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宁夏日报周刊 -> 建设美丽新宁夏
创新+提质 让枸杞拥有“高颜值”“好气质”
2019-11-01 07:09:14   
2019-11-01 07:09:14    来源:宁夏日报

022.jpg

宁夏早康枸杞股份有限公司精深加工车间里,工人正在挑选枸杞。

  “破碎、有霉点、沾果叶、颜色较暗的均为不合格。”10月26日,宁夏早康枸杞股份有限公司精深加工车间,工人吴晓芳正在娴熟地挑选枸杞。

  “先挑选合格的枸杞,再从中选择不同大小级别的。”从事枸杞深加工行业15年,日积月累的丰富经验造就了一双火眼金睛,每天,从吴晓芳双手下经过“安检”的枸杞达上百斤。

  “每一粒枸杞,都要经过高规格筛选,从而打造高品质原产地产品。”在早康董事长朱彦华看来,母亲河为中宁人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灌溉条件,丰富的农业资源,使得中宁枸杞享誉全国。“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把枸杞产业发展并壮大,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枸杞产业的发展秘诀在于不仅要把控好挑选关,更要从源头入手,保证好品质。

  曾经,为了卖出好价格,个别枸杞茨农对枸杞进行硫磺熏蒸,这也导致朱彦华的枸杞滞销。

  眼瞅着积压成山的枸杞,有人给他出主意:“干脆熏一下算了,先渡过难关。”但朱彦华不为之所动:“不能为了一时的利益而搞砸中宁枸杞的响牌子。”

  2006年,考虑到散户种植枸杞使用化肥不规范、技术缺乏科学性等因素,朱彦华流转500亩土地,聘请科技人员,开展有机枸杞种植。

  得益于从源头上精益求精,早康的销路一帆风顺,每年还带动千余名农民就业。

  几年前,随着消费的升级,消费需求逐渐从“贵不贵”转向“好不好”,这给早康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

  “市场上涌现出不少枸杞深加工产品,但是我们缺技术,招来的人又留不住。”正在朱彦华一筹莫展时,借助科技合作项目,早康与天津科技大学联手,采用超低温破碎、生物活性稳定、生物酶解三大技术,将头茬鲜枸杞制成营养价值更高的枸杞原液。

  一包50毫升的枸杞原液等于480颗新鲜枸杞!因其营养价值高、设计时尚化、口感佳,便携包装鲜枸杞原液赢得了年轻朋友的喜欢,迅速成为网红爆款,仅2018年销售达到千万袋。

  与此同时,早康利用低温瞬间真空,研发含水量小于5%的枸杞干果。该工艺不仅减少了烘干时高温对枸杞造成的营养成分破坏,还完整地保留了枸杞的活性营养成分。

  枸杞原液、冻干枸杞、熟化枸杞、功能性枸杞……借助好政策的东风,早康攻克多个技术难关,累计研发出60多种产品,深受消费者喜欢。2018年,企业年产值达1.8亿元,其中深加工产品占总产值的40%。今年预计产值将突破2亿元。

  创新的路上永无止境。不久前,该企业又参与“宁夏特色果蔬冷链关键技术装备研发与示范”项目,将与华南理工大学、江苏大学等高校一道,向枸杞的冷链物流保鲜技术研发进攻。

  尽管企业产品“红遍”网络和市场,但是枸杞行业的乱象严重制约产业发展。在朱彦华看来,乱象的背后本质是枸杞产业处于低层次,高层次的消费需求尚未有效开发。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不是一句空话。而是需要有责任心的企业家团结起来,利用好母亲河给予的丰富资源,在技术创新、研发新产品、延长产业链上下大力气,助推枸杞产业走品牌化、联合化经营的路子。”朱彦华说。(海文 文/图)

【编辑】:赵虎
【责任编辑】:李静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