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保福。
4月23日21时05分,灵武市郝家桥镇狼皮子梁学校校长马保福像往常一样,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条阅读打卡动态。
这是马保福坚持在微信朋友圈阅读打卡的第900天,期间他一共阅读了153本书。
初心
兴旺村有150多名学生在狼皮子梁学校就读,2019年出任该校校长后,马保福开始推广“燃梦·阅读”行动。“要用美好的东西占领学生的精神世界,而美好的东西往往存在于寓言、童话和经典名著中。”马保福说,这是他践行阅读行动的初心。
有着20多年乡村教育经历的马保福,当然知道阅读对农村教育的重要性。但该怎么让阅读成为每个学生的习惯呢?
2020年10月,宁夏教育厅组织乡村骨干校长参加培训,华东师范大学的李冲锋老师讲了一堂课,课后,学员们纷纷在读书群里发表读书心得。马保福受到启发,便开始在读书群里分享一些阅读体会。
“我系统读的第一套书是《苏霍姆林斯基全集》,里面有很多关于阅读的内容,其中也谈到教师必须阅读,这坚定了我推广阅读的决心。”马保福说。
为了“逼”自己把阅读这件事坚持下去,他决定在微信朋友圈进行阅读打卡,一是为提升阅读写作效果,二是为带动教师和学生一起阅读。
2020年12月29日,马保福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了第一条阅读动态,推荐大家阅读《苏霍姆林斯基全集》,并详细记录了阅读书目、时间、感悟等。他还给这个行动起了一个名字:“燃梦·阅读”行动。
这一坚持就是900天。
“我发现人的阅读能力是惊人的,这900天我一共读了153本书,阅读的天数一天天增加,读书的页数越来越多,这些累积本身就是一种奖励。我每次发朋友圈阅读打卡都有一种神圣的仪式感。”马保福说。
狼皮子梁学校学生同读一本书。
“规矩”
今年2月24日,狼皮子梁学校举行新学期开学仪式,主题是“燃梦行动启新程”。
现场,《西游记》等数本名著的封面被做成了巨大的“书墙”,在阳光和蓝天下显得格外清新。桌上摆放着几捆新书,它们将作为奖品分发到获奖者手中。有24名老师、54名学生因为在阅读行动中表现突出,获得了表彰。
在狼皮子梁学校,每名师生都能感觉到校长马保福对“阅读”的偏心。“要想找校长谈事儿,事先得读读书。”很多教师默认了这个“规矩”。
“我和老师交流时,都会谈到一个问题,最近在读什么书。”马保福笑着说。他觉得这能释放出一个重要信号,那就是教师必须读书。“著名学者钱理群先生有言,教育就是爱读书的校长和爱读书的老师,带领着学生一起读书。就这么简单。在我们学校,我管它叫‘头雁带鸿雁领学群雁齐飞’。”
马保福在微信朋友圈阅读打卡后不久,和同样坚持阅读的副校长查自祥组建了一个“好书共读群”,学校多名一线教师进群并加入阅读打卡行动。
截至4月23日,查自祥已经坚持阅读打卡727天。“每天不阅读,就睡不着,如坐针毡,当阅读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就如同吃饭、睡觉,成为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查自祥说。
在校长和教师的带动下,很快,阅读打卡行动在狼皮子梁学校学生中“燃烧”起来。2021年2月,学校开始在八年级试点推广“阅读打卡燃梦行动”。如今,三年级以上学生人手一本阅读打卡表,姓名、班级、目标、打卡具体时间、阅读进度用时、喜欢的内容、阅读感受等一一记录在册。为了将阅读行动持续推动下去,学校每周开一次读书分享会,每个学期都会举行大型读书分享会。教师和学生一起“晨诵、午读、暮省”73本阅读书目,一起畅游知识的海洋……
为了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马保福和学校老师想了很多办法。
现在,狼皮子梁学校师生每天的阅读量达216万字,每天撰写的读书感悟有10万字左右;3年来,全校累计阅读书目已超过5000本。
决心
2022年3月,马保福入选“2021乡村校长计划”名单,也是宁夏唯一入选的乡村校长,获得了50万元发展基金。当时评委对每位校长如何利用其中的30万元实践基金很重视,有的校长说要为学校建VR教室,有的说要建3D打印教室,马保福说他只做一件事——为孩子们买图书。
“阅读是一项科学严谨的事业,不是随便拿来看一看就行,很多事情需要我们去做,比如找到合适的书。”目前,马保福团队共选定了88本必读书目,为了保证这些书的品质,他们逐一进行阅读,从插图、文字到印刷质量严格把关,并通过学校购买和调拨、学生自购、社会捐赠等方式配齐了这些书,真正实现了师生同读一本书。
现在,马保福把做“儿童阅读推广人”作为一项事业长期坚持下去。他和读书群团队成员更加注重对阅读的深度研究,组织教师参加国内阅读类培训,和阅读大咖交流,学习他们的理念和做法;还打算组建阅读教师发展中心,把阅读走向深处;他们还想让学生有一定量的藏书,指导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
如同他阅读打卡第一天所言:目标虽远,持行必至。持之以恒,久必芬芳。(记者 倪会智 武晓瑜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