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宁夏日报周刊 -> 民生周刊
记者直击宁夏眼科医院日间病房——
早上手术 中午出院
2019-02-27 08:17:55   
2019-02-27 08:17:55    来源:宁夏日报

<p>  图为邹文青正在为老马做手术。</p>

图为邹文青正在为老马做手术。

  2月22日一大早,65岁的老马从银川市西夏区丽子家园的家里出门,往宁夏眼科医院赶。出门前,儿女一个劲问,要不要陪他一起去。他摆摆手:“不用,你妈陪我去就行了。医生说了,白内障手术当天就能出院,去那么多人没用。”

  两年前,老马觉得看东西没有以前那么清晰了,就像眼前挡了一层毛玻璃,世界变得朦朦胧胧。“老了,眼睛花了。”老马这么念叨着。贴心的女儿给他买了副老花镜,可他戴上以后,依旧看不清。去医院检查,医生说,他得了白内障。

  “能不能等看不见了再手术?”老马心存侥幸,其实是对眼睛上动手术有点发憷。

  “白内障如果不尽早治疗的话,有可能您患了其他眼病也不知道,比如说慢性闭角型青光眼、黄斑病变、眼底及玻璃体出血等等,到那个时候,可就错过了治疗的最好时机,那时即使做了手术,也不能恢复满意的视力啦!”医生耐心地给他讲解,“如果在朦胧的世界中一直等待,您生活多不方便呐。更何况现代医学的发展,眼科显微手术已经十分成熟,做个白内障手术非常快,当天就能做完出院,一点都不耽误您的正常生活。”

  老马终于卸下心防,准备接受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以及晶体超声乳化术。

  上午10点半,老马穿上手术服走进手术室。宁夏眼科医院白内障诊疗中心主任邹文青为他主刀。

  老马躺在一台精密的仪器前,脸上被护士蒙上手术巾,露出一只眼睛。

  “睁开眼睛,配合我的指令,看着正上方的天花板不要动。不要担心,眼睛不会有疼痛不适。”邹文青轻轻地说。

  护士立即在老马的眼球上滴上表面麻醉药物以及散瞳药物。

  邹文青小心地在老马眼角膜切开一个2.8毫米的小口,然后伸入超乳探头。连续环形撕囊、水分离,将浑浊的晶状体和皮质击碎为乳糜状,借助抽吸灌注系统将乳糜状物吸出,然后再小心翼翼地植入人工晶体。一系列动作都是在显微镜下进行,动作轻微,比绣花还要精细。

  封闭结膜伤口后,邹文青在老马术眼结膜下注射激素与抗生素,完成最后一个动作。

  老马一下子觉得眼前清晰了。

  “超声乳化技术切口小,无痛苦,手术时间短,不需住院,能快速复明。”邹文青说。

  手术结束后,老马转入“日间病房”。所谓日间病房,里面只有30把留观椅,6张备用床,做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大多在这里坐在椅子上留观。过了一会儿,医生来帮他检查眼睛、滴眼药水。“一切正常,可以回家休养了。记得按时滴眼药,点药前要洗净双手,眼药瓶口不要接触眼睛和手,以防污染;术后应戒烟忌酒,不吃辛辣有刺激性的食物;手术切口约三周左右愈合,在此期间内洗脸、洗头注意不要让污水进入手术眼内,防止感染;严禁外力碰撞眼睛、揉眼,避免长时间用眼,如有视力突然改变、红肿、疼痛等症状,应立即来医院就诊。”医生叮嘱道,老马的老伴点点头,认真记下每一条。

  随后,老马和老伴到医院大厅去办理相关手续。从手术到报销出院,整个过程不到4个小时。

  “白内障在我们医院是手术量最大的病种,过去我们只有40张床位,一批患者住院4天,一周也就收治40多人,可排队等床的白内障患者有近百人,经常一约就约到了两个月之后。” 宁夏眼科医院副主任护师王晓鹏说,2017年6月,医院正式成立了眼科日间病房,改变了传统的住院就医模式,大大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缓解了医院病房压力。“患者提前在门诊做好检查及手术的各项准备后,约定手术时间,当天来做完手术,术后留观没有问题即可离开病房,在24到48个小时就能完成从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邹文青表示,目前医院的白内障手术都是日间病房患者,这对医生的手术水平要求非常高,要迅速,更要熟练、精准。患者出院后,当日晚上,护士会进行电话回访,了解患者回家后的情况,及时解答疑问并给予指导。如有特殊不适,会让患者及时返回病房,开通日间绿色通道,给患者最及时的处理。

  “现在我们每天平均收治20个白内障患者,一周至少100名,再也没有出现过排队等床位的现象,极大地缓解了患者就医难的问题。”王晓鹏说,从2017年6月至今,宁夏眼科医院已经开展5000多例日间手术,目前在白内障日间病房的基础之上,已经开展了球内注药和部分斜视日间手术,今后,高度近视等病种也将开展日间病房流程。

【编辑】:李瑶
【责任编辑】:马江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