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正在进行体育锻炼。
作为新冠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之后的首个开学季,开学以来,银川市中小学生运动项目有哪些调整?“阳康”后体能恢复阶段,孩子们的体育课该怎么上?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学校和教育部门,一起来看看本学期银川市中小学生体育课的打开方式。
学校:在保证安全基础上实施分层教学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银川市唐徕中学宝湖校区的操场上,初一(2)班学生正按照体育老师李成伟的口令做热身操,这是绕操场跑步一圈后的锻炼项目,学生做起来游刃有余。稍作休息后,随着老师的哨声响起,一排接一排的学生开始进行50米跑比赛。
“初一学生先做一些腿部力量、上肢力量的训练,孩子身体恢复后,再进行400米跑训练。本周体育课设计了爆发力、耐力、上肢力量练习,上周主要以体操为主,帮助学生恢复柔韧性。‘阳康’之后,部分学生锻炼时会有些不舒服,根据学生的体能恢复情况,我们也在慢慢调整。”李成伟告诉记者。
本月中旬将开展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测试内容包含身高、体重、肺活量、50米跑、坐位体前驱、立定跳远、一分钟仰卧起坐等。这项测试,上学期因疫情未进行,本学期学校将有序安排推进。
“开学以来,我校体育课重点强调安全第一,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实施分层教学,教师授课适当调整练习内容。第一阶段以静态拉伸和快走为主,通过对全体学生身体状况摸排,掌握学生健康状况,循序渐进让学生身体机能逐步恢复;第二阶段重点增加运动量;第三阶段以中速跑、高抬腿、开合跳等中强度训练为主;第四阶段根据学生身体恢复情况,逐步恢复到正常的上课状态。”银川市唐徕中学宝湖校区体育组组长祁晓文介绍。
该校德育处副主任杨小龙表示,为充分保障学生身体健康,学校大课间也做了调整,以前4圈中速跑开学后调整为2圈慢跑,本周增加到3圈慢跑。针对中考实际需求,取消了晨跑,初三学生课间操以跳绳训练为主。
“好,开始,注意脚下动作。”3月2日下午,兴庆区第十九小学四年级(1)班的学生们人手一个足球,在操场上来回奔跑,这是该校一到五年级每天一节的足球课。该校副校长杨永东介绍,开学以来,学校体育锻炼主要进行慢跑和身体拉伸,不做高强度、大活动量练习,对小学进行的体质健康测试中的高强度项目也正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不测或降低标准进行测试。
银川市教育局:遵循安全性和循序渐进原则
对于春季开学后学生体育运动,银川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体育教研员曹辉介绍,市教育局建议遵循安全性原则,可以通过“呼吸和心跳”两个指标判断:活动时,强度保持在能和人正常交流、不断句的水平;运动时心率不超过130次/分钟。个体情况可能会存在差异,要以让自己感觉舒服为准,尤其是不要马上恢复到之前的运动强度。此外,运动时还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科学、逐步增加锻炼时间和运动强度。恢复锻炼建议分为五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恢复锻炼做准备,可以进行有控制的呼吸练习,以速度较慢的步行、拉伸和平衡训练为主;第二阶段进行低强度活动,例如稍长时间的散步或者小强度的家务,可以逐渐将每天的锻炼时间增加10分钟~15分钟;第三阶段开展中等强度活动,比如快走、慢跑,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力量锻炼,还可以在家中用弹力带或哑铃或徒手进行一些练习;第四阶段进行中等强度练习,可以进行普通配速的跑步,以及骑自行车、游泳和舞蹈课等自己平时喜爱的健身项目;第五阶段回归日常锻炼,此时可以开展感染新冠之前的正常锻炼活动,并恢复到之前的运动水平。
此外,银川市教育局要求,新冠感染期间原则上不进行体育锻炼,转阴后不立即进行剧烈体育锻炼。在剧烈运动后的“窗口期”,应该适当补充营养食物,注意保暖,避免病毒和其他疾病的侵袭,同时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小学生每天10小时以上,初中生每天9小时以上。(记者 李姝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