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宁夏日报周刊 -> 建设美丽新宁夏
匠心坚守 一往情深
2019-05-24 06:51:59   
2019-05-24 06:51:59    来源:宁夏日报

  编者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近年来,我区非遗保护工作取得瞩目成就,非遗传承人也步入了新时代,在传承中坚守匠心精神,在坚守中创新、发展。

一根丝线:连接今昔串起梦

022.jpg

赵秀兰醉心宁夏刺绣。

  “苏绣的针线细密,针法精巧,真是太漂亮了。”

  “我们可以借鉴学习,再结合咱们自己的文化特色,把宁夏的刺绣做得更好。”

  5月22日,在银川市举办的宁夏2019年千名手工艺师刺绣高级培训班上,自治区级非遗刺绣传承人赵秀兰在与许多全区刺绣者一起,一边认真听苏绣老师的讲课内容,一边探讨学习方法。

  “来这个学习班好几天了,收获很大。苏绣历史悠久,这些年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产业发展得非常好。我们宁夏的刺绣相比较更加传统一些,要想有好的发展,还得努力学习才行。”赵秀兰由衷感叹。

  今年52岁的赵秀兰是赵氏刺绣第六代传承人,从事刺绣已有近40年的时间。“我的姥姥和母亲都是当地的刺绣名人,十里八乡谁家有了喜事,就请她们绣嫁妆。”从小耳濡目染,赵秀兰对刺绣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喜爱。她9岁开始学习刺绣,13岁便能够独立创作简单的绣品。

  中学毕业后,赵秀兰成为了同心县韦州镇粮库的一名职工。2000年,她随当教师的丈夫从乡镇一起调到红寺堡区工作,2005年,因单位改制,赵秀兰无奈下岗。

  为了生计,她开过服装店,但结果并不理想。

  “这些年东奔西走,尝试了很多职业,也放弃过很多想法,但唯独坚持刺绣创作,即使再艰难,也没有想过放弃。”思虑良久,赵秀兰决定将爱好发展成职业,尝试开刺绣店面谋生。

  创业不易。赵秀兰东挪西借凑了5万元开了家临街的刺绣店,60多平方米的房子每月房租2000元,可最艰难的时候月销售额还不过百元。“当时到装裱店、工艺品店寻求代销,但效果不太好。”赵秀兰说。

  天下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她尝试争取政府培训项目,为当地群众提供刺绣培训,奔走参加展会,寻找可以合作的机会。多番尝试之下,经营慢慢好转,销路也逐渐打开。在她的培训下,很多当地妇女学会了这门手艺,并依靠刺绣实现了经济独立。

  2012年,赵秀兰成为吴忠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刺绣传承人。2013年,赵秀兰创办了“秀兰传承刺绣福利有限公司”和“赵秀兰刺绣培训基地”,至今已培训残疾人和贫困妇女8000余人次。目前,公司产品涉及刺绣手工艺品、围巾、鞋、包、扇子等品类,因“精、细、雅、洁”的艺术特色而饱受青睐,除了在中国——东盟博览会、深圳文博会等展会上展出外,还被带到国外展出、销售。

  “非遗需要在创新中传承,也需要在传承中创新。”2016年,赵秀兰成为自治区级非遗刺绣传承人后,工作比以前更加忙碌,在坚持做好刺绣和培训的同时,她还经常抽时间去外地学习,不断精妙刺绣技艺。她说,宁夏刺绣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要把这份技艺更好传承发展下去。(宁夏日报记者  马越)

一支咪咪:吹出家乡好风光

023.jpg

马文祥现场吹奏咪咪。(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这段时间,中卫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咪咪代表性传承人马文祥有些忙。刚刚在香港参加完宁夏—香港经贸文化旅游系列交流活动展演,又马不停蹄地赶往深圳,参加第十五届深圳文博会的展演活动。

  今年65岁的马文祥出生于中宁县鸣沙镇,自幼受父亲的熏陶,从小热爱音乐。1973年,他参军到部队,在部队文工团,专门演奏唢呐,同时开始尝试制作民间乐器。到1979年退伍时,经过部队文工团的洗礼,他吹拉弹唱、小品表演与音乐创作样样出色,随后长期活跃在中宁县城乡文艺舞台。近年来,他潜心研制、改进民间器乐——咪咪。

  咪咪历史久远,是古代羌笛、芦管的遗存,因其音色优美、高亢激昂、穿透力强、便于随身携带,深受宁夏各族人民的喜爱。有句谚语“哇呜唱,庄稼长,咪咪吹,牛羊壮。”正是宁夏乡村青年喜欢吹咪咪的写照。

  “咪咪的种类有很多,其中有大麦秆的、柳枝皮的、毛笔杆的以及芦苇管的,由于取材方便,制作工艺简单,依靠祖祖辈辈的手传心授,很容易制作出来。”马文祥至今仍清晰记得,童年时期最开心的事就是在春暖花开、柳枝抽叶时,学大人从嫩柳枝上拧下管状的柳皮,然后自己做成咪咪来吹。

  按照传统的做法,咪咪或受限于季节,或打孔定调不准,音色也多粗糙。马文详说,大麦秆的咪咪,只能在大麦生长季节制作吹奏,干黄以后不可用;柳枝咪咪只能在春暖花开、柳枝发芽时,拧下枝皮,抽去内杆,经调试可吹,错过季节,枝皮结合,难以拧转,就不能制作咪咪了;芦管和竹管制成的咪咪,其发音部位采用的是柳枝咪咪为发声源,插在管子上端,便可吹奏。针对季节性限制,马文祥凭着全面的器乐知识,开始了对咪咪的革新改造之路。

  2005年,马文祥成功研制出了新一代的咪咪,得到了自治区文化部门和专家的充分肯定。改进后的咪咪深受群众的喜欢,马文祥的咪咪表演也因此作为中卫市非物质文化课程进入了校园。为了咪咪的制作技术能传承下去,他毫不保留地教孩子们制作咪咪。记者在一段视频上看到,中宁县第二小学的排练室里,学生们在马文祥的指导下,认真地观察着咪咪的构造,练习试吹,一招一式有板有眼。

  如今,马文祥已经从固海扬水工程管理处退休,退休工资完全可以让他安度晚年,但他依然退而不休,普及咪咪制作技术,只为能有更多的人喜欢上这有着浓郁地域特色的民间乐器。(宁夏日报记者  李志廷)

一把剪刀:剪出多彩人生路

024.jpg

鲁卫东在第十五届深圳文博会上现场制作的剪纸人像。(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在第十五届深圳文博会上,宁夏剪纸非遗传人鲁卫东再次技惊四座。

  “用剪刀在纸上剪一剪,就能剪出我的画像吗?”一位法国青年来到宁夏馆,用不太熟练的普通话好奇地问鲁卫东。

  “对,就这么简单,您就这样站着别动,几分钟就好!”

  鲁卫东让青年侧身站立,他手拿一把剪刀,一张黑色卡纸,咔咔咔,短短几分钟,一张惟妙惟肖的青年影像跃然而出。“好!”“真棒!”“太形象了!”周围观众爆发出喝彩声。

  “中国文化太神奇了,中国人真聪明!”法国青年竖起了大拇指。离开前,他展开手里的五星红旗,和鲁卫东一起合影。

  今年61岁的鲁卫东是国电大武口热电厂一名退休职工。他自幼喜欢美术,一有空就琢磨各种精美的图案。“小时候最喜欢看连环画、小人书,我常常给人说,小人书就是我的老师。”

  1975年至1979年,鲁卫东作为知青到银川郊区大新公社下乡插队落户,开始自学绘画艺术,后来他到现在的银川市建三公司参加工作,当时的单位有维修古建筑的工作任务,鲁卫东专门负责维护维修银川南门、滚钟口、北塔、西塔等古建筑物工程的修缮绘画油漆工作。

  1985年2月,鲁卫东进入宁夏大武口发电厂工作,先后担任了厂工会的美工、创意装饰部经理,在工作期间还办过剪纸学习班。

  随着阅历的增长,鲁卫东将对生活和社会的思考融入了剪纸作品中,有时为了剪好一幅风景作品,他要前往40公里以外的地方实地观察。

  2008年,在北京举行的一次中国剪纸大赛上,主办方现场命题,让参赛者即兴发挥,鲁卫东结合多年的经验,巧妙地把会址会标融入作品中,一举成名。他的剪纸作品巜中坦友好源远流长》2幅3米长卷代表宁夏文化部门送给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

  从深圳文博会回来后,鲁卫东马不停蹄地投入了“传统工艺+岩画”研修培训班学习,这一培训旨在将精湛的非遗艺术与宁夏古老的岩画结合起来,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类文化遗产实现碰撞、嫁接、聚合、裂变,擦亮宁夏“文化名片”、激活优秀传统文化创造力。“今年6月8日是全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全区将举办精品展览活动,时日不多,现在我推掉了各方面的邀请,专心创作,争取拿出最好的作品参加展览。”鲁卫东说。 (宁夏日报记者  尚陵彬)

一方砚台:雕刻宁夏好故事

025.jpg

郝延强专心致志地雕刻贺兰砚。

  24年前,当郝延强将刻刀第一次嵌入贺兰石时,他觉得这柄刻刀很简单。日积月累、光阴流转,随着手艺越来越精湛,他对手中的刻刀和贺兰石却充满敬畏,20多年的雕刻时光让他逐渐理解并坚信一个道理,手艺需要传承,只有经过一代代手艺人薪火相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活”下来,“活”得好,并获得生机与活力。

  郝延强的手艺来自家传,他1973年出生于陕西清涧县的一个雕刻世家,曾祖父贺荣华是陕北清涧著名的五花匠人,精通石雕砚雕等,祖父和叔父也都精通石雕砚雕,他是陕北石雕砚雕世家第四代传人。

  1988年,郝延强随家人迁居银川。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贺兰石雕刻作品,立刻被它独特的魅力所吸引。之后,他利用业余时间,开始练习贺兰石雕刻,1999年,郝延强和郝银霞兄妹俩共同创办了“郝氏砚阁”,专职从事贺兰石雕刻和经营。

  “砚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化中具举足轻重的地位。”郝延强说。

  在他眼中,贺兰砚又具有独特的价值,贺兰砚的艺术风格主要讲究“相石”和“俏彩”,“相石”是根据石料走向和纹理、大小、厚薄等形状决定砚台尺寸形状,一般有方、圆、长方,也有荷叶、葫芦等自然形状。“俏彩”是雕刻者根据贺兰石绿紫两色石料的不同特点和不同层次,琢磨能制出几层色彩不同的画面,使整个画面绿紫分明,互相衬托,突出主题。

  郝延强说,制作一件精美的贺兰石雕刻艺术品,需要经过选料、构图、制坯、雕刻、打磨等诸多复杂的环节和技术程序,手工雕刻一方砚台更是需要十几天甚至数月的时间,即使是一件很简单的作品也凝聚着雕刻者的汗水和心血。20多年来,他累计雕刻了1000多件贺兰砚作品,坚持精益求精的同时力求创新,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高档艺术砚台的设计和制作上。

  “一件好的作品在创作之前,需要充分汲取本土文化元素。比如我曾雕刻过的西夏古瓶砚,具有浓郁的宁夏地方特色。在雕刻的过程中,我查阅了许多资料,考察了许多文物,反复修改设计图,最终才达到满意的效果。”郝延强说。

  在多年的坚守和创新中,郝延强磨砺传承技艺、薪火永久相传。在一笔一刀的磨砺制作中记录时代进程、塑造艺术品格、弘扬优秀技艺,把对历史和时代的领悟浓缩于方寸之间,不断追求完美,品味人生,力求每一方佳砚都能展现出创作的灵感,成为品牌的符号,从中获得心灵净化和思想升华,体现出创新的魅力,将百年技艺一脉相承、薪火传承。

  目前,“郝氏砚阁”已成为宁夏独具特色的专属艺术品牌,传承贺兰砚制作技艺。并被评为自治区级非遗保护传承基地,也培养了一批雕刻人才,“我将继续在弘扬技艺的路上走下去,为贺兰砚的发展多作贡献。”郝延强说。(加贝)

一张羊皮:留住技艺守住根

026.jpg

丁耀成欣喜地看着二毛皮。

  在宁夏有句话:“滩羊浑身都是宝,离开宁夏养不了。”

  对于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二毛皮制作技艺传承人丁耀成来说,九道湾的羔羊二毛皮,更是无价之宝。今年66岁的丁耀成,已经退居二线,但他每天都会到自己的纳家户皮毛厂转一转:“我做了一辈子的二毛皮,对二毛皮的感情太深了!”

  幼时的丁耀成,住在银川市永宁县杨和镇纳家户村。因家境贫寒,小学二年级他就辍学回家帮忙,直到1972年参军。1976年,23岁的丁耀成退伍后返乡,他常常想除了种地,自己能干点什么?

  古老的手艺世代相传。二毛皮制作也和其他民间手艺一样,一般多在家族内部传承。丁耀成的岳父,是老一辈的二毛皮制作者。在他的带动下,丁耀成开始学习二毛皮的制作。“清朝乾隆年间,滩羊二毛裘皮就已闻名。《宁夏府志》中还有‘衣布褐、冬羊裘’的记载。上世纪70年代,谁家能有一件二毛皮做的大衣,是一件非常了不得的事。”丁耀成回忆。看着白的耀眼的二毛皮大衣很美,但真正动手去做,却发现是个苦脏活。传统的手工二毛皮制作工序主要包括选皮、打灰、抓毛、泡皮、洗皮等,生产流程也并不复杂,但每道工序的细腻程度和要求都比较高,再加上工艺落后,一不小心就会造成掉毛等事故,带来不小损失。为了过上更好的日子,丁耀成带着军人不怕苦、不怕累的作风,一头扎进去钻研,从最简单的工序开始,一道一道工序学、一道一道关卡过,最终掌握了全部的技术。因为质量好、样式好,他们制作的二毛皮褥子,远销国外。

  此后,二毛皮制作成为丁耀成养家的手段,更成为他事业的基石。2000年,丁耀成建起了工厂,从小打小闹开始,不断升级技术、革新工艺,把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让宁夏滩羊的名字更加响亮。“到我这一代,我就放开了,只要愿意来学这个技术,我就愿意教,就想把二毛皮制作技术传承下去,让更多人通过这项技术发家致富,也让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不要断了。”丁耀成告诉记者。在家中,他的女婿马学勇继承了这一技艺,并不断摸索新的制作方法,让皮毛厂发展壮大。

  现在,丁耀成看到了新问题: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型服装材料对二毛皮的冲击也越来越大。“新一代制作人文化水平高、头脑灵活,我相信他们能在市场中为二毛皮找出一条阳光大道,让咱们的二毛皮青春永驻。”丁耀成坚定地说。(秦一舟)

【编辑】:赵虎
【责任编辑】:马江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宁)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 宁ICP备10000675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