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热播电视剧《都挺好》将老年生活话题再次带热。剧中的苏父在朋友介绍下开始投资理财,从起初的浅尝即止,到最后全盘投入被骗后悔不迭,这一桥段在引起观众讨论的同时,也折射出老年群体对理财产品的需求。
“到了我们这个年龄,理财其实就是为了给自己留个养老钱,所以比起高收益,我们更看重安全性。”8月4日,在位于银川市兴庆区南桥菜市场附近的孙莲香家中,72岁的孙阿姨一语道出了大多数老年人理财的心声。
儿孙满堂的孙阿姨共有3个孩子,“孩子们都有自己的家庭,我就想着能多存点钱,关键时候尽量少拖累他们,都说现在慢慢进入‘银发经济’时代,可我觉得理财这方面对于我们老年人还可以更方便一些。”孙阿姨和老伴都有固定退休工资,子女还会不定期给他们补贴,除日常基本开销外,老两口也没有更多花钱的地方。每月节余下来的钱,孙阿姨基本都是以零存整取的方式放在银行。
“平时跟人聊天的时候,听他们说现在理财产品特别多,还有网上的,利息比固定存款高不少,可咱们不懂,也不敢买。”孙阿姨说,小女儿以前带她去银行买过两次理财产品,但今年小女儿抱上了孙子,这一忙也就顾不上了。“我也想自己去买,但一想到新闻里常有老年人理财被骗的报道,就又打了退堂鼓,就怕辛辛苦苦攒下的钱打了水漂。”
“怕被骗主要是因为我们不懂。”孙阿姨的小姐妹、66岁的刘阿姨接过话茬,“我看现在不少年轻人理财都是用手机,点几下就搞定了,我们可不行,去银行听工作人员当面介绍,没有子女陪着,有的地方都听不太懂,更别说拿手机操作了。”
刘阿姨告诉记者,现在理财产品是多,看年轻人操作起来也方便。但对于老年人来说,有时反而不方便了,琳琅满目的产品看的人眼都花,还有“这个附加选择,那个附属条件”,这对于老人来说,确实有点费劲。
孙阿姨附和道:“对,希望能针对老年人接受理财信息的渠道较封闭导致理财知识匮乏,投资主要凭经验或听业务员推销等通病,有关机构或者单位能专门进社区给我们上上课、讲一讲,让我们也能多了解一些更安全的理财产品。”(记者 王婧雅 实习生 李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