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宁夏日报周刊 -> 民生周刊
2019.01.16第九期
2019-01-16 07:37:26   
2019-01-16 07:37:26    来源:宁夏日报

3.jpg

背着阳光去上课 

  时值腊月,连日的阴天让隆德格外冷,没事的话,没人愿意上街。但几户人家,此时却盼望着隆德县特殊教育学校老师的到来。

  这几户家庭的孩子,都是自闭症及智力残障儿童,都不具有在校学习的条件。隆德特校的老师们每周会抽出一两天,到孩子们的家里授课。对家长们来说,送教上门像是阳光,驱散着孩子心中的雾霾,也让曾经绝望的家庭有了希望。

  五年级的班主任王亚利到明明家上课2年了。12岁的明明父母都是智力残障人士,只能由爷爷奶奶抚养。家境贫寒,老人又缺乏特殊教育知识,明明在10岁前从没接受过特殊教育。王亚利第一次见明明时,明明没有生活自理能力,吃饭用手抓,大小便在床上,甚至都不会语言交流,这让见多了智力残障学生的王亚利都很头疼。“明明是自闭症综合智力残障,病情严重得多,他缺乏语言、眼神、肢体动作等交流方式,就像独自生活在一个铁盒子里。”

  要让阳光透进明明的“铁盒子”,付出的努力是对其他残障学生的数十倍。王亚利从抓握勺子、上厕所等生活技能教起。“手把手教他用勺子,可过几分钟他就对这个动作完全没有印象了,仿佛从来没接触过。”王亚利不厌其烦,每次上课都重新教起。几秒钟的动作整整教了一个学期,明明才勉强用勺子吃饭。

  一次,明明感冒了,王亚利关心地把明明抱在腿上安慰,明明也自然地抱住老师的脖子——这是感情交流的极大进步,让王亚利非常高兴。可没几分钟,明明毫无征兆的小便了,弄了王亚利一身,让25岁的王亚利特别窘迫。

  喜悦转眼成了尴尬,明明的爷爷特别内疚,一把拉下明明在腿上拍了两巴掌。爷爷的责怪激怒了明明,滚在地上嚎啕大哭,手脚乱踢。刚才还不知所措的王亚利,瞬间心疼了,她知道明明根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王亚利抱起明明,一边安抚,一边帮他换衣服,又拉着明明重温之前教过数十遍的上厕所的步骤......

  离明明家不远,住着9岁的自闭症儿童小山,他同时患有癫痫。小山也会在同一天等着何亚亚老师来上课。

  三年前,隆德特校在摸排全县特殊儿童时,发现了小山。学校第一次建议让孩子接受特殊教育时,却遭到了他父母的拒绝。寻医问诊多年,孩子的病情却无丝毫好转,夫妻二人早已心如死灰,只怕孩子出去被人嘲笑、欺负,深度的痛苦和绝望在他们心中织成了厚厚的茧。

  在学校的百般劝解下,小山曾入学上了几天课。但暴躁易怒的情绪让小山在班里常有攻击性行为,再加上癫痫病情严重,小山不得不回到家里。小山父母以为希望再次破灭时,何亚亚老师被派到小山家送教上门。

  刚来时,何老师在小山眼里犹如空气,眼神从不会固定在何亚亚脸上超过3秒。为了吸引小山的注意力,何亚亚每次都会背一大包零食和玩具。而小山总是自顾自地吃零食、玩玩具,对周围的人视而不见。

  得知小山多年来很少出门,何亚亚觉得带他到户外上课效果会更好。两人头一次上街,听到汽车鸣笛,小山被吓得钻进何亚亚怀里“哇”一声哭了,何亚亚赶紧摸着他的脑袋轻声安抚。后来每次上街,何亚亚会不厌其烦给小山讲解汽车,带着他摸摸汽车。后来,汽车居然成了小山最喜爱的东西,每见汽车疾驰,小山会兴奋地大笑。而陪他上街、说话、游戏了三年的何亚亚现在也成了小山最信任的人之一。每次去上课,小山会慢慢说出“老师好”。

  在何亚亚的指导下,小山的父母也在学习一些特殊教育技能。没有课的时候,夫妻俩模仿着何亚亚的教学方法,和儿子一次次进行沟通。去年夏天,在递给小山一个苹果后,妈妈发现小山看着自己的眼睛咧嘴笑了,嘴中含糊地叫了一声“妈”。那一刹那,小山的妈妈哭了。

  寒假来了,王亚利、何亚亚等老师在校长张金林的带领下又要开始新一次的特殊儿童摸排工作。他们知道,还有许多和明明、小山一样的孩子依然生活在“阴天”里,期盼着阳光能照在他们的脸上。“我们不会让一个特殊儿童掉队,会尽力给他们温暖和希望。”张金林说。(记者 和牧川)(文中学生均为化名)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永远的背景和底色

——银川“菜单式”家庭教育活动启航

  孩子不愿意上幼儿园、学习主动性不足、写作业磨磨蹭蹭、沉迷手机或电脑游戏、青春期“软硬不吃”  ……在孩子成长的各个阶段,似乎都有“层出不穷”的棘手问题,也由此带给家长们各种育儿困惑与焦虑。

  解决育儿难题的唯一途径就是不断提高教育能力和水平。而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师,且是任职最长的老师。基于此,霍普金斯大学教授科尔曼曾说:家庭教育一直在幕后操纵着孩子的学校生活,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永远的背景和底色。

  如何满足家长日益增长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需求,提升家庭文明建设和科学育儿水平,也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2018年6月,银川市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挂帅、8部门联合的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为确保家庭教育工作落地见效,银川市妇联和教育局联合制定《银川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工作方案》,并依托银川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成立西北首家家长学校总校。同时,通过摸底、推荐、考察、试讲、培训等环节,组建银川市首批家庭教育讲师团,以不断增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能力。半年来,先后举办四次银川市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班,开展多种形式的家庭教育教师队伍培训。按照“百千万”“七进”活动工作目标,百名家庭教育讲师将持续走进学校、机关、社区、企业、医院、乡镇、家庭,开展千场家庭教育讲座,力求做到家庭教育无缝对接,使万余家庭受益。

  经过半年多探索实践,银川市家庭教育讲师发挥各自优势,通过讲座、沙龙等多种形式与家长们进行面对面指导和交流,引导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念,取得良好效果。为进一步提升公益服务水平,银川市妇联、银川市教育局于日前联合编印《银川市家庭教育公益讲座手册》,并向全市626所幼儿园、中小学及机关、社区、乡镇、街道等进行发放,以期为家长们提供更为系统专业且更具针对性的“菜单式”家庭教育公益服务。

  《绘本里的家庭教育——爸爸去哪里》《好习惯  好人生》《爱上学习的秘密》《点燃梦想的发动机》……《银川市家庭教育公益讲座手册》按孕期、早教、幼儿、小学、初中、高中、成人7个阶段分列讲座主题,并设置“心理讲座”课程,就解决家庭教育中爸爸易“缺位”现象、孩子学习低效等各类问题,以及密切亲子关系、滋养孩子心灵、发掘孩子潜能等开出“秘方”。手册还同时公布百名家庭教育讲师联系方式,便于公益服务衔接更顺畅。

  “家庭教育事关每个家庭的幸福,事关国家未来。我们希望通过进一步探索实践,整合各方力量,做实做强家庭教育工作,使更多家庭受益,让更多孩子以自立自信的健康人格和积极进取的优秀品质成人成才、奉献社会。”银川市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记者 房名名)


何振华:愿作那一盏明灯 

  1月14日清晨6时,气温低至零下16度,宁夏大学新华学院办公楼里,“何振华工作室”的灯准时亮了,这是学院里唯一的“十三五”高校教学名师工作室,也是这栋楼里每天清晨亮灯最早的办公室。

  何振华的办公室,像个心理辅导室。他乐于和一些刚入职的年轻老师探讨教学经验,听他们吐露心声,了解他们的烦恼。也常欢迎同学们找他聊聊生活中的各种难题,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目标……

  经济与管理科学系青年教师温雪是工作室的“常客”。“遇见他,是我们最大的幸福,这么多年了,还从未遇见像他这样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老师。”温雪说。

  话音刚落,何振华摆了摆手,“千万别这么说。”。“红烛”“春蚕”“奉献”“呕心沥血”这类的辞藻,在他看来,有一种说不出的别扭。他希望抛开这些身份,只留下一个他最喜欢的称呼:老师。

  当老师,是何振华儿时的梦想。他父亲是一名乡村中学教师,何振华小时候就喜欢跟着去听课。“我性格开朗,喜欢和同龄孩子们沟通并乐于分享自己的见闻。”回忆儿时的经历,何振华笑了。

  尽管父亲是一名合同制教师,没有编制,收入不高,但依然在教育行业任劳任怨、坚守着桃李芬芳的理想,这对何振华触动很深,也成为他日后从事教育事业的引路人。

  2007年,何振华本科毕业到宁夏大学新华学院工作,经常想“到底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教育?”几年任教实践,他在课堂上给了学生一个满意的答案。“大学阶段更应该重视激励的作用,唤醒学生还未完全开发的潜力,增强他们的信心。”何振华说,大学校园虽然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较大,但又不能让学生成为“脱缰的野马”,必要时候需要给学生一定的引导。

  对于如何授课,何振华颇有心得。“高校的课堂上,如何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回课堂,让大家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是至关重要的,这样不但每个人都能参与,而且在相互交流中也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

  从本科的工商管理专业,再到马克思主义学院攻读硕士专业,在很多教师看来“跨度太大”。何振华却说,要适应社会,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还应该有良好的思维能力,提升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并且是新鲜的。”

  2016年,自治区成立了一批创客空间,何振华被任命为新华学院创新创业中心(创客空间)的负责人,借助这个项目,他整合了新华学院教务处、学生处、团委的相关业务,在新华学院北区成立了创客空间,占地面积1600多平方米。

  创客空间创办之初,面临没有场地、缺乏资金、制度不健全等难题,何振华没有气馁。他带领年轻老师和学生积极申报课题与项目,与相关部门联系、协商、争取场地,制定、完善学院管理制度。“何老师就像抚养孩子一样对待创客空间,倾注自己的感情,用心培养不断优化它。”2018级新生陈岱岩说。

  何振华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以及理论教学和创新培训创业孵化的一体化教学,他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中来,引导他们发挥创意。在他的指导下,新华学院学生团队在第四届全国(互联网+大赛)总决赛中夺得铜奖。那一届大赛中,新华学院共有3000多个学生参加比赛,最终形成了500个创业团队。

  付出就有回报。2016年,何振华入选全区首批优秀青年后备骨干人选,2017年被评为“宁夏高校教学名师”,同年又入选“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

  “我的肩上有一副担子,一头担着义务,一头担当责任。责任却让我明确使命,催我奋进,亮丽我的人生。当我扪心自问时,问的是良心,我倾情付出时,洒的是爱心。”何振华说。(记者 王 刚)

  相关链接:

  宁夏大学科创工作取得新突破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工业工程学院的实训车间

  吴忠淮安两地教育系统对口交流正式启动

【编辑】:石卿
【责任编辑】:石卿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宁)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 宁ICP备10000675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