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宁夏日报周刊 -> 建设美丽新宁夏
一名农贸市场摊贩的生活变迁
2020-04-10 11:21:34   
2020-04-10 11:21:34    来源:宁夏日报


2.jpg

  吴忠市东郊农产品批发市场郝学军帮顾客挑选牛肉。记者 马照刚 摄

  “叔,您来点牛肉还是羊肉?”4月6日10时,见到有顾客进门,24岁的郝春忙上前招呼。

  “给我来3公斤牛肉!”应着顾客的要求,郝春熟练地从悬挂的牛腿上割下一块鲜嫩牛肉放到秤盘上。

  “您看,3公斤稍过点,共211.6元,您付210元就行。”看到电子秤显示的重量略超点,郝春又在价格上给顾客“让利”。

  眼活手快、干活踏实,跟着父亲郝学军学做生意才2年,郝春已熟练掌握做生意的“门道”。

  “这个店是我父亲置下的家业,顾客大多是熟人,多一两肉、少几毛钱是常有的事。”回头看了一眼身旁的父亲,郝春笑着说。

  在吴忠市东郊农产品批发市场,55岁的郝学军经营的牛羊肉专卖店生意一直很红火。不少老顾客或慕名前来的消费者,都是冲着他的人品而来。

  从15岁开始卖肉,一杆木秤、一辆自行车走乡串村,一天最多要走20多公里,郝学军风雨无阻。“以前,家里兄妹多,不咬着牙坚持干,没法生活。”初入道,为了每天不足10元的利润,他坚持了8年。

  1989年,吴忠市建成涝河桥牛羊肉市场,郝学军瞅准商机,第一时间进驻。自此,无论数九寒天,还是炎热酷暑,他每天凌晨三四点钟就赶到市场,为四面八方涌来的肉贩子“点单”备足牛羊肉。

  2003年,有了一定的积蓄后,郝学军又辗转到吴忠市东郊农产品批发市场。从临时摊点到固定摊位,再到近百平方米专卖店,他的生意从未离开过牛羊肉。

  随着市场管理逐年规范,信息系统和检测检验系统设备不断更新,市场准入和检测检验制度不断完善,郝学军的思想和观念也不断“升级”,越来越注重销售牛羊肉的品质。每天凌晨5时,他准时到店内,第一时间让长期合作的供应商送来新鲜牛羊肉。

  “消费者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为你买单,咱就得为他们的健康负责!”郝学军说。

  靠着在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牛羊肉专卖店,郝学军现在年收入40余万元,不仅开上了小轿车,还住上了大面积的新房子。“时代发展速度很快,现在都开始线上电子支付了。”郝学军说,现在小儿子郝春上了“路子”,他打算再过两年就“交班”退休回家。(记者 马照刚)

【编辑】:张静
【责任编辑】:孙晓村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