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的农药残留是否达标?肉品有没有注水?火锅底料等调味品会不会过保质期……临近年关,一直被社会各界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更是成了焦点。昨日,记者走进银川市区内销售规模最大的北环蔬菜果品综合批发市场,通过一棵棵蔬菜的安检之旅,为您呈现百姓餐桌安全背后的故事。
■“量必须精准到1克,多了少了都不行”
凌晨4时许,凤城的天空一片漆黑,气温只有零下10℃,但银川北环蔬菜果品综合批发市场食品安全部的检测员李兵和同事田春侠,已经出现在菜贩老张的菜车前。
“老张,这批油麦菜是新进的吗?请把进货票据给我看看。”
“嗯嗯。”老张说着便把票据递了过来。李兵看罢,把新进的油麦菜、茭瓜、茄子等4种蔬菜各取了一小部分,分别贴上品名标签,田春侠在笔记本上记下了商户姓名、菜品名、产地等信息后装袋。
李兵说,每天凌晨4时开始,蔬菜和肉品陆续进场,所有新进的蔬菜都要经过严格的农药残留检测,而刚进行的这个环节叫取样。随后的3个多小时里,他俩挨家挨户走了20多家商户,共采集了78种蔬菜的检测样。李兵说:“每一家每天都有三四种蔬菜是新购进的,所以必须挨家挨户采样。”拎着两大兜子菜,他俩迅速回到监测室,开始核心工程——检测。
“所有蔬菜必须在最新鲜时进行农残检测,数据才最准确。”李兵边对记者说边将蔬菜检测样平铺在检测台上,五六米长半米宽的桌子立马满满当当。
李兵拿来克称和取样瓶,用剪刀先将油麦菜的菜叶剪到克称上“量必须精准到1克,多了少了都不行。”
动作娴熟的他三剪刀下去刚好1克,随后芹菜、尖椒等也如法炮制,这1克克检测样被装进椭圆形小白瓶,贴上标签,再加入特定溶剂,1分钟沉淀后,菜叶上农残的核心物质已被“洗”入溶剂里。这些溶剂被倒入试管,李兵向里面滴入一滴试剂,介绍说这个试剂能让农残检测的两项重要指标——氨基甲酸酯和有机磷迅速“显露真身”。
随后,李兵将一个个试管分别放到一台连接电脑的仪器,没几秒钟,电脑上立马弹出一个对话框:“油麦菜抑制率0.57%,芹菜抑制率1.29%,尖椒0.34%……”李兵说,只要抑制率没超过50%的都属于合格:“这几年很少能见到农残超标的菜。”
最后,他们用电脑打印出每一种蔬菜的检测报告,上面依次用中英文写着:品种/名称、产地/基地、抽样日期、抑制率和检测结果,这些非常详细的信息,再盖上“银川北环蔬菜果品综合批发市场的”章,同一个产地同一批进入市场的这一种蔬菜的农残检测也就告一段落。
■“只有工作做得细致,晚上才能睡得着。”
在银川北环蔬菜果品综合批发市场,除了蔬菜要做农药残留检测,肉类、禽蛋、豆制品和海鲜也是食品安全检查的重点。
市场食品安全部部长吕莉告诉记者,所有商户每天在进北环市场第一道门时,食品安全部工作人员就要查看进货票据,登记司机姓名、电话和货源地,待这些食品进入规定销售区域后,安检员还会挨家挨户到摊位上查看相关票据是否齐全。比如,肉品进入肉类大厅后还得接受“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和“动物检疫合格证”两证两章的检查,每一道关卡都不放过。预包装食品也同样查,有无生产厂家,有无商标,是否过期……
“所有的环节每天都要挨家挨户查,查了商铺、摊位,还要去库房查,有些冷库温度特别低,一件一件查,一查就是2个多小时,冻得我们直打哆嗦。”吕莉说,市场上一共有1000多家商户,食品安全部每人每天至少要走出2万步。
“八九年前查出过问题豆芽,全部劝退;去年3月在调料区查出过期1个多月的20多桶酱油,全部当场收回销毁。”
“事关老百姓菜篮子安全的事情,容不得半点马虎。为了不接到或少接到老百姓的投诉,所有工作都要提前做,只有工作做得越细致,晚上才能睡得着。”吕莉说,
■“市场安检已成常态,异地抽检也不心慌”
很多人会质疑一个民营市场的检测报告是否权威。吕莉告诉记者,他们的检测流程全部是按照国家规范条例进行,同时,时刻会面临山东、上海、北京、广东等全国各地食安部门和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相关工作人员的突击检查,“也不心慌安检已成常态,异地抽检也不心慌。”
去年,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先后2次突击抽检,所检粮油、禽蛋、牛奶、牛羊肉、鱼等全部合格,中心工作人员对北环的食安工作竖起了大拇指。
吕莉说,“市场上很多商户,为了让经营的菜品进入新百等一些大型商超,主动拿着自己的菜品到北环食品安全部请检测员检测并出具报告,这份分量不轻的检测报告就像一块叩门砖帮很多商户打开了更大的销售市场。”
北环市场董事长金建军介绍,北环批发市场自2001年在丽景街和上海路交汇处新建后,就成立了食品安全部,设置了农药残留检测室,有两名工作人员专门负责食品安全把控的相关工作。去年5月,北环市场新的领导班子成立后,食品安全再次被作为市场管理的重点工作提上一个新高度,不仅工作人员由曾经的两位增加到14位,而且所有工作环节均实行责任到人的管理制度,一旦发现有不合格食品进入北环市场,第一时间向辖区市场监督管理所申请联合执法,对问题食品进行劝退和销毁。
北环市场在食品安全上的狠抓狠管实行大半年来,“放心菜,北环购”的印象逐渐深入百姓心中。(记者 周丽芳 文/图)
检测员正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