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街上有路灯,连院子里都给安了,晚上在院子里干活亮堂堂的。”7月23日,隆德县凤岭乡李士村村民张秀兰说。
记者在张秀兰家南房院墙上看到一盏节能灯,正对着院门口。张秀兰介绍道:“村里每家每户都有,还是声控灯,省电好用。”该村党支部书记齐永新介绍,2018年至今,李士村共安装街道灯105盏,庭院灯180盏,村里常住户基本全覆盖。随着村里路灯投入使用,村民再也不用摸黑走路,李士村村民结束了过去“夜晚一抹黑”的历史。
近年来,全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实施美丽乡村建设,通过开展老旧村庄改造、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周边生活环境提升等方面,不断提升村容村貌。
隆德县联财镇联合村村口是312国道,因交通便利,被称为“旱码头”。“以前来往车辆多,国道附近农户私设车辆加水点,门口泥泞不堪,卫生环境非常差。”联财镇副镇长袁亚亚提起曾经的环境直摇头。
当时联合村有出名的“三乱”:乱堆乱放乱倒。每次去村民家走访,袁亚亚都发愁,村里卫生环境差,村道窄,整个村子像个迷宫,明明村民家就在眼前,可要找到进户的门,却要绕着走很远的路。“全是土路,汽车根本进不来,连三轮车都困难,只有小推车可以出入。”联合村村监事会主任陈金龙说。每年冬季送煤的车只能送到村口,村里再用小推车把煤拉到粮场,每家每户村民再拿着筐子到粮场上把煤提回家。
2017年,村里实施道路硬化,村道巷道全部硬化,道路全部加宽,国道旁边散居村民集体搬迁,改建成整齐统一的商业一条街。村里街道和村民家门口也都安装了节能路灯。
陈金龙告诉记者,没有路灯的村子,一到晚上漆黑一片,出行不方便,也不安全。村民们一到晚上把大门一关,谁都不愿意出门。现在好了,装上路灯,不用再摸黑走路了。到晚上,人们都喜欢三五个人坐在路灯下聊家常,小孩围着路灯打闹玩耍,特别热闹。“路宽了,灯亮了,村民心里变得敞亮,日子过得更加舒心。”袁亚亚说。(宁夏日报记者 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