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吴忠市利通区高闸镇高闸村2队晟祥菌菇种植专业合作社内,妇女们正忙着用玉米芯、棉渣、麸皮生产菌棒,工人们争分夺秒装包、高温灭菌,对灭菌完成的菌棒进行接种育菇。
“过去菌棒直接垒放在土棚地上,通风效果不好,蘑菇着床面积小。如今采用3层竹架培育蘑菇,空气通畅,菌棒受压小,有效减少菌袋污染率,蘑菇品质好了许多,利用面积和产量是过去的3倍。”晟祥菌菇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银平介绍,新棚预计能容纳菌棒60万袋,目前正在进行接种,第一茬秀珍菇预计5月初可以采摘。
2017年3月,张银平瞅准广东、浙江等南方消费者青睐秀珍菇的市场前景,通过网上自学技术试种成功,经过两三年的摸索,积累了一套种植经验,并且成功打开了南方市场,有了固定的销售商和订单。“秀珍菇滋补,很受广东客商喜爱。从加工菌棒到第一次出菇,整个生长育菇阶段需要30天左右,秀珍菇种植是条致富路。”他说。
“全村30亩秀珍菇菌棒每袋出菇1.5斤,预计产出90万斤,每斤可以卖到6元。外加45亩大棚平菇,年产70万斤平菇,每斤可以卖到1.5元,高闸村蘑菇种植基地已经成为吴忠市连片面积最大的蘑菇种植基地。”张银平介绍。
作为吴忠市最早“吃螃蟹”尝试种植大棚蘑菇的张银平,20年前开始菌菇种植,所种品种有平菇、灵芝、鸡腿菇、猴头菇等,如今主要以平菇和秀珍菇为主。为帮助菇农撑鼓钱袋子,张银平牵头成立晟祥菌菇种植专业合作社,蘑菇连片基地占地75亩,带动周边农户从事菌菇种植,无偿给菇农提供技术指导。
高闸镇今年建设高标准阴阳棚、暖棚共8栋,每栋大棚占地3亩,新棚里搭了竹架,每棚竹架上可以直接垒放10万个菌棒,这是过去传统蘑菇大棚种植面积的3倍。合作社社员余泽2015年开始在蘑菇基地生产菌棒、接种,月收入4000元。他说:“吴忠市场上平菇成交量已经达到饱和,而秀珍菇口感好,订单量远高于生产量。”
2019年,高闸村依托200万元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新建高标准菌菇种植大棚,租给晟祥菌菇种植合作社,每棚造价20余万元,每棚菌菇产值约40余万元。
记者了解到,晟祥菌菇种植合作社每年固定用工19人,采摘高峰期每天用工100人。“蘑菇一年四季都能培植生产,培料、灭菌、接种都由技术人员指导,农户不愁销路,是项致富好产业。”贫困户李艳梅介绍,她是合作社聘用的临时工,农忙时干自家农活,农闲时来这里上班,一天能挣100元,1个月能额外增加1000元的收入。
高闸镇镇长赵小林介绍,该镇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积极谋划、发挥优势,鼓励发展特色菌菇种植,摸索出一条“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联农带农新机制。据了解,成熟后的秀珍菇长到3厘米左右必须采摘,每4小时采摘一次,需要大量工人轮班,可解决村里剩余劳动力就业。(记者 苏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