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宁夏日报周刊 -> 建设美丽新宁夏
麻绳编织幸福生活
2019-04-12 07:10:37   
2019-04-12 07:10:37    来源:宁夏日报

  核心提示

  在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乡滨河四村,位于村部附近的麻编手工坊是留守村民们常去“打卡”的地方。近年来,村民们在手工坊里学习麻编技艺,靠着这门手艺改善了经济条件,丰富了生活。说起这一切,都绕不过一个人,她,就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麻编技艺传承人张璟

<p>  张璟在工作室编织作品。</p>

张璟在手工坊指导村民。

<p>  张璟的麻编作品。</p>

张璟在工作室编织作品。

张璟的麻编作品。

  与麻编结缘从“喜欢”到“热爱”

  每隔几天,张璟总要抽空去趟村里的手工坊,看看村民编织过程中有没有遇到问题,再给大家讲一些麻编知识。这些年,通往村里的路走过无数遍,张璟俨然成了村里的“熟脸”,村民见了她,都会叫一声“张老师”。

  由于自小接触麻编技艺,张璟对麻编有着很深的感情。一根麻绳,在普通人看来平淡无奇,但在张璟眼里,却是再美不过的东西。小到杯垫、玩偶,大到画作、工艺品,随着麻绳在指尖穿梭,一个个鲜活的作品在她的手中诞生。

  麻编,是以苎麻等大麻类植物的茎皮纤维为原料制作的编织工艺品。麻编工艺品以天然植物纤维为原料,不仅美观,而且具有吸潮、透气、坚韧、不易腐蚀等优点,因此近年来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一件好的麻编作品看似简单,实则需要极高的技艺水准。从设计、用材、编织、造型到最后成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这些年,为了能够呈现麻编的独特美感,张璟经常废寝忘食,甚至不眠不休,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无限的艺术创作当中。

  从1995年在吴忠市创办个人工作室至今,张璟将这项非遗技艺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了发展和创新,带着“麻编梦”一路高歌猛进,从吴忠发展到银川,让更多人了解和喜欢上了这项艺术。

  “自1987年正式开始创作麻编作品,这项技艺在我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最初的喜爱,到后来深入其中的热爱,再到潜心创作钻研的挚爱,我在不断的学习和创新中收获了很多机遇和荣誉,也在将这项技艺普及给更多人的过程中实现了传承艺术的价值。”说起这些年的经历,张璟深深感慨道。

  精进麻编技艺 从“爱好者”到“推广者”

  张璟20岁正式开启人生的麻编事业,如今,这项始于热爱的事业已在她的生命里留存了32年的漫漫记忆。

  1995年,痴心麻编创作的张璟在多次获奖后,开办了工作室,为吴忠市爱好麻编的妇女提供技能培训。“当时,很多家庭妇女看到我的作品后很喜欢,她们希望从我这里学习编织技术,为日后走向社会积蓄本领。”在一片红火热烈的氛围中,来工作室学习的人也越来越多。

  随着学员技艺的不断提升,精致的作品不时惊艳着她。然而不久,一个难题便摆在面前:该怎样处理这些作品?思虑良久,张璟决定把大家的手艺推销出去。“来我这里的人都是想通过学手艺走向社会的,如今学艺渐成,该把大家的作品投入市场体现价值,也要让大家了解到市场的反馈,更好地调整和提升技艺。”张璟说道。

  时光飞逝,一边搞生产、一边做“推销”的日子一晃多年,张璟在麻编创作、教学和推广中不断寻找着平衡。为了将麻编技艺更好推广下去,张璟带着自家的手工艺品走南闯北,把宁夏的麻编作品介绍到全国各地,甚至打入国外市场。

  2010年,张璟从吴忠市来到银川市,带着热爱的麻编事业,坚定向前。这些年,随着人们对传统艺术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曾经“小众”的麻编也受到更多人关注喜爱。张璟的麻编作品屡创佳绩,许多作品被美术馆陈列。与此同时,她不断“带徒弟”,不遗余力把这项文化技艺推广开来。

  传承麻编文化 从“文化前线”到“扶贫一线”

  2017年,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乡滨河四村党支部联系到张璟,想请她来村里教授麻编技艺,帮助大伙儿脱贫致富。一番考虑后,百忙之中的张璟欣然答应。“起初听到这个消息,我也曾有过犹豫。这些年,我的工作量越来越大,经常深感时间不够用。但是一想到通过教授村民手艺,也许就能帮助大家寻找到新的脱贫致富路,我觉得很有意义,无论有多少困难,都应该去做。”回想起两年的点点滴滴,张璟记忆犹新。

  当年11月中旬,张璟第一次来到村里,在见到留守村民、与大家聊天交流后,来这里开办培训班的想法坚定了下来。“迫于生计,村里的壮劳力外出打工,留守的绝大多数都是妇女儿童和老人,生活很是不易,麻编对他们而言,将是谋生的又一条出路。”在紧张的筹备后,当年12月1日,培训班正式开班,首批100名学员在村部的旧屋里认真学起了麻编。

  张璟手把手教大家技术,把自己的知识倾囊相授。一年多来,村民学会了手艺,有些进步快的,甚至已经能制做精巧的艺术品。为了激发村民的积极性,张璟多方联系相关销售公司,为村民拉订单,让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收入。

  今年30多岁的胡海霞曾经是一名普通的家庭妇女,每天围着家庭和孩子转。2017年加入手工坊学习后,凭借吃苦耐劳的韧劲,很快掌握了麻编技术,成了村里的“巧手媳妇”。如今,胡海霞每月收入近3000元,每天去手工坊按时上班,并指导大家编织作品,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精神头也足了许多。

  胡海霞的改变不是个例,现在,村民在麻编的致富路上越走越顺畅,张璟每每提起村里的改变,都格外欣慰。“未来的路还很长,大家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张璟信心满怀。

  这几天,在宁夏·香港文化旅游推介会上,张璟带着大家的麻编作品亮相其中。“麻编是来源于生活的文化,通过教授技艺和广泛宣传,让更多人了解和掌握编织技术,才能让这种文化传承发展得更好。”她说,她的目标是把宁夏的麻编作品介绍出去,让更多人了解麻编的魅力,为大家的产品开拓更广阔的市场。(记者  马越  实习生  李佳宝 文/图)

【编辑】:石卿
【责任编辑】:李金香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宁)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 宁ICP备10000675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