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 -> 教育资讯
立德树人 讲好一堂思政课
2020-09-16 10:16:25   
2020-09-16 10:16:25    来源:宁夏日报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新学期伊始,我们走进几所大中小学,听听这里的思政课老师如何讲好思政课。

  小学:体验式教学突出趣味性

  “小学阶段主要为了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思政课一方面严格按照教材和目标来制定教学计划,另一方面穿插了很多实践活动,道理在活动中感悟,记忆更深、体会更深。”9月15日,自治区道德与法治兼职教研员、银川市阅海小学老师王学茹告诉记者,在教学实践中,思政课贯穿始终,与其他课程相融相通、互促互进。对学生的要求不仅是学习好,更要品德好、能力强、素质高,打好基础,才能成就人才。

  王学茹说,小学思政课低年级和高年级也有不同,低年级从最基础教起,树立规矩意识,引导学生做好每一件小事,种下向上向善的种子,中高年级则是通过身边事、身边人升华出做人做事的道理,培养简单思考的能力。

  比如说,低年级有一课叫“风儿轻轻吹”,她会带孩子们动手制作风车,到大自然中听风声,寻找风的踪迹,并结合宁夏实际情况,讲风力发电,再引导孩子们查找资料,看看风有哪些好处、哪些弊端,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了解风的两面性:合理利用可以造福人类,破坏环境将带来“风的惩罚”。中高年级的教学实践中,则侧重于法律意识的培养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塑造人格。在六年级的“宪法是根本法”一课中,会引导孩子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结合案例和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引导学会运用法律来积极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利。“引导孩子们树立爱国爱家爱社会的理念,树远大志向,走好今天的每一步。”王学茹说,思政课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小学思政课是育种培土的过程,育出好苗才能根正苗壮,将来长成参天大树。

  初高中:搭建“四梁八柱”寻找人生坐标

  “思政课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初高中阶段,是学生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让思政课的内容既有内涵,又有高度。”银川市景博学校思政课教师田丽萍告诉记者,作为初高中思政课老师,既要有心有爱有责任感,更要专业过硬、视野广阔、政治站位高。要结合教学目标和任务,引领青少年把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搭建起理想信念的“四梁八柱”,寻找到“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怎样成为这样的人”的答案,并为之立下宏图志,转化成报国行。

  田丽萍说,初中孩子的可塑性很强,有了真善美的种子,还要匡正其人生道路的方向标。在教学实践中,思政课教师要做“有心人”,根据学生的需求调整教学方法、更新完善教学内容,将学生所需、教师所能和教学目标任务紧密结合起来,从大局着眼、小处入手,抽丝剥茧、循序渐进地教授课程,培养学生自信自强、一身正气,树立“扎根人民,奉献国家”的家国情怀。

  田丽萍说,初高中阶段教学目标各有不同。初中阶段,除了完成课本上规定的教学内容外,思政课老师还要在调动学生独立思考的主动性上下功夫,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判断某些价值观的正误,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塑造健康的精神世界。“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从看到想,从想到判断,再到作为,每个过程环环相扣,判断力至关重要。”田丽萍说,亲其师信其道,老师言传身教,走进学生的内心,学生才能更相信、更愿意接受老师所教的、所说的,在点滴间,将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渗透到学生心间,让青少年的成长充满力量。

  高校:打好“理论底色” 培养中国力量

  “大学生思政课,要讲好三方面的内容,首先要讲好理想信念,其次要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还要讲好中国故事。”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概论教研室主任钱容德说,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要不断强化,通过一个个案例、故事,结合实践课,让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道理。

  钱容德说,感受时代、读懂中国、养成家国情怀,才能看到个人的前途与责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90后”“00后”是实现“两个十五年”奋斗目标的中坚力量,思政课就要为青年人打好“中国底色”,挑起时代责任,成为“中国力量”。

  思政课不是“空对空”。钱容德坚信“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根据学生所需,提供理论供给的内容和方式。比如,他曾给音乐学院讲改革开放,开课之前,他让学生找一些反映改革开放的歌曲课堂上进行展演。学生们搜集了十几首歌制作了微视频,通过前期查找资料、课堂上互动交流和老师的耐心讲解,对改革开放成就有了深刻理解。“理论从来都是从历史和现实中总结而来的,它就在我们身边。最终,它会帮助我们认识社会、了解生活、更好工作。”钱容德说。

  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师生的对话,还要增加学生与社会对话的机会。社会实践,成为大学生融入社会了解社会最好的方式。“好的教学是融会贯通,有针对性地‘滴灌’。”钱容德说。他带学生走出校门走入社会,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讲解中国减贫史上的壮举和奇迹;到革命博物馆了解党的历史,探寻当地老百姓与工农红军的不解情缘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更坚定了大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不论是采取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还是“大家谈”、“走出去”,主题和主线不变,思想和理论与时俱进。钱容德说,大学思政课教师要教会学生具备系统思维、逻辑思维的能力,不被网上碎片化的信息左右,做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记者 徐佳敏 文/图

<p>  王学茹向学生讲解《宪法》。</p>

  王学茹向学生讲解《宪法》。

【编辑】:任爱中
【责任编辑】:任爱中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