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秀(左)在给王桂英读药品服用须知。
“王姐,我刚从菜市场给你买了点菜。”“王姐,这是我包的羊肉馅饺子,给你拿了一些,中午就别做饭了。”……
对于银川市西夏区西花园路街道办事处惠民社区76岁的回族大妈刘春秀来说,照顾84岁的邻居王桂英已经成为她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
王桂英的老伴多年前就已去世,她一直一个人生活。4年前,她从甘肃农村迁入惠民社区。
刘春秀家住三楼,王桂英家住一楼。每天早晨,刘春秀去早市买菜路过王桂英家时,都会敲敲王桂英家的门,跟她聊几句天,看看她身体怎么样,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助的。自从王桂英搬入惠民社区,这样的“爱心敲门”就一直坚持着。
有一次,刘春秀看到平时不喜开灯的王桂英家灯火通明,而且大门敞开着。正在厨房做饭的刘春秀看到后,以为王桂英家进了贼,她顾不上洗手,急急忙忙冲下楼查看。原来,是王桂英的孙女从北京回来了。这样的“误会”发生过不知多少次,刘春秀说,她宁愿每次都是白跑一趟。
有时王桂英会走很远路捡废纸盒、塑料瓶拿去卖钱,在刘春秀看来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只要刘春秀看到王桂英“捡破烂”,就会把她拉回家劝阻。“这么大年龄,在外面有个三长两短怎么办?”对刘春秀多年的照顾,王桂英心怀感激。“我从甘肃来宁夏后,身边没什么朋友,春秀是回族,我是汉族,可她却把我当成亲人,有啥好吃好喝的总想着我,我这心里每天都热乎乎的。”王桂英笑着说,现在她一天看不见刘春秀,都会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刘春秀告诉记者,她和王桂英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了,这个年龄能健健康康地活着比什么都重要,邻里之间互相搭把手帮个忙,这都是常有的事,没什么好稀奇。
刘春秀对邻居热心,对小区的事也格外上心。惠民社区是老旧小区,外来租户较多,每天都会有陌生面孔出现在小区里,刘春秀炼就了一双“火眼金睛”。有一次,她看到几个年轻人用麻袋抬着白菜进单元楼,顿时心生疑惑。她跟在几个年轻人后面,记下了他们的门牌号。几分钟后,刘春秀去敲门,却没有人开门,但屋内分明有人在说话。“会不会是传销组织?”刘春秀把情况报告给社区后,社区联合派出所当天晚上对这间房屋进行突击检查,一举端掉了藏匿在社区的传销窝点。
“社区成立志愿巡逻队,需要招募志愿者。刘大妈主动找到我,让我把这事交给她,她去动员居民争当志愿者。”惠民社区党支部书记文永琼告诉记者,不到一个星期,刘春秀就动员25人到社区报名参加巡逻队。
“我都70多岁了,还能当志愿者,还能帮社区做事,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的呢?”刘春秀笑着说。(记者张晓慧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