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宁夏日报周刊 -> 民生周刊
“缝纫之花”有了脱贫底气
2019-05-29 08:06:47   
2019-05-29 08:06:47    来源:宁夏日报

<p>  扶贫车间的缝纫女工在工作中。</p>

  扶贫车间的缝纫女工在工作中。

  “扶贫车间里有幸福的念想,让我有了脱贫的底气。”在中核同心防护科技公司同心扶贫车间里,马艳已是流水作业线上的“缝纫之花”。

  2016年,马艳一家从吴忠市同心县田老庄乡搬迁到县城的新区家园。“过去,家里靠天吃饭,日子寒酸。搬迁后,在城里干临时工,收入也不多。去年,遇到社区工作人员宣传扶贫车间务工的各项优惠政策,我当场就报了名。”马艳说。

  近年来,同心县以“跳出农业抓扶贫”的工作思路,探索扶贫车间模式,当年建设,当年运营,当年让贫困户实现家门口就业。截至目前,全县共建设贫困村扶贫车间23个,其中已投产和正在安装设备的扶贫车间达到15家,提供就业岗位600余个,远期带动2000余名贫困群众增收致富。2018年12月,同心扶贫车间荣获“2018年民生示范工程”奖。

  5月18日,一块块剪裁好的布料从传送带上送过来,马艳有条不紊地使用缝纫机将布料拼接成型,再传送给下一个环节。“在家门口,每天按时上下班,拿计件工资,一个月2500元左右收入,我很满足。”马艳说。

  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是移民搬迁的最终目的。如何解决移民村地少人多、产业接续等问题,成为搬迁后移民所盼和政府所急。

  和马艳一样,2009年,李晓琳一家搬迁到同心县下马关镇南安村。“为了贴补家用,我在南安村打过零工,干过服务员,在学校里代过课。顾不上家,两个孩子只能交给老人看管。”李晓琳说。

  2017,李晓琳进入设置在下马关镇的宁夏亿金民族服饰有限公司上班。“我做专机开袋,每天能做好几百件,我喜欢一块布在我手里面变成一件衣服的感觉。以前,家里主要收入靠爱人,现在我在家门口上班,又能照顾家,又能赚钱,生活美得很。”李晓琳说。(记者 马忠)


【编辑】:杨兆莲
【责任编辑】:杨兆莲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