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银川市民张晶晶带5岁的女儿到亲戚家串门。孩子拿来一本叫《恐龙跑出来了》的书,让妈妈扫扫封底的二维码。张晶晶扫码后下载了一款App,并按照提示,将手机镜头对准书页当中的一只木箱。顿时一只嘶吼的霸王龙“跳”出来,逼真地“走来走去”。随着镜头的转动,恐龙的牙齿、皮肤和眼睛,都能实现近距离的立体呈现。
“VR立体式情境阅读真的特别神奇,别说孩子喜欢,大人都爱不释手。”张晶晶颇有感触地说,二维码真是包罗万象。
二维码已经渗透到生产生活多方面,不仅为商家带来价值的提升,更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体验。
二维码是产品“身份证”。真蜂蜜还是假蜂蜜?当记者想要验证网上销售的蜂蜜品质时,瓶盖上的二维码提供了帮助:“贺某某,固原市孟塬乡小石沟村井岔组,电话号码,产品规格,蜜源”等产品信息一目了然。二维码溯源,在督促农业生产主体安全生产的同时,也给生产主体带去了甜头:让消费者吃得更放心,让产品更有保障和畅销。
二维码是“存储器”。一些有远见的旅游景点、博物馆和美术馆,很早就嗅到了二维码在增强用户体验上的潜力。2017年,在宁夏举办的第九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上,游客打开一张中国花卉博览园导览图,用手机扫描每个主题园区下面的二维码,就会有生动的导游词在游客耳畔响起。一幅画的创作者究竟赋予了作品怎样的内涵?有疑问,不要紧。银川当代美术馆在展品旁边提供相应的二维码,引导参观者上网浏览或通过语音导览欣赏展品,从而获取更深层次的信息。
二维码还是“小管家”。去餐厅,遇到长时间等位怎么办?一些热门餐厅早就替顾客想到了解决办法:二维码排队、点菜、付款,一气呵成。先扫个二维码排位,它会告诉你距离正式就餐还有多长时间。接下来,你可以先在周边逛逛,或者看看菜单提前点菜,这样等顾客就位后,很快就能享用美餐了。
产品防伪、资料下载、信息共享、名片传输、WIFI共享、排位点餐、体重管理、旅游观展……二维码里大概藏着整个世界。(记者 裴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