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宁夏日报周刊 -> 建设美丽新宁夏
这些宁夏“文化元素” 正在走向更远的地方
2019-07-05 07:58:17   
2019-07-05 07:58:17    来源:宁夏日报

  编者按

  曾经,提起宁夏的特色旅游产品,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宁夏五宝”。这些产品承载着宁夏厚重的历史文化,将过去多年留存在这片热土上的传统特色原汁原味地展示给世界。

  时代在发展,塞上江南宁夏发生了巨大变化,文化旅游事业迎来全新机遇。随着文创产业的蓬勃发展,一批反映宁夏全新文化特色的文创企业不断涌现,来自宁夏的“礼物”逐渐丰富,“文化符号”更加饱满、立体。

  本期推出的几家文创企业,它们的成长故事,是宁夏文创事业发展的缩影。这些来自宁夏的“礼物”,真实反映着文创事业在这片热土上从无到有、由小变大的无限活力。

<p>  宁夏微元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孩子们自己动手,画出了属于自己的沙画。   秦一舟 摄</p>

宁夏微元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孩子们自己动手,画出了属于自己的沙画。    秦一舟 摄

<p>  宁夏有礼文化旅游产业有限公司研发的文创产品——沙瓷。</p><p>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p>

宁夏有礼文化旅游产业有限公司研发的文创产品——沙瓷。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p>  宁夏有礼文化旅游产业有限公司研发的文创产品——沙瓷。</p><p>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p>

宁夏有礼文化旅游产业有限公司研发的文创产品——沙瓷。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p>  宁夏夏人创意文化旅游产品有限公司的漆面画产品。 </p><p>  本报记者 马越 摄</p>

宁夏夏人创意文化旅游产品有限公司的漆面画产品。    宁夏日报记者 马越 摄

<p>  宁夏夏人创意文化旅游产品有限公司的手工艺箱包。</p><p>  本报记者 马越 摄</p>

宁夏夏人创意文化旅游产品有限公司的手工艺箱包。    宁夏日报记者 马越 摄

把宁夏的文化推向全国

  7月4日一上午,中卫市的刘鹏就售出20多幅沙石画,销往全国。

  “希望我们的每一幅画,都让别人更加了解宁夏。”作为宁夏微元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经理,刘鹏怀揣着梦想。

  这个梦想的起源来自段伟,一个年轻的90后。

  除了枸杞,来宁夏还能带什么回家?在沙坡头旅游区,这样的问题常被游客提起。尽管从事建筑行业,但一直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段伟四处调研、苦苦思索:宁夏不缺文化,沙文化、石文化都是典型代表。为什么宁夏景区出售的纪念品来自浙江义乌?因为宁夏缺能开发文创产品的人!那我来当这个“吃螃蟹”的人。

  2016年,作为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宁夏微元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取名微元素,就是因为沙子、石头,都是大自然里最基本的元素。

  彼时,刘鹏还在南方工作,过去几年,也面临了同样的问题:从中卫回来,没有小礼品可以带给同事,宁夏难道只有枸杞可送吗?

  2016年,再回家乡的刘鹏认识了段伟,两人一拍即合,加入了微元素文创团队,他们要把本土特色文化用艺术的形式展示出来。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异常艰难。

  文创企业前期会有大量的投入,他们咬牙坚持;企业核心必须是创新研发,他们四处寻找,诚意聘请专家学者;还有最重要的市场,要一个一个去开拓、一个一个去展示……

  有被市场碰得头破血流的时候,也有心灰意冷的阶段。但在2016年“第十二届海峡博览会”上,他们的产品“大自然沙石艺术”获得了博览会铜奖(国家级)。这项奖犹如一注强心剂,激发了企业的活力,也印证他们走的路是对的。

  沙画,是用天然沙粒,手工绘制。石制品,是用黄河石、贺兰山石,匠心设计、精细雕琢。旅游纪念品、家居家装、高端工艺品……企业开发的产品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受大家的喜欢。2017年,企业研发的“中卫彩石镶嵌画纪念品”获2017年中国旅游商品大赛铜奖;2018年“大漠风情中国风系列桌灯(沙石画文创作品)”获2018年中国旅游商品大赛银奖……

  目前,除了文创艺术品,企业还开展了沙漠文化ATV机车定制服务。这两天,来自全国各地的千余名学生到企业了解沙漠文化、开展研学活动。段伟说,今后,在秉承“弘扬黄河文化,发展创意产业“的主旨下,企业还会坚持做宁夏文化品牌旅游和本土文化传承的推动者,凭借宁夏特有的资源,促进地方特色文化旅游文创景区建设一体化发展。(秦一舟)

让“礼物”既有特点又有卖点

  “文创产品不是模仿秀或闭门造车,而是通过创意的手法,让商品既有特点、又有卖点。”宁夏有礼文化旅游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姚益如是说。

  从白手起家到创建宁夏旅游商品研发中心,从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到设计150款产品,姚益带领团队不断创新,打造了独一无二的“文创王国”。

  4年前,抱着“对宁夏文化产业做点什么”的想法,姚益从一家工业企业辞职下海。

  多次调研市场后,姚益发现文创产品不仅能让传统文化火起来,还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他和团队耗时一年时间,深入五市全面调研,建成了宁夏特色产业资源库,整理出124件宁夏特色的地道风物,为企业筑牢根基。

  借助资源库里丰富的文化元素和人文资源,姚益开始以“以文化物”为核心理念,设计各类文创产品。

  “文创产品不是为了制造购买亮点做一些形而上的设计,而是通过对文化内涵的把握与凝练,让产品体现出厚重的沉淀感和精美的设计感。”姚益说。

  2016年,姚益和团队针对宁夏的地理特质,创意研发出的沙瓷,并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这款宁夏黄沙与龙泉青瓷结合的沙瓷,是经过21天15道工序手工烧制而成,两者的融合,完美地呈现了宁夏的地域和文化特色。”宁夏有礼文化旅游产业有限公司策划总监徐维刚自豪地说。

  在徐维刚看来,文创产品除了实用性,还要抓住独特的文化标志。

  近年来,该公司以文化与文物的研究为基础,将文化元素巧妙地“嫁接”到文创产品上,设计了贺兰山岩画涂鸦尺、太阳神指尖陀螺、剪纸贺卡等文创产品。

  “文创的用心,就是对消费者的用心。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能让文创产业可持续发展。”徐维刚说,他们还设计了紧扣消费者需求的八宝茶产品和按粒卖的枸杞新概念产品等。

  目前,公司已设计8大类50种共计150多款文创产品。这些产品既追求收藏价值,又注重实用性,深受消费者的喜欢和肯定。

  源源不断的创意来自哪里?姚益还建立了产学研合作体系,与北方民族大学、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建立实训基地,和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等建立产品研发合作关系,让文创产品在有创意的同时,更有时代感和吸引力。

  文创产品如何走得更远?这个问题常萦绕在姚益心头。

  “文化创意与特色产业、文化旅游三者本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才能推动文创产品走得更稳健、更长远。”今年,姚益推出“知书达理”品牌岛建设,将文创产品店搬进酒店大堂、书店、景区,让旅游者在感受风土人情的同时,带走一些颇具特色的宁夏文创产品。(宁夏日报记者  姜璐)

重现厚重历史文化

  一个多月前,在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演艺及文创产品博览会上,以固原景物为主题的冰箱贴、钥匙扣、抱枕、剪纸等文化产品精彩亮相,让人耳目一新。有心的参会者查看后得知,这些极具固原特色的文创产品均出自一家文创公司之手——宁夏人人有礼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

  2018年5月,固原市多了一家“新奇”的公司。他们专门研究固原有特色的景和物,一群人走到哪拍到哪画到哪。不少人好奇,这群人到底想干什么?没多久,各式各样的文创产品帮他们揭晓了答案。原来,看到宁夏旅游资源丰富、但缺少具有本地特色文创产品的现状后,宁夏广电传媒集团联合福建省海峡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固原市相关文旅企业共同成立了一家文创公司。来自台湾、北京、福建、宁夏等地的文化旅游创意专家及团队来到固原市,对当地历史、文化、风景名胜、风土人情进行考察和采风。经过大量调研、筛选,该公司研发生产出40多个类别、200余款“固原有礼”系列纪念品。

  说起公司创作的文创产品,宁夏人人有礼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廷明如数家珍,让他最为得意的作品是突钉碗茶具。“玻璃突钉碗与固原博物馆另一件国家一级文物鎏金银壶,同为当年丝绸之路途径固原的重要见证。如果把它做成复制的文创产品,价格高、复制难度大,价格一般消费者接受不了。”郭廷明说,海峡两岸的设计师苦心研发数月,以各种材质反复试验后,最终用福建德化白瓷烧制出突钉碗茶具。这种茶具器型饱满,色彩润蕴,价格实惠,一般游客和大众都能买得起,即可自用,也可作为物美价廉的随手礼。

  以固原土豆为元素的创意鼠标垫和拼图,涵盖固原风景名胜的钥匙扣、双面镜,画有固原图案的马克杯、瓷盘摆件……一件件产品都在向人们诉说着固原的文化历史。“设计师还把将台堡红军会师处变成了价格实惠的拼图,把从须弥山大佛袈裟及壁画上提取的元素,做成了以‘须弥之光’为主题的丝巾、杯垫等。”郭廷明说,这些文创产品产品售价多为二三十元,一般消费者都可接受。

  目前,“人人有礼”已在固原各大景区、部分商超等设立专营店。未来,该公司计划与固原当地博物馆深度合作,打造数字化推广模式,让更多人通过文创产品,走进固原、了解固原。(宁夏日报记者  赵婷婷)

不断挖掘特色魅力

  “建立优秀的宁夏文创企业,开发宁夏的特色文化产品一直是我的梦想,如今我们正在一步步努力实现它。”宁夏夏人创意文化旅游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杜毅说道。

  文创,关键在于“创”,难点也在于“创”,这从杜毅一路的创业经历上也反映地淋漓尽致。2013年,41岁的杜毅放弃优厚的待遇和打拼多年的平台,从成都回到宁夏,开始探寻产生于多年前的文创梦。“我在外面打拼多年,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内心深处一直想回乡发展,做属于宁夏自己的品牌。”杜毅说。

  2014年初,杜毅注册了宁夏夏人创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组建了自己的设计团队,3个人在80多平方米的工作室开始了最初的创业。“起初,我们的产品品类比较单一,只有箱包、文化衫和漆面画,主要围绕贺兰山岩画和宁夏民俗文化进行主题设计。”杜毅回忆。想创意,做设计,搞市场分析……面对人少工作量大的现实困境,大家咬牙坚持,一心一意向着梦想坚持迈进。

  2年后,随着产品销路的不断开拓,公司规模也有了发展:工作室扩充到了300多平方米,团队得到进一步充实,线下销售门店一间间开业。公司完善了管理流程,研究、开发、经营等业务逐步完善。

  如今,宁夏夏人创意文化旅游产品有限公司的文创产品已发展到了7个品类200多款产品,与国内外十几家经销商建立了长期采购销售合作。产品范围覆盖丝巾、织锦等文化工艺,每一个品类都屡获大奖。其中,“夏人纱丝衣巾”古人类文化系列产品获得2016年国际创意设计大赛工业设计类三等奖、2017年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金奖等奖项;“夏人漆面画”印象岩画系列产品获2016年海峡两岸旅游文创产品商品大赛银奖等。

  “今年,我们推出的‘夏人饰品’手编流彩系列产品取材于民间手工藤编、手工绳编和手工银器的DIY创作结合,展现出了美源于生活和民间的道理,同时获得了2019年中国旅游商品大赛的文创金奖,使全国顶级文创领域有了宁夏的一席之地,受义乌国际小商品城集团的邀请签署了战略合作关系,‘夏人’品牌的历届获奖产品可永久在义乌国际小商品城展出销售。将来,我们还会研发更多好的产品,把宁夏的特色文化产品做得更好。”杜毅说,下一步,公司准备开拓线上销售模式,将宁夏文创产品销售到更多的地方。(宁夏日报记者  马越)

展示宁夏美丽风光

  《西夏印象》系列丝巾、贺兰石摆件、岩画图腾徽章……在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演艺及文创产品博览会上,宁夏文投文化旅游品开发有限公司参展的40多个具有宁夏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大放异彩,让人们对美丽新宁夏有了直接的感受。

  目前,公司研发设计的文化旅游创意产品已达500余种,形成了“塞北情”文创品牌。“宁夏自然风光秀美,人文遗址众多,其中以西夏陵最为著名。”公司副总经理张国伟说,公司在研发设计秘境西夏系列文创产品时,设计主题元素取自西夏遗址、文化、文字等,从中反映出西夏这个时代的历史和文化。

  “岁月失语,唯石能言”。贺兰石语系列文创产品,创作素材取自贺兰山岩画中最为精彩的岩画图腾如太阳神、人面像、狩猎等,力求展现贺兰山岩画的绚丽多彩;六盘山红色文化系列套装产品以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诗词为主要设计元素,质朴,大气,用诗词和文字的美感来诠释红色文化不凡的影响力;丝路系列文创产品,以方寸间的丝绸为媒介,将宁夏多元化的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情通过一针一线,花纹样式进行展现;黄河文明系列文创产品,将黄沙、香山五彩石、贺兰山风沙石等文化元素巧妙的和地方民俗风情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创作出花卉、枸杞、硒砂瓜、民族风情、两山一河的自然风光等一幅幅充满宁夏地域特色的“黄河沙画”“彩石画”。

  “看到这些文创产品,你会更喜欢宁夏,会忍不住地想去了解它,认识它。”在张国伟看来,一个个包含创意之举的文创产品,可以让游客对宁夏多了份最直接、最真实的印象。

  2016年至今,公司研发设计了贺兰山系列、六盘山系列、神秘西夏系列等50余种文化旅游创意产品,备受消费者的喜爱。特别是“神秘西夏”系列衍生品的开发,填补了市场空白,并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其中,《西夏印象》系列丝巾,参加了宁夏、义乌及海峡两岸旅游商品大赛并入围。《西夏风云》邮票珍藏册及《西夏印象》系列丝巾,被国家旅游局选为2015昆明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参选作品。

  未来,宁夏文投文化旅游品开发有限公司将大力策划品牌营销活动,以商品为载体,用文化交流的形式进一步扩大宁夏的影响力,让文创产品带着宁夏文化走出去,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宁夏日报记者  高菲)

【编辑】:赵虎
【责任编辑】:王小梅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