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记者获悉,自治区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7月,全区未就业残疾人共6.2万人,有就业需求的3.6万人左右。受传统主观和客观因素影响,这些人如何稳定就业以及在就业中如何实现自立、自强、融入社会,一直备受关注。
据自治区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的相关负责人介绍,长期以来,残疾人就业难是个现实问题。一方面,残疾人享受国家政策,有低保、生活补贴、护理补贴(分残疾等级享受的金额不一样),外加亲人的照顾,导致部分处在就业年龄段、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不愿走出家门就业创业。另一方面是,有部分愿意走出家门去就业的残疾人,因自身受教育文化程度有限、无一技之长,即使能暂时就业,但稳定性相对较差,很难融入社会,体现个人社会价值。
3月22日的2019年宁夏(银川)残疾人就业援助专场招聘会现场,残疾人小高的就业现状具有一定代表性。29岁的小高幼时因药物中毒导致听力严重受损。在父母的支持下,小高取得了大专学历,能读会写,但口头表达能力欠缺。现在,他在宁东一家企业上班,月工资3800元左右。招聘会上,小高希望能找到一份有技术含量、比较稳定的工作,但看了几家企业都不太满意。
自治区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该中心针对残疾人的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已基本做到一对一,具体培训项目由残疾人就业特性和市场用工需求来决定,重点开展纳入全区精准扶贫技能培训职业(工种)序列的培训,包括工程机械、烹饪、水暖化工、建筑专业、家政服务、编织刺绣、特色剪纸、美容美发、保健按摩等。培训后如何实现残疾人稳定就业需要社会各方合力,创造和开发适合残疾人的岗位,鼓励残疾人创业后再带动更多残疾人就业创业,需要更多的政府配套措施和政策,以及消除“隐性歧视”、倡导真正公平的残疾人就业环境等。
■相关新闻
残疾人首次创业3年可获2.6万元补贴
持续灵活就业每年补贴2000元
为支持有创业就业意愿的残疾人成功实现创业就业,2019年,我区对积极创业就业的残疾人给予补贴,创业3年可获2.6万元补贴,持续灵活就业的每年可获2000元补贴。
2019年起,自治区政府决定,对于残疾人首次创业的,连续正常经营1年以上的,可按规定一次性享受1万元补贴。
自治区残联决定,自2019年1月1日起首次登记创业的,连续正常经营1年以上,自治区残联按照第一年8000元、第二年5000元、第三年3000元,连续三年可获创业补贴。残疾人持续从事灵活就业的,且每年从事的时间不低于6个月的,由就业所在地出具证明,经审核、县区残联复审后,自治区残联按照2000元/年标准给予灵活就业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