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银川市民的微信朋友圈有这样两则寻找“耳朵”的转发,牵动着市民的心:2月23日下午,12岁女孩彤彤在贺兰县第三小学到贺兰县长城惠兰园小区的路上,不小心丢失了她的一只助听器,让她重回无声世界;2月28日下午1时30分左右,银川市兴庆区第二十四小学三年级学生小张从小饭桌出来去学校上课,途中和3个小朋友一起打闹玩耍,到了学校突然发现耳蜗处理器不见了。如果找不见耳蜗处理器,就意味着孩子又要做一次开颅手术。
3月3日,是第20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 “关爱听力健康,落实国家救助制度”。当天上午,宁夏残疾人康复中心在银川市光明广场开展宣传活动,通过现场义诊咨询、布置科普知识展板、发放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向过往群众广泛宣传预防听力损伤与耳聋的科普知识。现场还展示了听力、视力、肢体等康复辅助器具100余件,并为10名听障人士免费验配助听器10台。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觉得“可以听见,听力就没有问题”,这种观念使得听力检查在我们日常健康检查中最容易被忽视。宁夏残疾人康复听力专家提醒大家:听力检查及听力保健非常重要!
如何判断耳朵出了问题
“一旦发现听力下降、耳朵出现嗡嗡声等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查明原因后积极采用治疗及康复手段,不要以为人老耳背、人老眼花为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宁夏残疾人康复中心听力门诊听力师芦婷说,开始出现耳鸣,就提示大家耳朵可能出现问题,需要及时就医。
“还有一种情况多被身边人注意到,比如说话总打岔,甚至看视频或者听音乐时需要把音量调到很大。” 芦婷说,这也是耳朵可能出现问题的表现。她说,导致听力损失的因素有很多,如不良生活习惯、耳毒性药物、遗传、感染及各种疾病等,还有孕期感染,可能会造成孩子听觉器官发育畸形。有些偏远地区因条件限制或宣教不及时,使用耳毒性的药物,也可能会造成双耳听力下降。另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长期熬夜、高脂饮食、长时间佩戴耳机等,也是造成听力下降的高危因素。环境噪音污染、意外事故导致耳聋的人数也在逐渐增多。
芦婷说,尽早进行听力检查能够排除是否存在听力问题,如果听力检查显示轻微的听力下降,或者在早期阶段,可能提示您需要注意日常的聆听环境、生活作息,整体健康状况需要调整,早期发现问题可以避免听力进一步下降。而听力问题如果在早期被忽略了,可能会持续加重,造成不可逆的状态,这时再调整生活方式或整体健康可能就不奏效了。听力损伤可造成:
1.增加患上抑郁的风险
有听力损失的人,由于交流障碍,慢慢会倾向独处,封闭自己,长期如此,心理健康就会受到影响,增加患上抑郁症的风险。
2.影响人际交流
当您有听力损失时,您的家人与您沟通就会有困难。需要不断地重复或者提高音量,跟您说话,他们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与情绪。如果不及时发现听力损失,对于您身边的同事和朋友来说,他们经常会因为您感到受挫或苦恼。比如,您可能会经常误解他们的说话内容,还会经常指责他人。同样,他们也会感觉您注意力分散,对事情漠不关心。长此以往,就会影响您的人际关系。
3.容易患上痴呆
有研究显示,患有听力损失的老年人比听力正常的老年人更容易患痴呆。有听力损失的老年人不愿意与社会沟通,导致大脑处理信息和认知能力的功能性退化;辨识和理解声音很困难,或负责处理语言和认知的大脑区域本身存在问题。因此,如果不及时通过听力检查发现听损,患上痴呆症的风险就会大大提高。
4.对职业发展影响很大
听力损失对职场人士的影响无疑是更大的,比如谈话中错过同事、客户的重要信息,轻易误解别人的意思,长此以往,工作能力和职业发展会遭遇严重挑战。所以早期接受检查并尽早进行相应干预,大多数患者完全可以重回正常工作轨道。
“贵人语迟”可能是先天性耳聋
专家介绍,遗传因素,围产期风疹病毒等感染,新生儿早产、窒息和黄疸,出生后反复中耳炎、药物使用不当等都是小儿致聋的原因。目前,我区已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此举为儿童听力健康更早撑起了一把保护伞。
“听力筛查通过并不等同于宝贝今后听力就不会发生问题。保护好宝宝的耳朵还是家长不可忽视的长期任务。” 宁夏残疾人康复中心听力门诊听力师吴玉娟说,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了,只能说明孩子出生时听力正常,但并不能发现迟发性或隐性耳聋患儿。如基因突变造成的听力损失有时具有缓慢进展性和滞后性,甚至贯穿整个生命周期。有的人到 20 多岁都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有的孩子一出生就很严重;也有的孩子会由于偶然一次摔跟头导致颅内压增加而失聪,或者由于偶然一次发烧而失聪。
生活中,很多儿童两三岁了,仍不会说话,很多家长开玩笑说孩子是“贵人语迟”,其实不然,这些孩子多数可能是先天性耳聋,他们听不到就不会说话。这就需要做到关口前移,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及早发现,尽早干预。
吴玉娟说,语言发育和基础教育都在儿童阶段,没有良好的听力作为基础,孩子的言语能力就无法正常发展,严重的听力损失还会造成我们常说的“十聋九哑”。而没有良好的听力作为基础,孩子的学习也会面临巨大挑战,无法跟上正常学习进度,甚至不得不接受特殊教育。所以听力损失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幸福。
吴玉娟建议,0-6岁的儿童每年应该进行一次听力筛查,如果新生儿期有窒息、黄疸及病毒感染,有耳聋家族史等听力损失高危因素,那么3岁以前每年应至少进行1-2次听力随访,以便及早发现听力损失。
自承接0-6岁听障儿童国家救助项目以来,截至目前宁夏残疾人康复中心助听器项目救助2000余人,验配助听器3000余台,人工耳蜗救助200余人,康复训练2000余人,均取得显著康复效果。
如何保护听力免受损失
在刚刚过去的全国爱耳日,专家提醒年轻人“安全用耳,保护听力,刻不容缓”。
吴玉娟说,首先是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尽量少去噪音大的地方如KTV、舞厅等;年轻人不要长时间配戴耳机,避免在嘈杂环境中使用耳机;女性在怀孕期间,应预防感染;减少不正确的挖耳次数或避免挖耳,因稍有不慎就可能会引发耳道或者鼓膜损伤,引起耳道炎、鼓膜炎,进而影响听力;老年人应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预防老年性耳聋;慎用耳毒性药物。
“如果发现耳朵出现问题,应尽早到专业机构就诊,对于65岁以上老人及听力损失高危人群应定期检查听力。”吴玉娟说,如果有听力损失,务必及时到专业机构或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和及时干预,以便改善您的生活质量。医院首先需要给患者判断是什么类型的听力下降。
芦婷说,根据发病原因不同可以将听力下降分为三类:感音神经性、传导性、混合性耳聋;根据听力下降的程度不同又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及极重度耳聋。
“针对不同类型,采取不同治疗方案。” 芦婷说,治疗方案包括药物和听力重建手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技术也日新月异。如针对重度和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可采取助听器或人工耳蜗植入;针对传导性耳聋和混合性耳聋的可采用植入的骨导助听器。
据了解,以“爱耳日”为契机,宁夏残疾人康复中心将开展延伸“爱耳月”系列活动,后续还将通过进校园、入社区、组织五大残疾人协会进行听力检测、举办家长培训、亲子读书分享会、音乐会等活动,广泛宣传普及残疾预防知识、国家康复救助政策等,全面推进并营造关爱、帮助残疾儿童的社会氛围,创造健康成长、平等发展的社会环境。同时提高公众爱耳、护耳意识,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有效减少听力残疾的发生。
链 接
1998年3月,在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社会福利组15名委员针对我国耳聋发病率高、数量多、危害大,预防薄弱这一现实,提出了《关于建议确立爱耳日宣传活动》的第2330号提案。这一提案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经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卫生部等10个部门共同商定,确定每年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记者 李志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