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癌症怎么办?很多人说,最好的方式就是赶快手术呀,切除了那块可恶的肿瘤组织,“根治”癌症的几率就大多了。
但往往,很多肿瘤并不能一切了之,更何况,对很多患者而言,他们并不想“切”。
今年9月份,32岁的陈丽(化名)查出胰腺颈部肿瘤。“目前来看,还是良性肿瘤。建议手术切除肿瘤部位。”医生建议她。
“要把整个胰腺都切掉吗?切掉以后对身体机能有什么影响?”陈丽不安地问。
医生告诉她,胰腺被切除后不能分泌胰液,而胰液是消化液中最重要的一种,胰液中含有碳酸氢钠、胰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等,胰液通过胰腺管排入十二指肠,有消化蛋白质、脂肪和糖的作用;胰腺的内分泌腺则能分泌胰岛素,调节糖代谢。
“简单来说,切除胰腺,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自然会受到影响,最显著的表现就是会经常性出现腹泻,另一影响就是,由于胰腺分泌功能的丧失,机体不能分泌胰岛素来调节糖代谢时,就会出现Ⅰ型糖尿病。”
一番话,让陈丽顾虑重重。
“得了肿瘤肯定要治疗,但是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陈丽想到自己还这么年轻,上有老下有小,她不希望治好了肿瘤,自己却成了个药罐子,一辈子与糖尿病脱不开关系。
于是,她先后到银川两家三甲医院复查,检查结果和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都一样。当她来到
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时,普外科负责人张勇告诉她,根据肿瘤的位置及特性,可节段性切除肿瘤,极大限度保留胰腺。但术后很有可能出现胰瘘。
“什么是胰瘘?”陈丽问。
“胰瘘是指手术切断胰腺管后造成的一种并发症。胰瘘的处理较为困难,如处理不当,易引起出血、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 张勇说。
“我想去北京找专家再问问。”陈丽仍不死心。
“既然想到了要到区外找专家,不如试试我们互联网医院,帮你联系国内这方面的专家咨询一下?”张勇建议。
在得到陈丽及家属同意后,张勇帮她联系西安及北京的专家进行了网上会诊,专家们也认为保留胰腺体尾部的手术方式术后出现胰漏的概率很高,建议肿瘤与胰腺体尾部一同切除。“事实上,直接切除肿瘤和胰腺尾部的手术方案是最安全的;而节断性切除无疑增加了医生的手术难度和风险。”在会诊中,专家们说。“但患者诉求是想保留胰腺功能,否则她也不会反复多次找专家咨询。”张勇强调了这一点。
看着陈丽又开始焦虑,张勇为她组织了MDT多学科联合会诊,并邀请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医师吴泓教授指导手术。最终,吴泓教授肯定了张勇提出的保留胰腺尾部的手术方式,并安排华西医院胡伟民教授赶到银川帮助实施手术。
手术终于顺利完成,在积极有效的护理下,一个月后,患者的胰瘘也逐渐愈合。近日,陈丽来到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复查,得知自己身体已基本康复,她对张勇团队感激连连。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治疗方式不应该只是医生用一些专业的、生冷的词汇向病人解释病情。手术也不能只考虑到就病看病,而应该更多地去倾听、考虑病人及其家属的诉求。”张勇告诉记者,陈丽的案例,是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开展精细化诊疗模式的一次有益尝试。“在充分了解患者需求的情况下,制定让患者最满意、对人体损伤最小的诊疗方案,才是最优的方案。”(记者 尚陵彬)