,在经历充实的实习生活和意外的疫情后,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感悟,唯有珍惜时光努力拼搏,才能不负青春。 (记者 张贺 马越/文,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