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宁夏日报周刊 -> 民生周刊
无人机操作员:“第三只眼”看世界
2019-04-10 06:45:08   
2019-04-10 06:45:08    来源:宁夏日报

<p>  额尔德尼和他的无人机。</p>

额尔德尼和他的无人机。

  头顶的无人机嗡嗡作响,脚下的景色尽收眼底,49岁的额尔德尼两眼紧盯着手中的控制器屏幕,不时抬头看一眼正在空中拍摄的无人机,那酷劲简直超过了20岁的小伙子。

  额尔德尼是国家电网宁夏送变电工程公司的一名蒙古族工作人员,也是该单位负责新闻宣传的无人机操作员。

  4月8日,他给记者娓娓讲述了成为无人机操作员的故事。

  因平时爱好摄影,他兼职做单位的摄像,用手中的摄像机记录了很多电网建设者在施工一线的感人场景。2016年,国家电网公司在宁夏建设首个全封闭组合电气(GIS)设备的灵州换流站时,面对全程长达730米的GIS设备,他在思考如何将设备拍出真正的气势。当年他考取了高空作业证,但登高拍摄并没有拍出满意的作品。额尔德尼动起了新脑筋,这一次他买来了无人机,从此这名“老战士”手中增添了“新武器”,“可以用高大上的‘第三只眼’看世界了。”

  2018年4月,额尔德尼在武汉参加了无人机取证培训。与年轻人一同坐在教室里的额尔德尼显得特别引人注目。培训期间,这位老文科生眼前都是空气动力学等理科专业知识,在班里他每天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经过一个月时间的学习,飞行器的组成、飞行原理、空气动力学、气象学、民航规章和空域、空中交通管制……这一系列专业又深奥的理论知识,他一条一条理解消化,最终以理论86分、实操100分的优秀成绩,顺利拿到了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AOPA)通过的隔离空域飞行驾照。

  从此,宁夏送变电工程公司出品的视频作品中,输电线路架设等高空作业有了全新的视角,变电站有了更加直观的全景,电网建设者的辛苦被更多人熟知,额尔德尼和他的团队拍摄的纪录片《大工小匠》《超级电网建设者》等作品也获得中华全国总工会、国网英大等“产业电视作品一等奖”。

  “无人机是一双可以冲上天空的‘第三只眼’,借助它我可以更灵活地转变观察视角,用镜头感悟人生,用光影传递真情,能更好地满足电力新闻宣传的需要。”额尔德尼如是说。(记者 鲁延宏 文/图)

【编辑】:石卿
【责任编辑】:李静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