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 -> 教育资讯
一家三代传家风教书育人志不改
2021-01-26 19:46:48   
2021-01-26 19:46:48    来源:石嘴山日报

  石嘴山市有这样一个家庭,三代人薪火相传,坚守三尺讲台近六十载,用知识、执着和奋斗书写“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的人生。教书育人在这个家庭不仅是一种职业传承,更是家风所在。

  陶毅今年57岁,是宁夏工业学校教师。

  他的母亲叫杨银生,是安徽淮南人。“母亲从小学习成绩优异,1958年考取了师范学校。毕业后,便走上讲台,成为一名教师。”陶毅回忆,母亲在老家教了10年书。后来,国家“三线建设”开始了,1972年,他跟随父母来到石嘴山,母亲成为西北煤机二厂子弟学校的一名教师,又教了25年书。那时候条件艰苦,但他的母亲无怨无悔,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教学上,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学子。

  陶毅的母亲常说:“教师这份职业虽然辛苦,但很值得。看到我教过的学生出人头地,荣誉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再苦再累都值得。”正是母亲对教育事业孜孜不倦的追求,一直激励着陶毅。

  陶毅大学毕业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教师这份职业,进入原西北煤机技校,如今的宁夏工业学校工作。从小受家庭熏陶,陶毅迅速适应了教师的工作,短短几年时间成了学校的骨干教师。

  “选择教师这份职业,我从未动摇过,因为这份信仰已流淌在我的血液里,深深刻进了骨子里。”带着这份信仰,陶毅在教师岗位上一干就是30多年。他感慨,“我们这一代,要比母亲那一代幸运多了。刚到原西北煤机技校任教时,学校只有六排平房和两个用于实操教学的车间,校园里都是土路。后来,学校建起了楼房,硬化路面,绿化校园,环境越来越好。”

  直到现在,陶毅还收藏着从前使用的圆规、三角尺等教具。他说:“现在教师上课都用PPT,几乎没人在黑板上现画了,但过去的教具我舍不得扔,有情怀在里面。”

  6年前,陶毅的女儿陶佳莹也走上了三尺讲台。作为一名年轻教师,陶佳莹跟学生相处得很融洽,她认为教师不仅要传播知识,更要育人,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在关爱学生的同时,陶佳莹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努力达到“因材施教、科学施教”的教学效果。陶佳莹说,学校目前正在推行一体化教学,开发校本教材,结合企业需求和学生学情制定教学方案,使教材变得更加实用。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歌中所唱的情景,在陶佳莹身上得到了呈现。她告诉记者:“奶奶和爸爸都是我学习的榜样,他们是我投身教育事业的引路人。”

  作为教师,从杨银生到陶毅再到陶佳莹,国家的教学条件和教学方法在不断变革,但这一家三代教育者“传道授业教书育人”的初心从未改变。一家人平时在一起时,交流的话题也总离不开教育,总会分享各自在教学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一家人关系更加和谐紧密。

  家庭是船,事业是帆,帆儿推动船行,船儿扬起风帆。陶毅家庭先后获得“书香家庭”、石嘴山市“最美家庭”“文明家庭”等荣誉,入选2020年第二批全国最美家庭,这个普通的教育者家庭将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记者 雷梦)

【编辑】:王小梅
【责任编辑】:王小梅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