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路带电作业中,马宝龙解开了一道又一道技术难题。(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10月16日,夜幕降临,万家灯火时分,国网银川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配电运检室副主任、“塞上电力”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马宝龙仍在伏案工作。审批文件、情况通报……各类文件堆放在办公桌上,需要他逐一处理。
“我通常在晚上10点以后下班。”马宝龙说,“相比较而言,电力工人更辛苦。”眼下,天气转凉,集中供暖还没开始。晚上,不少居民使用空调、电暖器取暖,加大了用电负荷,电力故障报修上涨。在嗡嗡作响的电流声中,电力工人用最标准、最规范的动作完成高难度的线路带电作业,在不停电的情况下,排除故障,有时要工作到凌晨。
今年30岁的马宝龙,2009年从华北电力大学毕业后,在银川供电局(现为国网银川供电公司)工作,从事35kV变电站变电运行。革新故障处理技术,重大的节日保电……很多个夜晚他是在工作中度过的。
2010年,在银川供电系统配网自动化改造工程中,从最初的方案制定,到中期的改造实施,再到后期的通讯联调,他均参与其中,经常加班到深夜。2011年转岗至带电作业班。经过几年的锤炼,马宝龙已经成为单位里配网带电作业专业的技术骨干,责无旁贷地挑起技术攻关的重任。有多少个不眠之夜,他坐在电脑前,制订详细的“技能练兵计划”“技术实施方案”,编制“作业指导书”“危险点预控分析”“实操方案”。
有志者事竟成。2013年7月,带电作业班在多班组协同作业的情况下成功完成了西北地区首次综合不停电作业法“更换柱上变压器”这一最高难度的Ⅳ类作业项目,填补了国网银川供电公司在该类作业项目上的空白,一次性通过相关部门的现场验收。
同年年底,马宝龙又带领班组人员成功完成“直线杆改耐张杆并加装柱上开关或隔离开关”项目的开发与实施,使得国网银川供电公司配网架空线路带电作业实现了4类33个作业项目的全覆盖,大幅提升了带电作业水平。
疾风知劲草,急难显身手。多年来,马宝龙参与完成了数千次抢修工作。在马宝龙和带电作业一班人的共同努力下,电力抢修更趋多样化、规范化、精细化、常态化。国网银川供电公司10千伏配网带电作业技术水平已达到国网公司前列,在熟练掌握10千伏配网第Ⅰ、Ⅱ、Ⅲ类带电作业项目的同时,已完全具备开展第Ⅳ类综合不停电作业项目的技术能力和水平。2011年至今,国网银川供电公司开展配电带电作业共计3219次,大大提高了用户用电满意率,大幅提升了优质服务水平,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供电保障,社会效益显著。
“树匠心,就要坚守初心,追求至精至善,将带电作业的每个细节都尽可能做到极致。”马宝龙说。(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