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市场监管局兴庆区分局胜利街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在开展巡查工作。记者 陶涛 摄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贸市场是最接地气的民生保障场所。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现在的监管要不断精细化,细微之处都要关注,还要做好服务,对市场和经营户进行指导帮助。”4月7日,银川市市场监管局兴庆区分局胜利街市场监管所副所长李子欣说。而他的工作职责其中之一就是,指导光华门农贸市场管理工作,健全落实食品安全各项制度,做到市场主体亮证经营,重点对经营户证照主体资格、索证索票制度落实、进货台账查验等内容,逐项指导逐项巡查,逐户整改逐户评估,保障食品安全。
光华门农贸市场是一家便民市场,辐射周边4个社区15个居民小区,提供米面粮油蔬果肉蛋等群众生活必需品。为了营造一个秩序井然、干净整洁的购物环境,光华门农贸市场禁止宠物入内、禁止非机动车入内,宣传彩页、各项制度张贴公示于市场入口处,方便经营户学习落实,也方便群众监督。
“农贸市场直接关系着市民餐桌上的安全,市场环境、菜品质量等与市场监管密不可分。调研市场的实际情况后,我们就指导市场开办方投入20万元对市场硬件设施设备进行了改造。比如,市场顶棚改造升级后更透亮,更换后的市场支撑大梁更稳固,重新改装的电路更安全,铲除小广告后全面粉刷的卷帘门更洁净,这都使光华门农贸市场的面貌焕然一新。”李子欣介绍说。
农贸市场管理难,堵点痛点在乱堆乱放、私搭乱建、摆摊设点混乱。记者从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了解到,针对占道经营、私搭建、乱摆摊等行为,我区各地根据实际划定专门区域、摊位用于经营,并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占道经营、私搭乱建清理等整治行动。
针对一些农贸市场存在的摊贩临街摆摊设点、污水横流等脏乱差现象,市场监管部门协调商务部门规范农贸市场管理,从细微处抓起,强化农贸市场的监管。通过不懈努力,我区逐步对农贸市场依法取缔一批,退路进厅(场)一批,升级改造一批,规范管理一批,规划建设一批,我区农贸市场正在逐步提档升级。
同时,我区市场监管部门依法严厉打击采购、销售未按规定检验检疫或者检验检疫不合格肉品等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压实市场开办者主体责任。各地市场监管部门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督促辖区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健全管理制度,严把货品质量关,保障了食品的安全。“从取缔流动摊点到集中规范管理,再到管理服务高效,市场部门监管内容方式不断优化。”自治区市场监管厅相关负责人说。(记者 陶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