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第一井”——盐九井原井比例大小建成的景观雕塑;以石油为主题的公园;石油中心广场上的石油景观小品……盐池县大水坑镇,种种迹象都诉说着这座小镇和石油产业的渊源,大水坑石油开采历史代表着宁夏石油开采历史。
这里因油而兴,因商而立,是以石油开采和石膏深加工为依托的商贸物流型特色小城镇。
上世纪60年代开始,长庆油田进驻大水坑进行石油开采,累计开采油井4100余口,开采原油500万吨,实现产值近200多亿元。2002年,油田1.2万名石油工人撤离。此后,大水坑镇不遗余力吸引1.1万余人进入镇区,招商引资企业进驻,增强了城镇的造血功能。
石油开发带动了当地服务业发展,也为“盐同红”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群众提供务工就业机遇。辖区内现有采油作业区4家,提供用工岗位2100个,累计开发油井4100余口,年开采原油570万吨。石油服务企业95家,运输车辆1200余辆,培育以石油开发为主的运输、维修、餐饮等商贸服务业增加至1530家,商业所占比重高达70%,年转移劳动力7000余人。
4月13日,在宁夏巨拓实业投资有限公司近万平方米的石膏线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在赶制年前定制的石膏产品,一条条石膏线经过灌浆、压膜、分拣、晾晒等工艺后,变成成品。依托石膏资源,大水坑镇形成集约化生产、多区域销售的劳动密集型“共享工厂”,日产值达16万元以上,目前实现产值约1700万元,已安置就业200余人。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安置就业1500人,实现人均年收入4万元。
产业兴,物流兴。2019年3月,宁夏德昌铁路物流中心首发通车。宁夏德昌铁路物流中心项目是当地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突破口,是宁夏首家民营铁路物流中心。该物流中心打通了区域对外开放发展的通道,填补了盐池县境内无铁路物流的空白。一期主要从事石膏、煤炭、工业机械、农副产品等大宗货物中长途运输服务,规划货物到发量每年135万吨。下一步,宁夏德昌铁路物流有限公司将加快推进物流中心的规划建设,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宁夏东部辐射陕甘宁蒙四省区的物流集散中心。
一座颓废落后的“小土城”正在逐步长成充满吸引力、凝聚力和竞争力的产城融合“新小镇”。(记者 李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