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蔡淑芳的本命年,她将满60岁了。
蔡淑芳接受新事物很快,女儿前几年送她的智能手机,没多久她就学会了视频聊天。可对于线上购物,她一直持谨慎态度:害怕上当,将银行卡和手机绑定,总担心钱会被转走。
摸到实实在在的商品,才会有花钱购物的冲动——这是蔡淑芳和许多比她更年长消费者的真切感受:蔬菜只有看到了才知新鲜,衣服只有试过了才觉合体,至于吃的东西,怎么能叫外卖?如果别人给你加进去杂七杂八的东西,怎么办?
蔡淑芳固执地守护着消费的传统阵地:“逛超市时会明显感觉年轻人越来越少。商场里电器柜台销售员会做网上直播,吸引着网络那端的年轻人。可无论何时,还会有很多消费者喜欢在实体店购物,希望能为我们保留这块‘阵地’,丰富它充实它,让它和网络商城一样琳琅满目。”
70后:理性消费长远投资
王蕾是名70后,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她干什么都比别人慢半拍,购物也是。
身边很多同事都在微信聊天时,她还停留在“QQ时代”;亲戚朋友开始扫码购物时,她去哪里都还揣着钱包;直到她约不上人一起逛街了,才发现大家都在网络这个更广阔的平台上消费。
王蕾“迟到”了,但时机又似乎恰恰好。她注册了购物平台的会员,彻底颠覆了40多年的购物体验。
“可选择的东西太多了。”王蕾迅速改变了消费路径,将柴米油盐的日常生活消费从线下搬到线上:“除了房子和车子,网购几乎囊括了生活用品的全部。去年新家装修,连衣柜门板和柜子里的挂衣杆都是网购。”
既缺乏上一代人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也不像年轻人“月月光”似的毫无计划,王蕾这个年龄的购物者,有一定的经济实力,理性和果敢并存。“心里有本账,什么该买,什么不该买;什么可以下血本,什么根本不值得多看。”她认为,对下一代的投资回报远超给自己的重复花销:“比如,一件羽绒服一两千元,如果同时可以选择孩子的活脑思维课,我会毫不犹豫地将后者放入购物车。给自己添件衣服不过是锦上添花,给孩子的智力投资或许影响他们一生。”
80后:迷上了直播购物
1月12日20时,直播开始,银川市民陈女士赶忙打开了网站上的一个视频。“今天是服饰节,我们有很多品牌的衣服介绍给大家,性价比非常高。”听着主播的介绍,陈女士心潮澎湃,她跃跃欲试,准备“剁手”。
“我最近迷上直播了,即便不买东西,也会准时打开,就像看电视剧一样。忙的时候就把手机放一边听着,碰到感兴趣的物品就过去看两眼。”36岁的陈女士自称是一个比较传统的人,网购、扫码支付等购物、支付方式,她总比同龄人接受得晚。或许是机缘巧合,她对直播购物却情有独钟。
陈女士关注的直播分类齐全,吃喝玩乐都有,每天,她都会精选一两样商品放入购物车。“前几天买的螺蛳粉、八宝饭,今天刚刚收到;点心、折叠盆、衣服在运送途中;孩子的玩具和洗手液还没发货。”陈女士翻看着订单给记者介绍每件产品的最新动态。
虽然体验直播购物仅一个多月时间,陈女士显然已经很了解这种时髦的消费方式:“主播说产品比商场专柜便宜很多,但我比较过,折扣力度并不大。听主播说得热火朝天,消费者很容易冲动,头脑一热就会买很多原本并不需要的东西。”在陈女士手机上的购物订单里,购买的物品很多,办理退货的物品也不少:“买5件能退3件,好在我购物的这个直播室有运费险,退货的快递费不需要自付。”可即便这样,陈女士最近的账单还是在飞速上涨。“我一个月花了7000多元,看到账单,自己都吓了一跳。现在当务之急,我得控制住自己的购物欲,学会理性消费。”
90后:“种草”消费干脆利落
好物推荐是当前年轻人喜欢的消费方式,被网友称为“种草”。各类博主通过直播或录制视频的形式亲身试用,全面展示产品特点和使用效果,并提供给消费者购买链接,这为本就忙碌的年轻人节约了宝贵的时间。
1月14日23时许,正在刷短视频的刘孜婕突然发出惊叹:“这个小姐姐也太好看了!焦糖奶茶色的唇釉真是绝了!”23岁的她是一名在读研究生,平时对美妆颇有研究,家里的化妆产品五花八门。看着视频里的漂亮女生,她早就熟练地点开了视频的评论区。
粘贴置顶第一条评论,打开淘宝,粘贴文字,美妆博主同款唇釉就出现在了手机界面上,选择颜色,确认下单,关闭购物页面——90后的消费干脆利落。
“这个博主的唇色真的太漂亮了,看她涂这个色号没有女生会不心动。”小刘说,她的很多美妆产品都像这款唇釉一样,是靠美妆博主的安利从而“种草”购买的,一般来说实际使用效果都不错,自己也会在评论区把使用体验分享给其他网友,帮助他们“种草”或“拔草”。(记者 秦磊 李锦 智慧 实习生 马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