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晚上,值夜班的医护人员为病人处理各种情况。(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午夜时分,当大多数人进入梦乡时,医院的灯光却一直亮着。在病房里,他们呕心沥血,用无私的大爱帮助患者解除病痛;在抢救室,他们争分夺秒,用精湛的医术战胜死神。医生作为人民健康的忠诚守护者,夜晚他们经历过怎样的生死时速?承担着哪些繁重的工作?日前,记者走进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一些医生讲述了他们的夜班状态。
自2006年王绍金进入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工作以来,值夜班便是家常便饭。“我们医生的手机必须24小时开机,随叫随到。”王绍金说,一些单位一到下班时间,一般事情都可以“明天再说”,医生就不同了,病人得了急症,要是医生也来个“明天再说”,病人可能来个“死给你看”,所以每个科24小时都要求有人职守,以便随时处理病情。如果遇到重症患者,值班医生应付不过来,不管凌晨几点其他医生都有责任从家里赶过来抢救。
“在我们科室接触的都是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看到病人呼吸困难喘不上气,我们心里都很着急。”王绍金说,呼吸科,顾名思义就是看呼吸系统相关病的科室,小到感冒咳嗽,大到肺栓塞、肺癌,一切有关支气管、肺有关的病都是由呼吸科管。呼吸科跟其他科室还有一点不一样,他们大多是高龄患者,除了呼吸科疾病,多合并各种慢性疾病,病情随时可能出现变化,抢救病人是家常便饭,这时医护人员干的就是“体力活”,如病人呼吸心跳停止,必须马上做心肺复苏,俯下身子,按规定频率及深度用双手连续按压病人的胸口,帮助病人恢复心跳。
“我们的夜班一般是这样安排的,下午5时30分开始上班,一直要上到次日8时,然后再查看自己的病人,下班也到中午了。在此期间如果没有病人需要处理,是可以在值班室里打个盹,但是一旦来了病人就必须爬起来处理,如果病人病情重,一夜不能合眼也是经常的。”王绍金说,经常是送走几位病人及家属,他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又有病人及家属进来咨询病情。
有一次王绍金值夜班,大约晚上11时,科室来了一个大咯血的老人,只见老人不停地咳嗽,吐痰,然而吐出来的不是痰,而是一口一口的鲜血,他和同事立即组织抢救。当病人抢救过来时,时钟已经指向了凌晨3时。王绍金还没休息一个小时,又来了一个病人,这回是一个17岁的中学生,突发气胸,紧急做了胸腔穿刺抽气,才转危为安。5时多又有人敲门,说是有个床位的病人不舒服了,要求过去看看,只好又过去看。就这样折腾了一宿,总算是把夜班给值完了。
“每次病人出院,病人和家属都会向我们表示感谢。看到他们康复出院,我们也特别高兴。”王绍金提起自己的工作,很是平淡,他认为自己所做的那些事都是应该做的,都是小事,可是,这些对于病人来说却是关乎生命的大事,将来他将继续为病人健康守好夜。(记者 李志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