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体验:美好未来 需要规划
朱芳已渐渐适应大学生活。
“大学期间认真读书,努力考研,以后争取成为一名女博士。”8月23日,18岁的朱芳提着满满当当的行李,怀揣着入学前写下的大学期间规划书,坐上了彭阳县到银川市的大巴车,准备到宁夏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报到。自打拿到通知书的那一刻,朱芳就在为这一天做准备。
汽车行驶途中,朱芳一路看着,一路思考着。对未来的大学生活,朱芳心里既充满期待,又满怀忐忑。“读高中时,除了吃饭睡觉,其他时间几乎都在学习,很少想别的事,现在离开熟悉的家,一切要靠自己,心里少不了有些紧张。”朱芳说,大学和高中生活不同,怎样和同学相处,怎样才能让大学生活更充实,未来如何勤工俭学等,都是她反复思考过的问题。
带着这份期待和忐忑,8月25日,朱芳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宁夏大学报到。刚到学校,她的行李就被迎新的师哥抢下,如何办理入学手续,教学楼的位置,入学后要注意什么……迎接新生的师生们都详细解答。顺利办完入学手续,推开宿舍门,看到和蔼可亲的舍友,朱芳之前的那份忐忑逐渐变为喜悦。
8月26日,对新环境充满好奇的她和舍友们一起参观了学校的几大校区,在碧波荡漾的金波湖拍下了荷花的照片。当天,她在朋友圈里写道:美好的事物得靠努力来创造。这是她的入学感慨,也是对未来大学生活的激励。
如何更好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变?宁夏大学农学院的王老师说,首先学生在上大学前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明确大学并非学习的终点,而是另一个起点,要做好大学期间的学习规划。大学生和中学生的学习方法有很大不同,大学更侧重老师辅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学生要懂得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以免虚度光阴。在生活习惯上,大学生活有较高的独立性,日常生活起居、衣食住行都要自己安排和选择,对首次远离家门的学生而言,应尽快适应角色转变,增强自己的独立性。在人际关系方面,大学生从不同的地方进入一个集体,生活习惯不同,处事方法各异,大家应该试着去理解、包容,和谐共处。如果学生需要申请贫困生贷款,不要有所顾虑,要提前办好证明。总之,心里有希望有规划,才能把大学生活过得更充实有意义。(宁夏日报记者 赵婷婷)
小宝宝新入园:家园共育 应对焦虑
宝湖幼儿园新入院的小班小朋友在操场做游戏。
被单过水清洗,小书包、水彩笔等文具也准备齐全了,唯一还没有准备好的就是这些物品的小主人——七宝。
今年秋天,银川市居民李女士的儿子七宝到了上幼儿园的时候。从5月开始她就给七宝进行心理建设。报名完成后,幼儿园举行新生家长会,虽然准备好了上幼儿园的一切用品,她还是最怕七宝喊出:我不上幼儿园。
半个多月前,七宝所在的银川市宝湖幼儿园开学了。准备送孩子上幼儿园的那几天,李女士心里很忐忑,不仅担心七宝难以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而且自己在心理上也没有做好准备:“3岁之前,我和孩子几乎都是朝夕相处,没有分开过一天,上幼儿园后面对新的环境,对我们来说都是一种考验”。
开学当天,幼儿园举行了新生半日体验活动,家长陪伴孩子一同上课、做游戏、吃饭,这让李女士心里踏实不少。开学半个多月,七宝适应得也比较快,除了第一周每天入园后要哭闹一阵以外,现在已经能够和小朋友很好地玩耍,在幼儿园吃饭也比在家有进步,七宝的状态让李女士很欣慰。
宝湖幼儿园执行园长单丽萍表示,每年8月底9月初是各个幼儿园的开学季,家长和孩子多少会产生入园焦虑的问题,这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宝湖幼儿园选择在8月中旬开学也是考虑到让孩子尽早适应环境。面对不可避免的入园焦虑,在孩子身体健康的前提下,家长应当“狠下心”坚持接送孩子上幼儿园。回家后要多和孩子聊聊在幼儿园开心和有趣的事情,从孩子的内心深处提升对于幼儿园的兴趣。
秋高气爽,在宝湖幼儿园的操场上,小班的孩子们滑滑梯、玩轮胎、做游戏。
该园小五班教师郑燕燕有着多年幼教工作的经验,她表示,幼儿园会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分散小班同学的注意力,缓解他们的入园焦虑。一般而言,刚入园小朋友的入园焦虑普遍持续两周就能明显缓解,针对入园焦虑持续长、爱哭闹的孩子,家长可以利用节假日带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鼓励孩子和其他小朋友多交流沟通、多交朋友,让孩子平稳度过这个阶段。(宁夏日报记者 张贺)
辅导班课程:迎来新一轮“调整热”
在辅导班课堂上,孩子们正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钢笔字。
开学季来临,学子们逐渐回归忙碌的学习状态,家长为了让孩子更好适应新学期的课程,也纷纷“开足马力”,为孩子选报各类专业辅导班。
“今年,孩子上小学一年级,课业学习方面和以前上幼儿园有很大不同。我们给他选报了钢笔书法课程,希望孩子在写字之初能打个好基础。”家长刘琴说。
“我女儿今年上初一,也算是到了关键时期。今年,我们给孩子报了英语、数学等相关课程辅导班,希望能够对孩子的学习有帮助。为了让孩子安心学习,我们还把之前报的美术班停掉了,怕孩子精力不够。”今年40岁的家长张健说。
如今,随着全社会教育意识的不断提高,辅导班报班热已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每年暑假,更是辅导班课程调整的高峰期。
在银川市金凤区普天下学校,负责人张老师告诉记者,由于9月是新学年的开始,很多学生面临年级、课业的双重调整,家长也因此会早做准备,根据孩子的课程进行调整,选报对应的课程辅导班。
那么,新学期辅导班报名又呈现哪些特点呢?张老师介绍,四年级以上的学生,辅导班报名多以文化课课程辅导类为主,语文、数学、外语几乎是“必选项”。进入初中后,随着课业的丰富和变化,很多家长会根据学校课程调整,在初中二年级和三年级增报物理和化学等课程,辅助孩子更好适应学校学习。在高中课程方面,由于面临高考,且课程类别稳定,一般情况下,家长会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选择弱项学科对应辅导。
面对门类丰富的辅导班,如何选择合适的课程对于学生和家长而言,都是一个并不容易的问题。
今年上小学三年级的阳阳同样也面临着辅导班的选择。从5岁起,阳阳父母就为孩子报了美术、舞蹈和英语兴趣班。几年下来,各项科目学习效果都不错。然而,随着学校学习节奏逐渐加快,兴趣班课程的学习有时也显得力不从心。为了保证学习,父母与他商量后,决定放弃之前一直学习的舞蹈,改报了其他班。“为了保证学习质量,只能做一些取舍,虽然有些遗憾,但是目前确实也比较累,无法兼顾。”阳阳的父亲说,辅导课程的变动也是对孩子学习生活的一种调整,等到学有余力时,孩子还可以继续学习感兴趣的科目。(宁夏日报记者 马越)
全新文具、数码要备齐?简单朴素更有益
眼下开学在即,很多家长又忙着为孩子采购入学装备。8月26日中午,记者在银川市兴庆区几家文具店看到,不断有学生和家长前来选购各种文具。
在其中一家文具店,正忙着给孩子采购学习用具的银川市民赵淑琴告诉记者,文具、辅导书、笔记本电脑……“开学账单”金额已达数千元。据销售学习用品的刘虹介绍,开学前是店里的销售旺季,营业额要比平时翻上几番。
在银川市一家大型超市内,文具被摆到了显眼位置,部分书包和文具盒被贴上优惠促销标签,不少人在挑选。市民杨军在文具用品的货架旁边挑选商品。杨军的女儿马上要“小升初”了,他想早点来买学习用品,告诉孩子该进入学习状态了:“每个新学期开学,我都会给孩子买新文具,家里半新的文具堆满了学习桌,却也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相对于文具市场的火热,电子数码产品市场也同样火爆。银川市的手机、电脑等数码产品目前迎来销售高峰,商家纷纷推出各种促销活动。“儿子就要去上海上大学,我特意给他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市民李平在银川市兴庆区一家品牌电脑专卖店告诉记者,这款5000多元的笔记本电脑,最近日均销量近20台。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相较往年,今年准大学生们选购电子产品更为理性,其中不少人都选择购买经济实惠、性价比较高的国产电子数码产品。
京东发布的相关消费大数据显示,从销售额上来看,电脑整机、手机、女装、家电、男装等是开学前学生主要购买的商品。此外,运动鞋包、休闲食品也十分热销。服饰类的商品占比也明显升高。对此,银川市金凤区第九小学康洁璇老师表示,家长们爱子心切可以理解,但不应铺张浪费。“开学经济”容易滋生攀比之风。新学期也要“经济开学”。广大家长要保持清醒认识,理性消费,建议家长给孩子准备简单、朴素的文具。她说,引导孩子合理消费,培养孩子从小勤俭节约将使其终生受宜。(宁夏日报记者 高菲)
心理专家建议:调整心态 轻松入学
开学来临之际,不少学生情绪低落、心慌意乱、浑身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失眠。
自治区党校社会与文化教研部心理学教师李晓说,究其原因,有的假期尽情玩耍,对学习兴趣锐减,对新学期存在畏惧心理;有的晚睡晚起,无法适应开学早睡早起的作息规律;有的小升初、初升高,对新环境、新同学、新老师产生不安;还有的初三、高三学生,惧怕新学期紧张繁重的学习任务。
李晓建议,家长要行动起来,在开学前及刚开学的一两周,帮助孩子及早调整心态。可以指导孩子,鼓励他们自己制定作息时间,提高孩子对时间的感知能力,而不是家长一手操办,制定并控制孩子的时间表。
“开学后,许多家长给予孩子不合理期望,制定高难度的任务表,如本学期一定要考班级第一、钢琴一定要考级成功等,无意间挫伤孩子的自信心,造成更重的心理负担。”李晓说。曾经,一名小学生的家长因孩子开学后精神状态不佳向她求助,李晓和孩子充分交流后得知,家长为孩子制定了超负荷的任务表——早上6时起床学英语、弹琴,之后才能上学。
李晓建议,家长切忌制定超出孩子能力的任务表,要与孩子充分沟通,一起制定符合孩子实际情况的任务。同时,给予孩子一定的安全感,向孩子传递一个积极的信号——不论面对什么困难,父母会与他们一同解决,从而逆转孩子的不良情绪。
“眼看已经开学了,可儿子还是天天想着打游戏。”采访中,李晓接到一位家长的求助电话。
玩电脑、打游戏、看电视成为不少学生假期的主要娱乐方式,也成为难断的“心瘾”。李晓建议,一方面,家长在保证孩子自由的同时,设定一个界限,如每天只能玩半个小时、开学后不能玩等,还要适当增加孩子参加体育锻炼、读书的时间,通过转移注意力,克服对电子产品的依赖。另一方面,家长要言传身教,在孩子面前减少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和频率。
“出现新学期的适应问题是在所难免的,家长要循序渐进,以引导为主,切忌盲目加压和粗暴指责。”李晓说。(宁夏日报记者 姜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